沈飞画册解密“鹘鹰神话” 然而大家发现了更神奇的东西

沈飞画册解密“鹘鹰神话” 然而大家发现了更神奇的东西

《鹘鹰神话》

昨天,一本沈飞出品的《鹘鹰神话》被网友曝光。这本发行于2013年的“鹘鹰”战机宣传画册应该是刚到解密期,所以里面的内容都是早期的“鹘鹰”1.0版本相关照片。其中不乏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参观指导的照片和“鹘鹰”设计制造中所采用的新技术介绍。

当然,以上都不是重点。毕竟从2012年首飞到现在,“鹘鹰”也没有正式刷上八一军徽,也没有任何外国客户参与项目的报道。基本还处于沈飞“忙里偷闲”搞的自有项目阶段。能否正式上户口还有待观察。而正经的四代机项目歼-20从2011年刷着军徽挂着龙伯透镜(放大自身雷达反射面积,好让地面雷达看见)首飞到2014年定型并于2017年正式小批量产服役,进度比“鹘鹰”不知快到哪里去了。

诶,跑题了。大家从《鹘鹰神话》这本画册里看到最有意思的东西,是这个:

沈飞画册解密“鹘鹰神话” 然而大家发现了更神奇的东西

这个红框里有个奇怪的机头

这个机头通体漆黑,并列双座,棱线分明。具备隐身攻击机的特征。这难道是沈飞秘密开发的新型战机?大开脑洞猜一猜,她的可能性就有很多了:隐身版苏-34、轰-20、甚至中国版SR-71之类都有可能啊!

不过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和这本画册同一年曝光的一张关于“中国隐身轰炸机”的模型照片:

沈飞画册解密“鹘鹰神话” 然而大家发现了更神奇的东西

关于这个隐身轰炸机的模型照在当年引起了很大反响,而且仅此一张

沈飞画册解密“鹘鹰神话” 然而大家发现了更神奇的东西

网友根据这张照片制作的3D模型

网友根据这张照片制作了这架战机的3D模型,可见其采用了背负式进气道以及V型尾翼,机翼并没有采用蝶形翼而是普通的后掠翼,翼面积较小令人感到有些遗憾。而且也不太符合超音速面积率,飞机截面积在中部有个巨大的凸起,超音速阻力不低。当然,这仅仅是从网友制作的3D模型得出的初步结果,和照片未必完全吻合,毕竟全黑的机体实在是太有视觉迷惑性了。

背负式进气道的优点是可以完全屏蔽地面雷达对于进气道和发动机的探测,增强隐身能力,还可以增大机腹弹仓的容量,方便容纳更多更大型的弹药。在这里我们就不讨论这种隐身轰炸机能干些什么了,无非还是传统战轰或者中型轰炸机的能做的那些事情。只不过打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比传统轰炸机要强得多,比如飞豹。而且由于没有外挂,其续航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无论是对海面舰艇集群还是陆地目标,都是巨大的威胁。

沈飞画册解密“鹘鹰神话” 然而大家发现了更神奇的东西

1988年F-117首次公开曝光,此时已服役6年之久

在这里明昊君想说的是,一个2013年就开始曝光的战机模型,到现在也没见任何其他报道的情况,只有两种解释:该项目保密级别很高,属于和F-117一样的革命性项目;或者这是一个技术验证模型,只建造了一个全尺寸外壳甚至只是个全尺寸机头来验证某些技术。

如果是高级保密项目的话,应该不会被大大咧咧摆在厂房里。明昊君当年在沈飞工厂实习的时候,某保密项目虽然和其他歼-11战机都在一个厂房里摆着,但是中间是有隔离的,不能直接看到。而且也不会在展厅里展出,虽然我并没有查到这张模型的照片是从哪个展厅里拍到的,但是估计应该是沈飞自己的展厅,而不是公开的航展。用于展示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可能的研发方向。

当然,我们仔细看这张照片的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厂房里的这架战机,好像只有一个机头,看不到其他任何机身相关的部分。更加让人倾向于第二种猜测,即这只是个验证模型,还未必是个完整的机身模型。

沈飞画册解密“鹘鹰神话” 然而大家发现了更神奇的东西

以战机的研发规律而言,在项目早期或者是技术探索期制作一些模型进行试验是很正常的。无论是整机还是部件模型,只要能完成相关验证就可以了。未必全要做完整。当然,这里还有一张照片可以配合着看,一个单纯的机头,布局和画册里曝光的很像。

所以明昊君倾向于这只是个模型,战机的研发和技术试验项目往往比正式服役的机型要多得多。在我国的航空发展史上,国家级和军方指定项目下马的不少,厂所自研项目最后转正的也有,作为技术储备用完就算的项目更多。但正是这些技术探索型号和失败项目的铺垫,才有了现在航空工业的累累硕果。在这个不缺惊喜的时代,大家淡定就可以了。

沈飞画册解密“鹘鹰神话” 然而大家发现了更神奇的东西

纪念歼-9,她是中国战机鸭翼之路的起点,然而最后只留下了这么个小模型躺在北京航空博物馆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