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上一次接觸蔚來 ES8 還是今年初 NIO House 廣州店正式開業的時候。

都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為這種印象一旦固化,往後再想扭轉它就會變得相當不易。

而當時 ES8 留給我的印象並不算好,再加上我這人又比較相信眼見為實……

所以,那會我的想法只有一個:

手握 40 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 ES8?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我真正改變想法是在昨天體驗試駕完以後。

一下午的試駕體驗,我們一行 3 人前前後後鑽進了大概有四五輛 ES8 之中。

負責任地說,昨天體驗到的蔚來 ES8 確實比我在 1 月時見到的要好上太多,總體而言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嚴格意義上,今天內容算不上一次測評,充其量只是一場淺層的體驗,但能夠分享的地方還是挺多的。

為了讓文章看起來更清晰,下面我會分三個部分來講:

· ES8 改善之處

· ES8 驚喜之處

· ES8 不足之處

靜態:做工顯著改善

相較而言,這次 ES8 比起 1 月份變化最大的地方應該就是裝配水平了。

據蔚來介紹,此次試駕及展示車均為正式量產前小批試製車的第 3 批(PP3),出廠時間集中在 3 - 4 月。量產前最後還有一批試製車 PP4,目前也已下線。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1 月份展車生產信息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昨日試駕車生產信息

而 PP3 這批車在做工上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外觀

1 月份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 ES8 的四個門把手。

倒不是因為這個隱藏式門把手有多炫酷,而是它的做工……

不光縫隙不均勻,而且離遠看還能一眼看出它跟車門板壓根就不在同一平面上。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近看是這樣: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不過,這都已經成為過去了。

PP3 這一批 ES8,裝配問題已經得到了大幅改善,同樣是車門把手,有圖有真相: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此外還有像前機蓋、後尾門以及 B、C 柱等等地方,外觀覆蓋件之間整體縫隙的均勻程度控制得都要比 1 月份的車輛好上不少。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還是能看出江淮和蔚來在這上面下了功夫。

·內飾

創始版的蔚來 ES8 ,由於內飾大量採用了 Nappa 真皮包覆,用料方面我覺得是沒什麼可挑剔的了。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但此前部分內飾件還存在裝配不齊的現象,為數不多的幾個實體按鈕按上去感覺也比較鬆散。

而現在就好多了,上圖: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總體來說,我認為蔚來 ES8 這次在做工上相較以前無疑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PP3 這批車無論是車內車外,一眼看上去已經沒有什麼「硬傷」可言。

這點非常重要,畢竟沒有哪個人願意花上三四十萬去買一輛連基本面子都過不去的車。

蔚來在這上面的努力是應該的,同時成果也是值得肯定的。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客觀來說,和成熟大廠相比,蔚來 ES8 毫無疑問在一些細節上還有著盡善盡美的空間。

比方說少數地方依然存在縫隙較大的問題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內飾細看還存在一丁點瑕疵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所有的細節,蔚來在未來都需要時間一點一點去優化。

精品需要經過打磨,而打磨必須花費時間。

動態:驚喜可以有

真正坐進一輛「會動的 ES8」,對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儘管早在一個月前,蔚來就已帶著 ES8 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分別舉行過一場規模不小的試駕活動,相關的媒體及用戶體驗文章我也看過不少。更別提我們的電動車水友群裡就有幾位早早體驗過的準車主。

但還是那句話,眼見為實,屁股坐過的感受才是真實感受。

·性能

蔚來 ES8 的加速和剎車性能,具體數據是多少我想不說你們也比我清楚。

(百公里加速4.4S,百公里剎停 33.8 米,好吧我還是說了……)

實際體驗下來,蔚來 ES8 也的確對得起它這「高性能」的 Title。

雖然現場沒有具體的數據測試,但 ES8 的主觀加速感受上和我體驗過的 Model X 絕對有一拼。

略微不同之處在於,蔚來 ES8 你能明顯感覺前半段「電門」的調教風格相較 Model X 而言更偏向穩重,初段加速「相對」更柔和。

但必須要說 4.4S 的百公里加速還是異常迅猛的,柔和只是相對而言……

至於剎車表現,由於現場沒有數據測試,我只能說,在時速一百公里的情況下一腳踩死剎車到最後穩穩剎停的這個過程中,輪胎從始至終都沒有發出過一絲尖嘯,整體制動力的釋放線性而強大。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至於具體的數據,我想此前已經有很多媒體老師幫大家測試過,不多贅述。(你問我我也沒有呀……)

而繞樁我覺得不是 ES8 的強項,儘管 ES8 的側傾控制做得還相當不錯。

即便是在運動模式下,ES8 的懸掛以及方向盤助力等調教也還是明顯偏舒適取向。

再加上 2.5 噸的車重以及超 5 米的車長……

我建議還是別把自己當成秋名山車手的好。

·隔音

ES8 的隔音水平也給了我一個驚喜。

雖說電動車由於沒有了發動機從而有著天然的靜謐性優勢,但實際上人在其中,對於路噪、胎噪以及風噪的敏感度是大大增強了。

所幸 ES8 在這上面做得還不錯,尤其是對於路噪的隔絕。這一點在 ES8 壓過鵝卵石路面以及鬆動的鋼板時感受尤為明顯。

當然了,良好的隔音效果肯定也和它側窗採用的是雙層隔音玻璃有著較大關係。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BTW,我覺得創始版上 ES8 所搭載的「高級音響」表現也很不錯。

PS:產品人員透露音響硬件採購自 Bose 的供應商

·儲物

這個其實不算驚喜了,但我就是忍不住想說。

ES8 那個超大、無敵大、巨大無比的中央通道儲物槽 + 「一個小臂那麼深」的扶手箱真的也是沒誰了……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其他小驚喜

相比於性能/隔音/儲物等等這些大方面,其實 ES8 在某些小細節上也不乏驚喜。

比如中控屏上根據通風/換氣等需求提供了不同程度

一鍵升降四門車窗的人性化功能;

比如後排車窗可以完全降下;

比如前風擋清洗噴嘴採用了隱藏式設計;

比如副駕上車時 Nomi 會軟萌的問一聲好(雖然第一次你可能會被嚇到);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比如鑰匙可以進行無線充電;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等等等等……

再多就得等到後續深度試駕才能好好挖掘一下了。

不足: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決定成敗,這真的不是一句套話。

尤其是對於蔚來這個如此強調用戶體驗的品牌而言。

實事求是地講,儘管 ES8 這一次表現超出我們的預期,但問題固然也是有的:

·中控菜單過於複雜

這是我覺得最大的一個問題。

如果把特斯拉中控類比成一個手機 App,那麼 ES8 的中控就可以類比成一個完整的手機操作系統……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光就一級頁面而言,ES8 這個中控就包括了 5 個:

主頁面地圖 + 音樂;

主頁左划進入車輛信息頁;

主頁右划進入車輛設置頁;

主頁頂端下拉(具體功能忘了,類似手機的通知頁);

主頁底端上拉空調設置頁;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再往下二級菜單有多少我已經不敢去數了……

而且在操作邏輯上,我發現這套中控系統也存在一些問題。

按常理說,類似手機的觸屏操作應該所有子菜單都能通過點擊左上角按鈕返回上一級。

但在 ES8 上我卻發現只有一部分二/三級子菜單擁有這個功能,另有一部分子菜單是必須通過屏幕下方這個特定的按鍵來實現返回功能的……

反正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用戶學習成本過高。

·充電口難以打開/關閉

蔚來是一個在設計上有追求的品牌,這一點我很欣賞。

但在一些用戶高頻使用的功能上我覺得還是應該優先保證實用性為主。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比如說充電口的打開&關閉。

作為一輛電動車的基礎,充電口毫無疑問是每個用戶會經常接觸的一個地方。按理說這不該有什麼問題。

但問題恰恰就出在此處。

蔚來 ES8 的充電口開關如下:

按壓開啟→自動旋轉至一旁

手動旋轉回來→按壓關閉

但實際體驗中,我發現要想一次成功打開/關閉 ES8 的充電口還真不是件容易事……

問題主要出現在按壓這個動作上。

也許是我沒掌握訣竅,反正我一下午前前後後嘗試了有十次八次想打開/關閉 ES8 的充電口,其中兩個動作都能一下完成的只有三次……

港真,挺惱人的。

·儀表盤 UI 過於簡單

這個你們看圖就懂了,不必多說……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NOMI 表現一般

記得 NOMI 剛出來的時候我說覺得它挺有趣的。

只不過體驗之後,我覺得問題出在很多時候它僅剩下有趣了……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作為車內的一個智能語音助手,NOMI 在語音識別/響應速度/準確率等方面無疑還有著很大的軟件後期優化空間。

但它的存在還是有價值的……

比如當你面對同車一個陌生妹子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的時候,儘管調戲 NOMI 吧,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至於其他我覺得無傷大雅的小問題就不展開說了,直接列出來:

·車門扶手處太硬

·車窗升降按鈕不規則形狀設計易藏汙納垢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主駕腿部左側的下拉式儲物格沒有阻尼設置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車內門拉手手感過輕,一二級阻力區分太小

·傾斜第二排座椅的鎖釦裝置太難掰動,導致進出第三排不便

·後排空調控制旋鈕功能提示並不明顯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能看出來右邊是調節風量?

·雖有空氣懸掛但後備箱內沒有調節高低的按鈕

·後備箱沒有設置網兜用於固定零散物品

·鑰匙手感一般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行人提示音過於靈異

·部分電子元件小毛病(氛圍燈不亮,中央門鎖按鈕偶發性失靈)

·二三排座椅背部做工有待提高

總結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手握 40 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 ES8?

別看我洋洋灑灑地問題列了一堆,但我的答案也很簡單:好的車 + 好的服務。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肯定有人質疑服務的重要性。

這麼說吧,同為 40 萬,蔚來 ES8 和其他主流車型有沒有差距呢?

有。

至少在細節做工上就免不了和主流車型存在差距。

但是在除了做工以外的性能/空間/行駛品質/使用成本等等其他方面上呢?

蔚來 ES8 似乎又領先這些車型不少。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乾脆點,咱們平均一下,最後即便是有差距,我想也並沒有多數人想象中那麼大吧?

結果你會發現,這個時候蔚來強調的「服務」就跳出來發揮作用了。

手握40萬,我為什麼要買蔚來ES8?|體驗試駕

正如在試駕後的交流中蔚來總裁秦力洪所言:「車造的好只是我們入場的一張門票,服務做好才是我們贏的關鍵。」

中國互聯網蓬勃發展了這麼多年,其中最關鍵的一個詞是「用戶體驗」,而用戶體驗的基礎就是好的服務。

你能說它不重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