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價格震盪 未來要關注天氣和市場變化

近期,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食用油進入了需求淡季。不過,受到去年長江中下游天氣的影響,今年的油菜籽可能出現減產,未來菜籽油價格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食用油價格震盪 未來要關注天氣和市場變化

玉米油的價格下降幅度比較大,最多的由79一桶降至43一桶,平均降幅每桶15元左右。咱們以5升每桶為例,本地生產的豆油零售價格每斤下降0.2元。

卓創資訊分析師段連偉介紹,正如批發商所說,5月份整個油脂方面普遍出貨不暢:

近期的食用油市場以豆油為例,5月份全國豆油均價5704元/噸,而4月份均價在5774元/噸,月環比是降了1.21%。菜油價格5月均價6689元/噸,4月6542元/噸,月環比漲2.20%。山東地區壓榨一級花生油出廠均價11500元/噸,實際成交有可議價空間。整個油脂方面普遍出貨不暢。

食用油價格震盪 未來要關注天氣和市場變化

上週,商務部重點監測的全國36個大中城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價格比前一週分別上漲0.6%、0.3%和0.2%。隨後,由於氣溫上升,油脂加工減少,食用油市場總體供需較為寬鬆。本週,價格全面回穩。卓創資訊分析師段連偉:

造成目前現狀的主要原因還是供大於求的基本面。豆油方面近期大豆到港比較多,油廠的油脂本身庫存比較高,而需求遲遲沒有好轉,油廠著急出貨。菜油相對要好一些,前期國儲庫菜油的消化接近後期,國產菜籽的產量也不樂觀,供應方面較往年有所減少。花生油的話主要是油廠油料花生收購的成本比較低,成本低,需求不好,價格也不理想。

在天氣方面,今年東北片區出現乾旱天氣,現階段來看對油料的影響相對較小,大豆已經播種完畢,花生播種有輕微影響,但暫時還沒有傳導到食用油方面。

但是菜籽油方面,受去年秋季連續陰雨天氣影響,長江中下游地區冬油菜播栽期比常年推遲10天左右,越冬期又遭遇罕見冰雪低溫,長江上游地區冬春季節性乾旱略重於往年,主產區大部苗情長勢偏弱。分析師段連偉:

由於去年9-10月份長江流域遭遇連續降雨過程,湖北、安徽等省份新季菜籽播種工作被迫延誤,多數地區新季菜籽播種錯過最佳播種時期,導致新季菜籽播種面積大幅下降。今年4月底南方新季菜籽上市以來,多數地區新季菜籽單產較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少數地區有所下降。由於種植面積大幅減少,因此今年新季菜籽的整體產量將再次下滑。

食用油價格震盪 未來要關注天氣和市場變化

分析認為,由於國產菜籽繼續減產,而小機榨菜油生產規模繼續擴大,等到下半年需求旺季臨近,菜籽油價格有望上漲。段連偉分析表示:

國產菜籽主要用於濃香型小榨菜油,價格比較高,波動不明顯。市場上流通的散裝菜籽有主要是進口油菜籽壓榨,但目前來看國產菜籽的減產加劇了市場對整個菜油市場的看漲心態。 所以菜油也是所有油脂裡面變現比較好的。

未來一段時間,段連偉認為,經銷商要注意供需變換,也要關注天氣對食用油價格的影響。

國內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天氣的影響,另一個方面,市場還是關注需求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