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连续第四晚,儿子给我上数学课。

说真的每次等他写完作业读完书,备好课我们开始时,我都困得快要厌世了,却还要一脸饶有兴致的样子。也不知道未来他的数学若能得心应手,会不会和儿媳妇一起感谢我。

昨晚他喊了我三次到点上课,我都葛优瘫在转椅里盯着电脑说,等会就来啊,马上,很快,就好了。

我听出到最后的催促声有点着急了,毕竟如果结束早,他还有空自己玩会儿,看看闲书。但他依旧保持着极好的耐性,不会像我平日着急时那样喊他:“什么马上驴上的,现在,立刻出现”。

我甚至听到他自己唠叨说,“原来平时妈妈喊我,我老说马上却老不去这么讨厌”。神补刀二胖君立刻跟上大喊:考~演~(讨厌)

我懒洋洋地端着可乐和一盘樱桃往他的桌子前走,他严肃地说,No soda pops,but you can drink water. Also no food or fruits ,please.(不能喝可乐,但可以喝水。另外请不要吃东西) 。我说你太法西斯了吧,你写作业我还让你吃苹果和草莓呢,怎么我上个课不让吃不让喝的?

他继续用英文提醒我说,第一,这是英文数学课,请讲英文。第二,上课就是上课,没吃没喝,这是他作为老师的规则。

终于坐定打开书,我突然蹦起来说,我今天不想上课了,我困了,得睡觉。儿子一听第一反应要着急,但他竟能立刻镇定下来,从容地跟我讲道理:这样不行的,这是上课啊,不是你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事,每天必须做懂吧?

我心里暗笑,千万别觉得每天的碎碎念都说给砖头了,孩子都听着呢,书到用时方恨少,唠叨到用时不嫌多。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到真正开始上课时,难受的就不是他而是我了。平日里总喊着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可真到实践过程中,做家长的想要管住自己那张总要说话的嘴,可实在太难太难了。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我想对他说,你翻页时候轻点,别折那个书页(典型处女座深井冰),我想说,你这个题干没画对重点,那里的解读不应该是你讲的样子,还有些知识点即便是讲给我,你也依然没有get到,这里如此简单你竟然能写错。。。

在遇到他也不知道怎么讲的地方时,我身体里分裂的那两个小人儿快要打破头了。一个说你快告诉他吧简直笨死,另一个说你敢告诉他我就给你好看。

我狂躁地等着他俩打出个结果,直到终于,还是被成功拦住,继而抬头一脸懵罐儿地问他:Michael老师,这里我听不懂啊,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你真的要相信孩子的自我调校能力,他可能一时讲不对,但在后面遇到类似解读,他很快就能找到切合点,并反过头来把前面的问题搞清。画题干他可能有时画多或画少,但只要稍微有一点积累,立刻能找到最精准的位置。

这个等待的过程对我来说,倍感煎熬,但我真的庆幸没有直接指出这些问题,而让孩子丧失了自我学习和调整的机会。

在做练习题时,他很有建设性地提出他做一道,我做一道,还很贴心地把他认为难的都挑着做了,而把简单的留给我,因为“爸爸说妈妈比较笨,要多担待”。

我成功扮演了一个比他还粗心和愚钝百倍的学生,各种漏写,错写,歪歪扭扭不着调,一个知识点讲三遍听不懂,让他委实头疼。可即便只有四天,我也能看出他写其他作业时,细致耐心多了。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做这件事,其实源于最近我发现儿子的数学处于一个矛盾交织的状态。

每周他做的学校在线数学作业,是英国体系。已经坚持了几年,每天依然在做的公文数学,源自日本。美国小学读书时自然是美国教学大纲,而课外为了帮他弥补一些英文数学的基础,我们还在一起做新加坡数学。出于好奇,我又给我自己报了个传说中著名的网课,想看看人家的数学是怎么讲的。感觉我家的数学学习,已经是放眼全世界的领先状态了。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看上去涉猎很广,但我觉得孩子反而处于一个不稳定和不扎实状态。

论难度,三年级的他已经在做一元一次方程了,据说差不多是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难度。而有时遇到100-39,他还得列个竖式算半天,可357+426,却又可能一口哈出答案,你不确定他到底学会多少,又有多少是在凭借运气。

这种局面,根源上是我们的原因造成的。不同的国家和学校,教学进度和体系都不同,所以造成孩子的知识体系也是千疮百孔的。进度足够快,基础却不完整。

我和韩先生讨论了各种查缺补漏方案。送到专业的补课老师那里,当然是最省力又一劳永逸,而且最能短时间看到效果的方式。但我们最终却决定,使用最吃力但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一种——请他当老师。

这需要花费很多看上去是无用功的时间,讲真每晚一比一花费时间听他讲课,委实很累。你觉得简单到不行的知识,被他讲得七零八碎,也相当折磨人。

可短短三天,让我觉得这种“慢功”实在太宝贵,也太好了。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学校的在线作业,考察项目比较单一,但综合难度并不算低。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学校作业

上面的题,他自己都能做对,但我却我选择从一年级的10以内加减法从头开始,让他慢慢教我。

家里另外囤了一套很好的新加坡数学练习册,之前我们直接从三年级开始做了不少,而前两个年级的一直闲置着,正好借这个机会派上用场。

最初的内容,对他来说当然是极为简单,但我发现他依然会出错,也依然有讲不清楚或把自己绕进去的地方。

此外这样最大的好处是,能快速从最基础的英文数学词汇,帮他重新梳理一遍。每天两个单元,他完全没压力,我的“健忘和笨拙”,给了他至少两到三遍重复中巩固词汇的机会。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比如:

加法——plus,add,sum,total,more than,all together。。。

减法——subtract,minus,less than,take away,left。。。

这些词平日虽然都相当认识了,但结合不同的运算方式,却未必对得上。下课我问他以前在学校有系统学过这些么?他摇头说从来没有,继而翻翻我们几天做过的题,简直可以用成就感满满来形容。

他的知识体系是自己梳理着往回找补,而非我们或老师直接塞给他的。这张知识网,随着他给我的讲解,慢慢织就,上面原本的大洞逐渐一点一点补得又细又密。

而这个过程,他并不会觉得痛苦,我也只需要花点时间和管住嘴,比起吼劈叉,他的自信心保住了,我的心脏支架也省下了。

即便他完成学校功课已经很困了,为人师的自豪感也促使他一定要督促我把课上了。

前天晚上我们讲到三分之一处,睡梦中妹妹突然哭了,然后就发现高烧突发,于是我跟儿子商量课程不得不临时终止,二天再补。

儿子不甘心地说,不然你先哄睡妹妹,我等你。被我否认了这个方案后,从睡前到转天早上,他都一直不甘心地跟爸爸说,今天得给妈妈多讲一些追回进度,落课不好。

我知道很多孩子享受为人师的掌控感和愉悦,但没想到他会对此执着与执迷至此。我也知道如果直接从他所在年级开始,进展会更加飞速,他也完全能胜任,但显然我们从一年级开始的决断对他帮助更大,让他的自信心呈几何倍数地增加。这其中,还不断加入他的自省与自我校正。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回想这四天中,唯有一次,是他实在不会画正方体,擦得纸上脏得不成样子,而且怎么尝试都看上去没可能成功时,我拔刀相助,告诉了他一点小方法。其他时候,我都中规中矩地做好一个学生的本分,还是特别笨的那种,没少让老师费心。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右边都是他自己练习画的

今早韩先生试探地问儿子说:你还撑得住吗?你妈妈是不是有点太笨了?

儿子立刻厚道地替我辩解说:没有没有,妈妈还是很灵的,她聪明,不笨,就是有点懒,我得催着她不能落课。

四天我们已经搞定了100多页练习,根据难度逐渐减量,并保持每天进展,我猜大约用不了三个月,就能追平到他的学年。届时,就是我们结课的时候了。

什么时候能学会对孩子闭嘴,家长就算开始合格了吧……

坊间有种说法——懒妈妈才能培养独立的好孩子。对此,我个人,或者说针对我家哥哥,我并不完全认同。

实际生活中,我身边有很多很多勤快妈妈,养育的孩子照样出色,只不过是把握好度,并懂得适时退出罢了。

也有过一个老同事,孩子从公立转到国际校,语言和课程体系差别很大,孩子适应期却妈妈秉承着不陪不管,只提供好条件的“宽松”政策,结果孩子几近崩溃,因为上课根本听不懂,需要帮扶的时候,家长的理念却太固执。

必要的陪伴,并不代表着时时刻刻唠叨着指指点点,甚至总要掌控局面,相反学会随时闭嘴,对所有家长来说,都早晚会看到效果。

每家都有不同款的孩子,有些就是需要更多陪伴学习,而有些适合放手独立。每个孩子的境遇也不同,转学,升学等等时期,很多孩子都需要家长更多的参与,而不是盲目给予所谓的自由和信任。所以,看自己孩子实际情况和状态,对他们好才是真的好,真的不必上纲上线非怎样才是最对。

虽然家里妹妹才两岁,但她什么都好强的性格,让我和韩先生已经预测到,未来她需要我们的地方可能会远远少于哥哥。我想那时,我们也会洒脱地放手让她去尝试,与对哥哥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

而对哥哥,因为我们的变动所致他的不稳定因素,我们要负责人地陪伴他追回,那之后,就是他独自飞行的时候。

至于我嘛,只需要在“闭嘴,闭紧嘴,非暴力不张嘴,暴力也不多嘴”的路上,认真地走好这一段,于他就是最大的放手与信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