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5 篇 作 者 投 稿 -


我們都對古村落有一種莫名的情結,喜歡那種老時光的味道,於是儘管嘴上總喊著“已經商業化了”,麗江、鳳凰依舊是人們追逐的焦點...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在山城重慶,除了酸辣粉、腦花和美女,你可知有一個可以媲美麗江、也更清靜的龔灘古鎮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它約有1800年的歷史,現存長約3公里的石板街、150餘堵封火牆、200多個四合院、50多座形態各異的吊腳樓,是國內保存完好且頗具規模的明清建築群。

今天,讓我們跟隨風景評價師錢瑋,一起走進龔灘古鎮的前世今生~

1.從中國曆代的特產品貿易說起

說起重慶的龔灘古鎮和烏江水運的前世今生,就不能不先說一下中國曆代獨特的特產品貿易交通網絡。

這些特產品流通和交易,對於整體地區的交通網和城鎮發展影響極其巨大,一個個歷史名鎮都如珠串一樣,分佈在這些交通網的關鍵節點上。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中國的特產品,如絲綢、茶葉、鹽巴、菸葉、瓷器、藥材、名貴木料等等,都構成了各個時代交通運輸的重要承載商品,也正是這些獨特的特產品,帶動了跨地區的遠距離運輸貿易體系的建立,實現了大宗流通高回報商品商業模式的形成。

這些特產品運輸通道的構成成因,有地理山脈走向、水文環境、軍事和政治因素等等,分析這些成因,就能從多個層面看清地區文化和經濟發展的脈絡,甚至可精確地瞭解地區經貿和地緣關係的演變過程。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我們今天對於西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中國大運河體系等已耳熟能詳,這些交通網路串聯起了文明和經貿的橋樑,打通各種經濟圈的壁壘,改變大小地緣政治,用經濟的方式避免了很多需要戰爭才能解決的資源獲取問題,體現出了中國商業文化和哲學的智慧。

2.龔灘:川鹽古道前世今生的縮影

本文所要說的,是一條較少人關注,川鹽古道上的龔灘古鎮興衰之故事,龔灘是最能代表川鹽古道前世今生的一個縮影,也是重慶古建藝術、碼頭文化的代表。

在中國的內陸地區,有一種人體必需的特產品非常奇缺,那就是食鹽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因為中國地理上的多級階梯構造,要將低海拔出產的海鹽,運入內陸地區的交通非常不暢,所以鹽在中國不少內陸地區屬於稀缺資源,內陸地區一些零星分佈的井鹽、岩鹽、池鹽等石鹽礦,它們成為內陸鹽業主要供給來源。

長江三峽附近因為特殊地理和水文構造,形成了不少產鹽點,一些鹽礦出產石鹽和鹽滷水濃度高、品質好,形成了規模食鹽產能,輻射西南內陸區域,具備了與江淮海鹽抗衡的鹽業體系和價格優勢,構成官鹽大道和私鹽小道的複雜交通體系,這些鹽運通道存續時間極長、分佈範圍廣泛、經濟和文化影響持久而深遠。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地圖引自《試論川鹽古道》

鹽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支柱性產業,以前的歷代稅收中,鹽稅都佔有很高的比例,鹽因為沒有保質期,是一個可長期儲存,可以物換物的硬通貨。

川鹽古道的運輸線路,主要有川黔、川鄂、川湘、川滇古鹽道,在歷史上承載著上述地區鹽運以及相關貿易往來的重任。

其中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龔灘古鎮,其自古以來就是川(渝)、黔、湘、鄂客貨中轉站,屬川鹽古道的涪岸線重要市鎮。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地圖引自《試論川鹽古道》

長江水運可經過涪陵進入烏江到達龔灘,從龔灘向東可經短途陸運,到達酉陽的龍潭古鎮繼續進行東線轉運,從龔灘還可向南水運達到貴州的思南地區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川鹽古道上進行不同水運河道間轉運的“背老二”

3.一場災變成就“錢龔灘”

龔灘古鎮源於蜀漢(據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漢復縣,三國蜀漢置,屬涪陵郡,治所在今酉陽縣龔灘鎮,置建於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遷洪杜縣於龔灘。”),距今約有1800年曆史岸。

因鹽業等特產品運輸,成就了“錢龔灘”的商業傳奇,龔灘古鎮至今還保留著家家戶戶掛“鹽燈”的傳統,還可以看到古鎮上的大業鹽號大宅,半邊倉等鹽業歷史存留。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龔灘古鎮地理位置位於阿蓬江烏江交匯處的鳳凰山麓,是重慶酉陽縣、彭水縣和貴州省沿河縣的結合部,周邊是河谷地貌,古鎮沿河岸山勢而建。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古鎮極盛期,龔灘碼頭的年貨物吞吐量在500萬噸以上,是食鹽、布匹、桐油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錢龔灘”並不是對龔灘繁華的稱述,而是說龔灘得烏江之佑,只要手腳勤快,人們總能從水碼頭上找到花銷:有力氣的則在碼頭上搬鹽拉貨,有膽識的則跟船入黔進川,有資本的則在碼頭上設倉儲貨,諸樣都不願做,也能在家門口擺攤設店,買賣南北貨物和日用商品營生。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其實明朝中期以前,原本的龔灘,只是烏江上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

,但在明朝萬曆初年,龔灘所依鳳凰嶺山崖垮塌,巨石落入江中,阻斷烏江水道,龔灘段烏江水深變淺,船隻必須在龔灘卸貨,然後空船牽拉過險灘,或者登岸後後轉船方能繼續前行。

正是因為如此的巨大地質水文變化,讓龔灘逐漸演變成一個貨物集散、商業繁華之地,民國時期就連匯豐銀行都在龔灘設有分支機構。

可以說,龔灘的繁華從明朝萬曆年間一直持續到了民國時代。後來,民國修建的公路隧道實現了貨物的公路運輸,而1959年貴州烏江航道局炸平了烏江垮塌山體,烏江水運得到了恢復,龔灘作為重要貨物中轉站的地位也漸漸遠去,在繁華過後,沉寂下來的是龔灘濃厚的歷史滄桑。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4.今日的龔灘還剩下什麼?

古鎮裡目前還存留有一塊“永定成規”,嵌於古牆中,碑文文字為規範當時腳伕、力夫、夫頭的力錢分配所立。

碑高155釐米,寬83釐米,仍能辨認約50餘字,內容說明了龔灘鎮是川鹽入黔的重要中轉站,所轉運之鹽稱"客鹽"。

碑文還記載了上下船搬運力價指定由何恆、鄭昌信等人負責監督執行,每包鹽上載船艙的運費為5文錢,從船上卸運並抬至鹽倉則每包加6文,還規定所有腳伕須由鹽號驗保並登記造冊,以防止成規紊亂。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因為鹽業,產生了鹽商、鹽號、船幫、馬幫等鹽運組織,也催生了很多鹽業相關的宗教和文化傳統。龔灘古鎮裡的西秦會館,是陝西商人在龔灘所建立的,是龔灘向近代商品經濟邁進的一個標誌。

光緒年間,陝西商人張朋久最先來龔灘開設鹽號,並親自經手修建了"西秦會館"。

西秦會館是古鎮最大宏偉的建築,也是具有外來風格的建築。它四周圍以烽火牆,大門臨街西開,內設正殿、偏殿、耳房、戲樓,筒瓦覆頂,直至今日仍有一股宏大挺拔的氣派。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在這些不同鹽道上的宮、廟,是不同地域移民聚會的場所,如萬壽宮是江西人聚會的場所,天上宮是福建人聚會的場所,南華宮是廣東人聚會的場所,西秦會館、三元宮是山陝(指山西、陝西)人聚會的場所,帝主宮是湖北黃州人聚會的場所。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只是可惜我們如今已無法看到原本老的龔灘老街了,因為2006年由於烏江的彭水水電站建成蓄水,使烏江水面龔灘段上漲,龔灘老街被淹沒在碧綠的烏江底下,連同烏江岸邊的縴夫道一起沉入了江底。

如今我們看到的龔灘古鎮是在原址相鄰高地處復建的,雖然規模略小於原先的老街,但龔灘古鎮的精華風貌得以遷建保留。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原來的龔灘原址,上一層被稱為新街,建於80年代,多是磚瓦房和水泥房屋,很多都是木窗框,藍色或綠色的門窗玻璃。而靠近河岸底下的,被稱為老街,自清末民初以來就保持著原有的模樣,從上碼頭到下碼頭,綿延兩公里。

當現在的人們,還在懷念烏江底下的龔灘老街之時,我卻為古鎮的命運起伏多舛而唏噓不已。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今日現在的龔灘,原來老街河岸邊的木結構吊腳樓,已經遷建到了距離原址1.5公里的小銀灘,古鎮精華得到了重建,在中國所有的古鎮遷建之中,龔灘古鎮的搬遷堪稱是樣板和典範。

2005年10月龔灘古鎮搬遷復建工作正式啟動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於2006年10月25日動工,2007年4月底完成移民搬遷,2008年4月底前完成復建,2009年5月1日復建後的龔灘古鎮正式開放。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龔灘原址的水庫蓄水線之上,還有部分高出的新街建築得以保留。來龔灘的遊客只會去遷建的後的新古鎮遊覽,而龔灘古鎮原址新街已經少人問津,空留一處處老朽的房子。

這些基本被廢棄的老建築,依然聳立在烏江岸邊,訴說那龔灘往事。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人們對於龔灘木結構的吊腳樓和運鹽碼頭石階非常的留戀,卻較少關注其他龔灘老建築的命運,其實這些老房子也是值得記憶的龔灘影像,它們記錄的是龔灘解放後發展的歷史縮影。

有些東西平時我們不珍惜,臨到失去後才哀婉痛惜,我們懷念過去的影像,卻讓身邊還存在的真實,漸漸老去和消亡...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5.龔灘古鎮比想象中更有味道

走在遷建後的龔灘古鎮上街道上,街道的規模比之前的老街略小,氣勢和細節也略遜於老照片上的老街。

但對於一個第一次來龔灘的人來說,僅這些保留下來的古鎮精華,還是讓人驚歎的,居民復建的材料多是老物件,還是非常的有老街味道。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從新碼頭沿著漫長的青石板階梯來到新古鎮裡,看著那木質的吊腳樓,感慨龔灘一夢,往事逾千年。

與鹽運相伴而生的很多東西,已經成為了過往,當年的背夫、挑夫、馬幫、騾子客及船工,以及扁背、背架、翹扁擔、簸箕船、歪腦殼船、大艄船、牯牛船、茅村船等,都已經成為了歷史名詞,但龔灘依舊是龔灘,大隊的遊客依然讓這裡充滿生機。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無數次的火災、塌方、洪水、兵災,都不曾摧垮龔灘這個古鎮,現在搬遷後的古鎮,漸漸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用一種新的方式又崛起起來,不可謂不是一代新的龔灘奇蹟。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歷經滄桑鉅變的龔灘,繼續以歷史名鎮重新回到世人的視線中,古鎮有種涅槃重生的意境。

我在龔灘街上,看到的“先生書屋”和一些龔灘年輕人開的店鋪,其中看不到濃重的商業氣氛,反而感到一股文化的傲骨氣息,龔灘今日依然是一個特別奮進和有個性的地方。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龔灘古鎮依然是活著的,你能感覺到,龔灘人依然保有原有繁華城鎮的榮譽感,處處可見自然態生活化的場景,遊客多隻是在古鎮匆匆而過,並沒有影響多少古鎮的生活,所以龔灘古鎮絕對不只是一個遷建景點那樣簡單,它是一個有歷史文化積澱的歷史名鎮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來龔灘之前,就有朋友和我說,龔灘的一半被江水淹沒,沒有什麼好看的了。有些說,龔灘古鎮是旅遊區,古鎮上就沒有必要住宿了。

不過我最終還是在古鎮上住了兩天,感受了白天與黑夜,古鎮透露出來的龔灘氣息,其實現在的龔灘古鎮遠比想象的更有味道。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龔灘遷建之後,原來的吊腳樓和院落房屋順序格局,沒有大的變化,原來的鄰居遷建之後依然是鄰居,很多房子從原來的貨倉和客棧,變為了餐館和民宿,但古鎮的生活依然繼續,相比大理和麗江來說,這裡更加平靜淳樸。

外來文化幾乎沒有破壞什麼,只是從原來圍繞著鹽業運輸,變為現在圍繞旅遊發展而已,不過這也是現代古鎮不可規避的必經之路。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新的龔灘古鎮確實和以前舊的不同了,因為地形改變了,所以一些石橋、道路、石階的佈局確實變化了,有些石橋雖已遷建,但新地方失去了原來位置的跨水功能。

但這些構築古鎮的東西,確實是老街的真實物件,從上面的石刻、文字,以及打磨的印記,還能傳遞出濃濃的歷史滄桑。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古鎮上有一半以上的石板、石材都是從老街搬遷而來,搬遷如此規模的古鎮確實不易,看著目前遷建後的古鎮樣貌,就能想象到當初古鎮遷建規劃者的良苦用心,就憑著這種規劃建設和民眾齊心的結果,也讓龔灘古鎮和其他古鎮相比,在氣場上完全高出一籌。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古鎮搬遷中,復建了西秦會館、川主廟、董家祠堂、三撫廟、武廟正殿、董家院子、冉家院子、周家院子、楊家行、半邊倉、第一關石刻、永定成規碑等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古鎮裡都可以找到這些古建築的身影,西秦會館還恢復了地方文化和戲劇的演出,讓地方的非遺也得到了繼承和保留。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川主廟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董家祠堂

真正的歷史名鎮,其實它不只存在於畫裡和照片裡,因為它無法被定格。

在各個大時代中,古鎮總會被改變,逝去並不代表會被忘卻,優秀古鎮的智慧和文化,自有它頑強的生命力,在歲月的長河中,古鎮只有不斷適應周遭的變化,不斷求生和改變,才會流芳千年,這才是龔灘和龔灘人的精華之所在...

它是重慶的第一歷史名鎮,媲美麗江,卻更清靜淳樸?| 自駕地理

峽谷裡的滾滾烏江,搖曳的烏篷船,深情久遠的船歌,光溜溜的青石板路,臨崖的土家吊樓,家家戶戶的鹽燈......

龔灘古鎮處處都無聲述說著它千年來起起伏伏的故事,如果你喜歡熱鬧就不要來了,因為儘管這裡已成為旅遊景點,卻意外地保留著一份單純與淳樸,沒事發發呆、散散步,累了品嚐實實在在的當地美食(烏江魚、滷豆腐、綠豆粉...),有心的你還可以找找它的歷史痕跡,一切都是那麼地從容閒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