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去山頭化”拐點已現

山頭、純料、古樹等概念在本屆展會上“邊緣化”,預示著普洱茶行業已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廣州春季茶博會第三天,到普洱茶展區走走。

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老班章、颳風寨、薄荷塘、冰島等耳熟能詳的“名山茶”更多集中在雜牌大排檔展區,而品牌茶企的特裝展區除了個別無法擺脫老班章等名山茶路徑依賴的廠商外,更多茶企展出重心已轉向熟茶、高端拼配、中期茶領域。往年炙手可熱的“古樹茶”概念,也已從核心展區悄然淡出。

參展茶企在技術、資源儲備等核心競爭力層面秀肌肉,有意規避原料成本過高、同質化競爭加劇問題,普洱茶企“去山頭化”拐點已現。

普洱茶“去山頭化”拐點已現

展會期間,以“新技術”概念為主導的新品發佈,聲音顯然蓋過了以往的“名山茶”、“古樹茶”。如巔茶推出了竹筐發酵天脈技術,潤元昌推出了“潤活”發酵技術新品藍鐵。就連白茶品牌妙貢堂也推出了“精緻日曬+活性炭焙”製茶工藝新品。

廣隆一壺好茶展位亮相的“恆心”七子餅新品,絕口不提山頭、樹齡,只論拼配技術創造出的“高香濃強”口感,令不少品飲茶友駐足。

出於對年輕消費群的重視,合和昌推出了“高校元素”時尚新品,六大茶山推出了以“小紅”為形象元素的新派滇紅工夫紅茶,勐樂山也推出了包裝講究的“十六泡·古樹紅茶”系列新品。

基於易武茶陳化的“話語權”,歲月知味在展會上主推“96真淳雅VS歲月知味06易武古韻”品鑑活動,向終端市場傳達歲月知味在易武中期茶資源儲備的核心競爭力。

歲月知味董事長鄭少烘認為,山頭、純料、古樹等概念在本屆展會上“邊緣化”,預示著普洱茶行業已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眾多佔山為王主打“名山茶”概念的茶企,已遭到原料過度炒作的反噬。只有在鑑藏、品飲、時尚等細分市場領域確立核心優勢,普洱茶企才有機會脫穎而出,而這個拐點已經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