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張機》的全文及解釋!

《九張機》的全文及解釋!


1、《九張機》全文


一張機,採桑陌上試春衣。風晴日暖慵無力, 桃花枝上,啼鶯言語,不肯放人歸。


兩張機,行人立馬意遲遲。深心未忍輕分付, 回頭一笑,花間歸去,只恐被花知。


三張機,吳蠶已老燕雛飛。東風宴罷長洲苑, 輕綃催趁,館娃宮女,要換舞時衣。


四張機,咿啞聲裡暗顰眉。回梭織朵垂蓮子,盤花易綰,愁心難整,脈脈亂如絲。


五張機,橫紋織就沈郎詩。中心一句無人會, 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張機,行行都是耍花兒。花間更有雙蝴蝶,停梭一晌,閒窗影裡,獨自看多時。


七張機,鴛鴦織就又遲疑。只恐被人輕裁剪,分飛兩處,一場離恨,何計再相隨?


八張機,回紋知是阿誰詩?織成一片淒涼意,行行讀遍,懨懨無語,不忍更尋思。


九張機,雙花雙葉又雙枝。薄情自古多離別,從頭到尾,將心縈繫,穿過一條絲。


2、解釋與賞析:


第一首,年輕女子新著春衣,到陌上採桑,春光那麼的明媚、溫暖,“桃花枝上,啼鶯言語”,明明是人被美妙的春光和黃鶯的啼唱迷住了,卻說是“啼鶯言語,不肯放人歸”。賦予啼鶯以人的感情,更突出了女主人公熱愛青春、熱愛生活的情感。


第二首,出現年輕女子與意中人見面的場面,顯然是承接陌上採桑而來。側重心理描寫:男方是“立馬意遲遲,”留連不忍離去;女方是“深心未忍輕分付”,深情蜜意不好意思表達,“花間歸去,只恐被花知”,顯示出初戀時春心的忐忑不安。寫得生動傳神,筆觸細膩。



第三首,由採桑過渡到織錦。“吳蠶已老燕雛飛”,形象顯示時序的推移和季節更變。“東風宴罷”以下,寫宮闈門的宴遊酣樂,為了館娃宮女換舞衣而催逼寒女們趕緊織錦,豐富了詞的社會內容。


第四首以下,承接“輕綃催趁”寫織錦,展開相思之情。在織機的咿呀聲中,顰眉暗鎖,女主人公心事沉沉。“回梭織朵垂蓮子”,垂蓮子,是錦上之紋,用“蓮”與“憐”的諧音,寄託對心上人的憐愛。接著用“盤花易綰”反襯“愁心難整”,深入寫心理活動。就近取譬,用“脈脈亂如絲”表不見心上人時心意之亂。


第五首比較含蓄。“沈郎”,指南朝·梁沈約,沈約《寄範安仁詩》雲:“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與徐勉書》雲:“……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言因相思而消瘦。這裡的“橫紋織就沈郎詩”和“不言憔悴”二句,是借沈約本事生髮出來的。又,漢代蘇伯玉妻作《盤中句寄夫》詩,結尾雲:“與其書,不能讀,當從中央週四角”,寓意愛情要從心中發出的意思。“中心一句無人會”借用這個意思,顯出內心孤寂之情。“不言憔悴”二句照應“沈郎詩”,突出用織錦文字寄託相思。曲折深沉。



第六首,仍就所織錦紋抒情。用“花間更有雙蝴蝶”,反襯內心孤戚苦悶。“閒窗影裡”指陽光悄悄從窗戶照進來,於是“停梭一晌”仔細看著“雙蝴蝶”,用行動顯示心情。


第七首,“鴛鴦”也是所織錦紋。成雙成對的鴛鴦寄寓美好的愛情,是織女心中一種對幸福的追求的表現。面對著“織就”了的“鴛鴦”心中產生一種恐懼。害怕成衣的時候,將錦上的鴛鴦裁剪分飛,表達對夫妻離散不得團圓的憂慮。


第八首,是就織成“回紋錦字”寓意,顯得深沉悽清。


第九首,仍從錦紋伸出。“雙花雙葉又雙枝”反襯人間離別,歸結到“薄情自古多離別”,發出怨思,照應《二張機》,收束全篇。“從頭到底,將心縈繫,穿過一條絲”,收束全部織錦過程,把相思主題言盡,顯示出愛情的堅貞執著,語意誠摯,感染力強。


二、擴展知識:


1、全詩賞析:以上九首,組成一氣貫通的整體。前三首從採桑、離別寫到織錦;第四首起,從不同的錦紋翻出相思之情。感情纏綿悱惻,節奏婉轉回環。情真意執,深沉感人。既有民歌之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氣息,又文彩俊逸,格律精工。比《子夜吳歌》雅緻,比《風》、《騷》明白暢達。是一組優美的詞章。


2、作品簡介:《九張機》是宋詞的一種,最早見《樂府雅詞》中錄取的宋代無名氏的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