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商為什麼不夠出名呢?

劍峰所指12

這是地理和傳統兩個因素決定了的。


先說地理,都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之難,導致四川商業閉塞。1978年底,四川全省只有可憐的4000餘輛汽車,且運輸車輛性能落後、運效低下,全省60%的縣不通汽車,大部分地區依靠人力和畜力運輸。



全中國,除了雲貴以及少數民族自治區,可能都沒有地方比四川的交通更為糟糕了,除了高山,還有三峽這樣的激流險灘,陸路和水路與外界的交流都極其艱難。


交通的問題,直接導致四川錯過了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最大的風口——製造業。因為製造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還需要方便的運輸(因為製造的產品相當部分用於出口換匯),這一點四川全都不具備。反倒是四川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催生出了劉永好(新希望,中國最大飼料公司)、劉漢元(通威,中國最大魚飼料公司)這樣的農業富豪。


但是農業的產值是非常有限的,它取決於了你的地域面積,但製造業的市場是全球的,可以說沒有天花板。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製造業富豪幾乎都集中於沿海省份,內陸省份除了湖南的三一重工的梁穩根等寥寥數人,幾乎沒有什麼出名的製造業富豪。


胡潤富豪榜顯示,全國有27.9%的富豪來自於製造業,在所有行業當中穩居第一。但四川商人,沒有這個機遇。



深居內陸,還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四川人缺乏與海外的聯繫。無論是廣東還是福建,浙江還是江蘇,歷史上都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到東南亞、港澳臺、歐美地區,這些華人對於故土仍有非常強的聯繫,在改革開放之後,這些華人和資本的第一選擇是故土,而深居內陸的其他地方,就沒有這樣的資源優勢了。港澳臺資本以及歐美華人資本對於沿海地區初始發展的重要作用,無需贅言。


到了21世紀,IT、房地產成為僅次於製造業的風口,按理說這兩個行業就不受地域的限制了吧?為什麼四川商人還是不行呢?其他一些內陸地區,比如湖北出了雷軍,湖南有周群飛(藍思科技,中國女首富,主要是通過為蘋果等手機廠商代工發家),河南有許家印,山西有李彥宏、孫宏斌以及曾經很成功的賈躍亭,安徽有史玉柱、王文銀(正威集團,世界500強)、比亞迪王傳福、蘇寧的張近東、張桂平兄弟(注意,蘇寧雖然公司在江蘇,但創始人是安徽人)等等等等。


其實地理位置還是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安徽、湖南、湖北、山西,仍然是靠近沿海地區的,沿海發達地區的資源,仍然可以較為容易地獲得,比如南京、上海就有很多安徽、江西人,比如北京則是幾乎所有北方人嚮往的大城市。而四川呢?距離相當遙遠,想要便利地獲取這些資源為四川本地所用,幾乎不太可能,只有少部分走出盆地的四川人,才能獲得沿海地區豐富的資源,但這和安徽、湖南、湖北、山西相比,人數上仍然是差了不少。


眾所周知,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同時也和市場的購買力直接相關,所以四川商人很難抓住房地產的風口,因為四川的金融不發達,長期以來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高,成都的房價,一直以來都很低迷,也是最近2年在外來資本的炒作下,才大漲了起來;IT行業,則是典型的技術和資金都密集的行業,四川除了電子科技大學,沒有好的理工類院校,當然更重要的是缺乏創業的資本和氛圍

,優秀的人才都外流到沿海地區,來自四川的知名IT行業企業家,除了搜狗CEO王小川,基本就很難找到第二個了。這也確實是個悲劇的地方。


或許傳統上,四川人都比較與人為善,物質相對富足,導致沒有太多野心,所以進取心相比沿海地區的人要少了很多,這也導致四川背景的人,可能更善於成為員工,而非老闆,創業動力相比沿海居民肯定要少很多。


最後說回來,四川的企業家,相比其他地區其實並不算太差,由於人口基數大,四川背景的富豪佔比還是很高的,全國排名第八,是內陸省份最多的,只不過四川缺乏那種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企業家罷了。



因為四川的企業家,很多集中於非消費品領域,所以大家不太熟悉。比如最近以40.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0億元)收購智利最大鋰礦生產商SQM的天齊鋰業,就是射洪縣走出來的企業,目前已經成為全球舉重輕重的鋰礦廠商,而鋰這種元素對於電動車是必不可少的。又比如從攀枝花起步的龍蟒佰利,是中國最大的鈦白粉生產企業之一,而鈦白粉是塗料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