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之起源


彭氏之起源

一、源於風姓包羲伏羲氏《元和姓纂》《帝系譜》載:包羲太昊伏羲氏娶少典為妃,生黃帝。其子孫顓頊帝曾孫吳回之子陸終的兒子籛鏗的封地大彭,屬於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和《姓氏尋源》所載,顓頊帝有玄孫陸終,陸終第三子姓籛名鏗,受封於彭地(今江蘇省徐州),建立大彭國,稱為彭祖,大彭國在殷商末期被商王武丁所滅。《國語·鄭語》記載“大彭、豕韋為商所滅矣”。其後,大彭國子孫以國名為氏,稱彭氏。史稱彭祖是所有彭氏的受姓始祖,是為江蘇彭氏。彭氏族人大多尊奉彭祖為得姓始祖為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後八姓之一彭姓。據《國語》所載:“祝融之後,八姓,己、董、彭、禿、女、斟、曹、羋。”此說是講彭姓為祝融之後,為八姓之一。

二、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熊彭名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熊彭名,為春秋時期楚國大夫,是楚軍中的一名悍將,曾在著名的邲之戰中大敗不可一世的晉軍。在熊彭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彭氏,是為荊襄彭氏。

三、源於子姓,出自有商,老彭,即師摯,為商巫師。彭為商的卜官,甲骨文中多見。

四、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公子牙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魯莊公姬同有三各兄弟,公子慶父為庶兄,公子牙、公子友為同母弟,三人同為魯國國卿。在得臣、彭生的後代中,誕衍了公孫氏、叔孫氏,叔仲氏、彭氏、茲氏這五大姓氏,後成為彭氏、茲氏、孫氏、仲氏,世代相傳至今。

五、由他族改姓而來,據《姓氏考略》所載,有胡、西羌、南蠻,清時滿、蒙、回、苗、白、瑤、土家、苦聰、彝、拉祜等民族有彭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白族、土家族、苦聰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彭氏族人分佈,滿族、蒙古族中在歷史上幾乎沒有彭氏。少數民族彭氏的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彭氏,世代相傳至今。

六、源於官位,出自戰國時期軍制官吏彭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彭師,亦稱彭排師,彭帥、彭軍、彭人,是戰國時期楚國軍制官員,主要負責在戰爭中指揮部下輔助中軍,或以木排鹿架安營紮寨,或護衛中軍兩側,或從側翼助攻。其所率領的軍隊就稱彭排師,最高軍事長官稱“彭師”。在典籍《釋名》中有註釋:“彭排,軍器也。彭,旁也,在旁排禦敵攻也。”在彭師、彭排師、彭帥、彭軍、彭人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彭師氏、彭排氏、彭帥氏、彭軍氏、彭人氏等,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彭氏,世代相傳至今。

七、於西羌族,出自魏、晉時期西羌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安定胡永胡友彭氏,見晉書,又西羌南蠻皆有彭氏。”西羌彭氏,為魏、晉時期西羌民族的一個分支氏族部落,主要居住於漢朝時期的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固原)一帶地區,後為鮮卑拓拔部所吞併。在北魏王朝分裂以後,隸屬於西魏政權,後族人在隋末唐初逐漸融入漢及其他民族,取氏族名稱為姓氏,稱彭氏,世代相傳,後分遷全國各地。

八、源於西戎,出自春秋時期西戎彭戲氏部族,屬於以部落名稱為氏。據史籍《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公元年(公元前697年)伐彭戲氏於華山下,居平陽宮。”彭戲氏,為古代的一個部族,世居華陰地區(今陝西華山),時常侵擾秦國。秦武公執政之初(公元前697年),為消除西戎的侵擾,毅然出兵討伐西戎,並在華山地區滅了彭戲氏部落,大體賞解決了秦國西境的安全問題。彭戲氏部落滅後,族人多被秦武公強行遷於咸陽為奴役,其後裔子孫多稱彭氏。

得姓始祖 彭祖

彭氏之起源

彭姓出自顓頊帝的後裔,上古時代,顓頊帝有一曾孫名吳回,吳回在帝嚳時為火正祝融(用火的官)。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為妻,陸終之妻懷孕三年後都未能產下一子,萬般無奈的陸終只好用利刃剖開妻子左肋下方,產下三子,剖開右肋下方,又產下三子。六個兒子中的第三子名鏗,《唐書》載:風姓。後來被封在大彭,為商朝時的諸侯國之一,彭鏗是個有名的長壽者,據說他一生活了八百多歲,經歷了夏、商兩代,所以又稱他為彭祖。他的子孫就按照當時習慣,以國命姓,稱為彭姓,他們尊彭祖為彭姓的得姓始祖。

彭氏之起源

郡望

隴西郡:戰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始置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南)。三國時移治襄武(今甘肅隴西南)。

淮陽郡:漢高帝時置淮陽國,為同姓九國之一,都於陳(今河南淮陽),惠帝后時為郡,時為國。隋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陳州為淮陽郡。

宜春縣:漢置宜陽縣,隋復改宜春縣。

彭氏之起源

堂號

"可祖堂"、"長壽堂":都是說的彭鏗(即彭祖)的故事。彭鏗封於彭,他的道值得後人學習(古典文學"其道可祖"),人稱"彭祖"。彭祖活了800歲,商朝末年他就當了守藏史,到了周朝又當柱下史,所以又叫"長壽堂"。

彭姓又以"隴西"為其堂號。

彭氏名人

彭龜年

彭氏之起源

字子壽,號止堂,南宋清江人,宋代文學家。少好學,喜深思。讀程氏《易》,至廢寢忘食。從朱熹、張□問難質疑,其學益精。主要門人為子彭欽、彭鉉。崇尚儒家的仁政,強調君主應當審明“用心有義利,主德有誠偽,用人有邪正,聽言有是非。”著有《止堂集》傳世。

彭玉麟

彭氏之起源

字雪琴,號退省庵主人,清朝衡陽人,稟性剛介,能作詩,善於畫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起義,他跟隨曾國藩,統領水師,沿長江各地作戰,戰功最大,升為兵部尚書,卒諡剛直。他畫的梅花至今仍由藝術收藏家視為珍品收藏。

彭雪楓

彭氏之起源

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1941年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智勇雙全,戰功卓著,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

彭啟豐

彭氏之起源

字翰文,號芝庭,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清代書畫家。雍正五年(1727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充南書房行走。從雍正七年起,歷任河南、雲南、江西及順天等鄉試考官。累遷至右中允,官至兵部尚書。

彭德懷

彭氏之起源

彭德懷(1898—1974),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省湘潭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他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國防及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

圖騰

彭氏之起源

彭由和敲鼓的入擊鼓發出的聲音組成。下面跪著的女人代表女姓的祖先安登,所以彭姓又是安登的後代,在彭姓的族微中就有安登的“登”的“文化基因”。始祖彭祖錢鏗。下為“龍”,左右為擊鼓之二人。是三軍鼓氣之族。

彭氏之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