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分“總論、起源、產地”等四十二節

清末民初,小鎮屠甸雖地處桐鄉西南一隅,但因滬杭鐵路甫通,風氣漸開,不少人赴上海、杭州創業謀生,小鎮市面逐漸繁華起來,在文化上也出現了繁榮的景象。

這一時期,先後湧現了徐菊庵、謝養弦、孫味齏、朱夢仙等書畫名人,他們與稍後崛起的錢君匋開創了屠甸近現代藝術的鼎盛時期。


朱夢仙與《槜李譜》|此書分“總論、起源、產地”等四十二節

朱夢仙畫作

1

朱夢仙是其中成名最早、也是最早去世的一位文人、畫家。

朱夢仙,原名朱銘,號亦僧,光緒二十三年(1897)生於桐鄉西晏城(今屬高橋鎮)竹水板橋。少年時隨父來屠甸鎮居住,曾在鎮上一家中藥房學過生意,從小喜歡畫畫,從構描中草藥開始,喜愛上花鳥、蟲草。

1925年,在鎮紳陳耐安創辦的溥明電氣公司任會計(俗稱大先生),不久後離職,拜濮院畫家仲小梅為師,所繪花鳥,色澤鮮麗,得師之神韻,尤善畫蝶,有“朱蝴蝶”之稱。

朱夢仙成名後,小有積蓄,但因一向身體羸弱,為養病,亦為遠避市囂,專心繪事,在鎮西南郊旱橋頭購地三畝,建一私園,名為“晚翠”,取《千字文》中“枇杷晚翠,梧桐早凋”一語之意。

旱橋頭原為荒地,有一座小橋建於蜿蜒的小河之上,俗名旱橋,晚清時有地方名士見此處地近鎮郊,較為荒僻,又有小橋流水,頗為雅緻,取景名“旱橋殘雪”,列為屠甸十景之一。

朱夢仙闢地建園,植李栽桃,種花蒔草,並築平屋三間,屋內鋪設地板,裝上當時頗為新式的玻璃窗,他還在裡面關養各式各樣的蝴蝶,蓄養花貓數只,經常在屋外觀察“花貓撲蝴蝶”的動態和神態,以便臨摹寫生。朱夢仙在旱橋頭經營園藝,兼以繪事,潛心其中長達十餘年。

朱夢仙與《槜李譜》|此書分“總論、起源、產地”等四十二節

2

其間,朱夢仙還參照同治年間嘉興新篁名士王芑亭編撰的《槜李譜》,結合自己的栽培經驗,重修《槜李譜》,此書分“總論、起原(源)、產地、辨證、嫁接、施肥”等四十二節。

由於朱夢仙有親自培植、經營槜李的經驗,對槜李的樹性、栽培、生產、管理、貯藏等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均有較詳備的記載,內容比較實際,多為心得之說,符合現代種植科學,另外還對槜李的種植歷史、範圍、文化內涵等作了簡要介紹,所以對研究槜李這一地方珍稀特產有著珍貴的參考價值。

1937年6月,書成,由上海新中央印刷公司印刷發行。此書內頁書名由民國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題寫,著名文史掌故學家鄭逸梅作序,序中稱此書“直堪與前彥之《荔枝譜》《水蜜桃譜》《橘錄》並傳”。

朱夢仙與《槜李譜》|此書分“總論、起源、產地”等四十二節

錢君匋、王永良為此書校閱校訂,錢君匋、王永良均系朱夢仙好友,屠甸人,錢君匋後去上海發展,成為著名的金石書畫家和收藏家,王永良則一直在屠甸從事工商業,卒於上世紀70年代。

譜後附有“朱夢仙人物仕女草蟲魚蝦畫約”,系當時社會、藝壇名流於右任、丁輔之、趙叔孺、鄒夢禪、錢君匋代訂,文曰:“晚近之習繪事者,率多涵養未深而假言氣韻,以文其鄙。

忘形格體,自謂超脫;粗率惡俗,自鳴蒼奇。噫,斯言畫,直畫之魔道耳!石涇朱君夢仙,瑰奇士也,胸懷萬象而發於畫,其寫生、人物、花卉、草蟲、魚蝦,靡不精妙,毫端巧捷,賦彩鮮麗,神形纖顯,奕奕如生,可謂深得南田風骨矣。

近以知者漸眾,勢難汜應,爰代定約如次,俾嗜君之畫者可循是以求也。”下列堂幅、屏條、框屏、扇冊的潤筆價格,末後還附說明:“工筆花卉限寫絹本或箋紙,寫蝦、寫魚每尺限寫一翅或一尾,增一翅或一尾,增潤一元,百蝦圖面議,寫意畫花卉依約折半,補圖、點品、臨摹均面議,先潤後墨,約日取件”。由此可見,朱夢仙在當時已蜚聲滬上。

朱夢仙與《槜李譜》|此書分“總論、起源、產地”等四十二節

3

《槜李譜》書中還夾有一則有關朱夢仙晚翠園銷售槜李苗的廣告啟事:

“以售真正優品槜李苗,歡迎試種,敬請預訂。

本園栽植槜李有年,特選最良母本,嫁接苗樹,專供愛好者之試植,

每枝定價:三年苗二元,一年苗一元,預訂期七月底止特價八折。

此項苗樹種後,次年即開花結實,一年苗亦有花朵。

然枝幹甚長,不便郵寄,須轉運遞送,寄費按實價加二成”,

並附有預訂辦法和注意事項,文後落款有“負責收款處,屠甸鎮郵局代理,晚翠園主人啟”的字樣。

從中可知,朱夢仙在晚翠園培植、經營槜李苗果,是有一定規模的。

4

1940年秋,朱夢仙因肺病早逝,終年四十四歲,傳說是他因經常擺弄、接觸蝴蝶,吸入太多的蝶粉而染上石病(骨結核病),葬於祖居地西晏城竹水板橋。

有一女名美寶,居屠甸旱橋頭晚翠園,妻馬文金,錢林鄉(今梧桐街道城西村)馬家埭人。朱夢仙卒後,徐菊庵、孫味齏、嶽石塵、錢君匋等多有接濟。馬氏卒於上世紀80年代,享年八十八歲。

錢君匋先生小朱夢仙十歲,稱朱夢仙為師,見面執師禮,朱夢仙曾送給他一些畫,其中有一套冊頁,共十餘幅,錢一直視為珍品,直到1993年桐鄉博物館異地重建時,錢君匋先生將這套冊頁捐贈給家鄉。

這些畫雖然作於七八十年前,但因為朱夢仙喜歡用天然顏料作畫,所以至今仍色彩鮮豔,筆墨猶新,畫中蝴蝶栩栩如生,花卉絢麗奪目,令人歎為觀止。

朱夢仙的大量書畫作品惜毀於“文革”之中,存世極少,近年在拍賣市場上出現的有《花鳥》四屏、扇面等。

朱夢仙與《槜李譜》|此書分“總論、起源、產地”等四十二節

1985年,朱夢仙當年所建造的三間平屋日漸傾頹,後人在舊址上按原樣改建,並依舊沿用了其中一些舊門窗,其中一間屋內還懸掛著晚翠園的舊物“晚翠小築”匾,額為錢君匋當年所題。

前幾年,屠甸鎮進行鎮區城建規劃,旱橋頭被納入規劃之內,朱夢仙當年經營的晚翠園被割讓一角,新建了馬路,旱橋被拆,小河尚存一段,昔日的屠甸八景之一“旱橋殘雪”已無存。

值得欣慰的是雖然八十多年過去了,但晚翠園當年的泥磚圍牆大半尚在,而且還竟然非常堅固,上面滿是青翠的藤蘿,佇立牆邊,讓人不禁而生物是人非、人去樓空的滄桑之感。

朱夢仙與《槜李譜》|此書分“總論、起源、產地”等四十二節

更值得可慰的是朱夢仙的後人們亦善營園藝,現在園內依舊遍植花木,果樹有水蜜桃、槜李、葡萄等,花卉有凌霄花、紫薇、月季、牡丹、水仙、蝴蝶花等,綠樹成蔭,花香不斷,置身其中,心曠神怡。

據朱夢仙女兒朱美寶說,現園內仍保留有朱夢仙當年手植的兩株樹木,一為羅漢松,一為黃楊樹,初種在盆景中,後因日漸長大,被子女們移植於園內。

現在這兩棵樹木均已成材,鬱鬱蔥蔥,睹物思人,不勝感慨。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