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採棉苗期管理技術探討

一、機採棉苗期長勢長相

(一)苗期壯苗長勢長相標準

2葉時,兩片真葉與子葉大體在一個平面上,葉面平展,中心稍凸起,葉色淺綠,主莖節間短、粗,株高6釐米左右;四葉時株寬大於株高,棉株矮胖,株高11釐米左右,主莖日生長量0.3~0.5釐米.

機採棉苗期管理技術探討

(二)苗期旺苗長勢長相

2葉時,真葉明顯高於子葉,葉片過大,葉色深綠;4葉時,生長點下陷,葉片肥大,下垂,葉色深綠,主莖嫩綠,主莖節間過長,株高超過15釐米。

(三)苗期弱苗長勢長相

2葉時莖杆細弱,葉片瘦小,葉色黃綠;4葉時株寬等於或小於株高,葉片小,莖杆細。

機採棉苗期管理技術探討

二、苗期管理技術標準

(一)中耕標準

中耕次數2次以上,深度14~16釐米,耕寬25-28釐米以上,無傷苗埋苗傷膜現象,行間土壤平整、松碎。田間無雜草。

(二)病蟲防治標準

主防薊馬、盲蝽危害,多頭株率控制在2%以下,防治時可選用啶蟲脒或吡蟲啉或阿維菌素。加強中耕,降低苗期爛根病發生。利用光誘、性誘和食誘技術誘殺棉鈴蟲成蟲。

機採棉苗期管理技術探討

(三)合理化控

化控是調節棉花苗期穩健生長重要手段之一。在化調工作中一定要掌握“前輕後重,少量多次”的原則。在棉花子葉展平後可用縮節胺1~2克/畝進行化調,以促進棉苗紮根穩長。對於今年氣候與長勢來看,1~5葉期一般不需要化調,對於弱苗或晚發棉田可畝施磷酸二氫鉀100克+尿素80克,兌水30公斤葉面噴施即可。

機採常規棉田根據棉花長勢,本著“前輕後重,少量多次”的原則,從5葉期開始根據棉花的主莖日生長量進行目標化調,主莖日生長量苗期0.3~0.5釐米(近期的日生長量),超出這個範圍就可以適量化調,化控量按平均株高除以10量即可,即株高9釐米,除以10後,得畝用量0.9克縮節胺為宜。但要因地制宜,要根據棉花品種對縮節胺的敏感性,以及氣候、田間溼度和田間長勢長相特點合理用量。

一家之言,難免偏激和不足,請酌情參考,如有建議與異議請文後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