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科普一下西南聯大的歷史嗎?

白奕田

西南聯大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不但是因為她培養了大批人才,還因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偏安一隅卻香火綿延,代表了中國的文脈,成為中國教育界的一面旗幟!

1935年北京的局勢日益危急,為了以防萬一,清華大學秘密向長沙搬遷,先是打算搬遷到沙嶽麓山山下的左家壠,也就是今天中南大學的校址,原定1938年新校址完工,但當年日本可是進攻天津,南開大學遭到嚴重破壞,清華一看形式不妙,提前開溜,把實驗儀器教學設備等先寄存到漢口,然後在中轉到長沙。

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國民政府教育部分別授函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指定三人分任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三校在長沙合併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7年9月10日正式開學!

長沙臨時大學即為西南聯大的前身,1937年11月1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正式上課。這一天,後來定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校慶日。

但長沙臨時大學只辦了一個學期,形式又發生了變化,由於日軍轟炸 長沙,長沙形式危機,1938年新學期開學前,長沙臨時大學通知所有學生,開學到昆明報道!

1938年4月2日,教育部發電命令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改稱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5月4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正式開課。按照預定,西南聯大校長由三校校長輪流擔任,但由於因蔣夢麟、張伯苓均在重慶任職,只有梅貽琦長期留於昆明,故沒有實施輪任制度,一直由梅貽琦任主席,主導校務。

1946年5月4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舉行結業典禮,7月31日宣佈結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遷回原址,師範學院留昆獨立設置,改稱國立昆明師範學院。1984年,昆明師範學院更名為雲南師範大學。

自1938年至1946年,西南聯大共計畢業生3343人,是當時中國畢業生最多的高校,

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窮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彼時大師雲集,適逢其勝,吳大猷、周培源、王竹溪、梁思成、金嶽霖、陳省身、王力、朱自清 、馮友蘭 、吳有訓、陳寅恪 、沈從文、陳岱孫、聞一多、錢穆、錢鍾書、 費孝通、華羅庚、朱光潛 、趙九章 、李楷文、林徽因、吳晗、吳宓、 潘光旦、 馮至 、卞之琳,中華精英濟濟一堂,而學生也非常爭氣,八年時間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而這些英才中不乏投筆從戎之人,八年從軍學生前後一共達到1100多人,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之子梅祖彥就是其中之一,這其中聯大學生還參加了中國遠征軍和空軍,許多人血灑長空!

西南聯大時至今日對中國大學依然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幾十年來我們向各國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重金投入,卻難以重現昔日大師雲集、思想薈萃、百家爭鳴的輝煌,不能不讓人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