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小波活到今天

如果王小波活到今天

字數:2017 寫作時間:2小時40分鐘 閱讀需要5分鐘

如果王小波活到今天

王小波離去的20年

王小波1997年逝世,距今已經有二十年的時間了。在今年網上有不少人自發的寫文章來紀念他,一時間形成了一個熱點。作為一個生前無權無勢,甚至頗為潦倒的文學個體戶,能夠被很多人記住二十年,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對比現在自媒體網文48小時速朽、7天消亡的節奏,以數十年的量級還被人記得並傳揚,幾乎如天方夜譚古今傳奇玄幻故事一般。

王小波平生最討厭媚俗並且追求有趣。他為我們架構了一個奇妙自由的精神世界,這可能是最被人紀念的地方。顯然在他去世後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遠的未來,這個精神世界依然並未輕易實現,成為很多人理想層面上的追求。

他20年前的猝然離開讓人扼腕嘆息,我忽然想到,假使從歷史中拿走讓人悲傷的那天,王小波可以活到現在,又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無需懷疑,在現在一個一意見領袖頻出的時代,他成為一個超級大ip基本是必然的。其實他現在就以一個強大的文化符號,存留在我們的記憶。相比之下很多當前炙手可熱的大v如果這麼長時間都難以繼續刷存在感的話,不少都早就會被粉絲忘記了。所以從這點看,王小波必然會成為屈指可數的幾位頂級頭部作家和意見領袖之一。

如果從整體能力上來看,王小波的雜文和小說缺一不可。雜文負責深度,小說主要負責有趣。他的雜文和小說寫的都很棒,這就是他的能力所在,別人難以比擬。

二十年的發展,中國社會的鉅變,言論渠道的更迭,在說真話成本已經有所降低的今天,他是否還會做一個沉默的大多數呢?

王小波的文章,以現在的目光向前回看,依然沒有因為社會的變化而失去價值,反而依然熠熠生輝的散發著光彩。用來解釋現在的很多怪象毫無壓力。

有時再讀他的雜文,覺得只要把事件改個名字,就彷彿在寫眼前的時事一般。

例如,他在《論戰與道德》中,說到當年有人批判《唐明皇》,劇組就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指責《唐》劇反對者的民族精神、國學修為、道德水準諸方面十分堪憂,甚至智商都不高;巧了,前幾天也有一部電影被評了低分,劇組方的說辭並無二致,甚至連評分也搞停掉了。

所以說真是太陽底下無新事,這麼多年經濟發展之後,很多對待爭議的方法並沒有什麼進步,手段也沒有什麼顧忌。

當成為意見領袖之後,他是否會活躍在微博之上?是會靜靜地看著人群的喧囂笑而不語,還是會忍不住下場撕逼?如果和人撕起來,那麼他是懟上公知?小粉紅?還是噴子?這個情景我實在是想象不出來。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和人家撕起來,他也一定會做得很有趣,甚至透出那麼一絲優雅來。

如果在今天

如果他想的話,“付費問答”肯定可以一做。他經歷之豐富,思維體系之宏大,網友可以有很多層面的問題可問:怎樣優雅的撩妹?怎樣知道一個女孩子是否適合自己?愛情是什麼?如何看待自由?有沒有絕對的自由?出國了會不會換取到自由?

他先可以輕鬆成為知乎大號,然後從知識分享輕鬆拓展到付費專欄。199/年的價格,真心有大批的網友會參與:畢竟像他這樣邏輯清晰,知識儲備豐富,還能做到無比有趣的人,實在是太少啦。

他也可以去做小說連載,肯定有很多人在排著隊等他的更新。假如出書,賣出百萬冊應該毫無問題。只是他的小說能否改編成電視劇或者電影,我不太能夠肯定。畢竟他的小說意象太過個人化和反傳統,轉換成電影還是有些問題,能不能過審甚至都有些困難。

王小波生前的時候,實在是不怎麼有錢。當母親生病,沒有錢照料的時候,還需要去借錢度日。雖然我可以肯定,他並不是一個看重錢的人,但是誰又不願意正當的擁有它呢。

王小波在《茫茫黑夜漫遊》中也曾經寫希望過大把賺錢的生活,錯過了就覺得自己像個棒槌。我覺得這也應該是他的真心想法。關鍵不是他是否愛錢。當他窮困潦倒的時候,必然是自己的價值未被承認的時候。那麼就不僅是沒錢的問題,而是對自己價值的懷疑了。

巨大價值卻無法被別人承認而變現,這樣的時代實在是一個悲哀的時代。

這兩年的付費分享的火熱,如果以現在的付費級別計算,估計他年入數百萬是毫無壓力的。看了很多原來小波受窮日子的描寫,我十分盼望他能活到現在這樣一個知識與才情可以變現的時代。他可以不在乎錢,但有了錢,身體與精神總歸必將更加自由。

然而

然而……然而假設是沒有意義的,逝去的就已經逝去了。用個不怎麼貼切的例子類比,我本人也有時在深夜後悔沒在十年前的北京買它10套房。

世界沒有假定,王小波也一樣。一切已經凝固在1997年的某天了。

他經歷過上山下鄉,受過窮,經歷過的荒謬絕倫的時代,彷彿被一個巨大的扭曲引力場所牽引。他的整個青春被空耗而毫無價值,卻依然保持著冷靜。甚至還帶一些幽默,他的豁達冷靜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有趣,是一個很大的利器。有不少人有能力,或者有才情,但是都不夠有趣。有趣的人實在太少,而無趣的活著的人太過普遍。這樣使得有趣的能力,簡直就像大熊貓一樣珍稀罕見了。他被人紀念的理由,證明在二十年後的今天,有趣依然是一個很值得珍惜的品質。

一個喜歡自由的人如何生活在這麼一個不自由的環境,他也做出了示範。他也真正做到了不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不使別人的裹挾來影響自己。

我們的社會多得是嚴正言辭、隨聲附和、群起攻之;少的是沉默中觀看這個世界的人,身處不可測度的世間,隨口說出的話卻又都是輕鬆自嘲。單隻這一人生態度,就已經是極寶貴的財富了。

假如他活到現在,也必然被人稱作小波老師了罷。不知他聽到後會不會感到些違和的彆扭。無論如何他骨子裡也不是一個好為人師之人,我也不願他變成一個穩固卻指點江山的樣子,吃著資歷的老本,只剩下不鹹不淡的分享,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壞的結局。估計他也不想變成這個樣子吧。

他在一篇文章裡還勸他考上清華的外甥不要去搞搖滾,因為掙錢太少容易餓死。可其實他的狀態也大體如此。按他的話說,這是一種逆熵行為,但他依然甘之如飴。

願像王小波這樣的人不只是有個偉大的精神家園,還有一個富足安定的物質家園可以休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