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HR到HRD的那三年,如何做好職業規劃?

我從HR到HRD的那三年,如何做好職業規劃?

我從HR做到HRD,只用了三年時間,現在是一家中型互聯網企業的HRD,總有同事問我是怎麼樣在這麼短的時間做到的,我總結了出來,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發。

1 認準HR這一行

我的本科專業並不是人力資源管理,而是思想政治教育。眾所周之,這個專業非常不好找工作,可能因為我的面試給人印象還算靠譜,我找到了一家小公司的行政的工作,這也是我第一份工作。

小公司的很多職能劃分都不嚴格,行政是管事的,人事是管人的,但是由於我們公司的人事只有一個,很多招聘的活也會讓我搭把手來做。這樣我就接觸到了招聘。

最開始我對招聘理解的很簡單,找個對口的簡歷,把人叫過來面試,提前請教我的同事要問哪些問題,問問應聘者就完了。就這樣招來的幾個人居然也都能用。但是過了不久,那個小公司業務發展不足,難以為繼,最終散夥。我們只好再找其他出路。這時候我已經下定決心,走HR的職場路線。這時候,我的職場生涯只過了半年。

我的第二份工作就是現在我任職的這家公司。面試我的就是當時這家公司的HRD。她說,你想做職業HR,只能先做我的助手,工資甚至比你之前的小公司還要低,但是如果你進步很快,你的晉升也會很快。我權衡再三,接受了這份工資大概在整家公司就比實習生高一點的工作。

2 專業書還是要讀的

既然決心在這一行走下去,我一個半路出家的人必然要讀一些專業的書籍。

通過帶我的HR的推薦,和豆瓣上許多網友的推薦,我讀了科班教材的加里德斯勒版《人力資源管理》。讀完後帶我的HR說,理論書籍讀一本足夠,可以多讀些有人資管理理念和實操技巧的書。隨後我又讀了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吉姆科林斯《從優秀到卓越》、柯維《高效能人士7個習慣》、稻盛和夫《活法》、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古典《拆掉思維裡的牆》等。

我的上級HR經常跟我強調一個問題,雖然我們做的是人力資源管理,但是千萬不要把人僅僅當作“資源”。一定要注意到你的管理對象是“人”,一切都以人性的需求為導向。有時候心理學的書籍和資料,甚至比人資管理的書籍更有指導意義。

3 玩轉HR六大模塊

在我讀專業書的時候,我深切體會到,單純的看書,既沒有心得體會,又難以理解書中內容。唯有在工作當中,帶著工作中的問題來讀書,方能有所收穫。也就在這個時候我才知道,人力資源管理包括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薪酬福利,培訓發展,績效管理,員工關係這六個模塊。我以前工作中涉獵真是太窄了。而每一項模塊的水都很深。

就單純招聘一項來說,能用公司願意給的薪酬招到人只是最基本的。能大概說出應聘者的性格特點、優缺點和會給企業帶來什麼風險和優勢就是更高一層層次。能說出這個應聘者最好放在什麼位置,跟哪個團隊搭配最好,就更屬於更高階的功力了。當然,做到這一層,選擇合適的測評工具就少不了了。

我們公司使用的是九型人格測評的工具,後來我又接觸了DISC、MBTI等測評工具,我的感覺是,不管哪一種工具,都是有利有弊,關鍵是能把一種工具用熟、用透。

另一個感受是,測評工具在測評內部員工的時候,準確率比招聘時使用高得多。因為應聘者為了贏得好感,在填測試題的時候往往不會憑直覺填寫。所以我們在招聘的時候測評工具只是輔助。

4 資源在那裡,看你會不會發現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多動動腦筋,很多資源就在網上。比如,除了傳統的獵頭公司,找人介紹,發放簡歷等,發現人才的渠道其實越來越多。想找某個領域的人才,一些專業論壇往往是人才聚集的地方,通過網友的發帖回帖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大致水平。又比如“知乎”網站,這裡聚集了許多從業多年的各行業職場人,我還有一個員工就是那裡挖來的。

再比如,在為企業做培訓這一塊,常有員工反應培訓起不到效果,公司又嫌花錢多。為了找到合適的培訓,又降低成本,上級HR和我想了很多辦法。有些課程,我們會在有些職場視頻網站下載視頻,比如優米網,淘寶同學等,只註冊一個賬號,購買的視頻可以許多員工同時觀看。

至於需要採購內訓的時候,我會去商戰名家網找大量免費體驗課現場免費試聽,還會找幾個員工一起去,參考他們的意見進行採購,以保證內訓的質量和性價比。在公司這幾年,我們安排的幾場培訓,都得到了員工和領導的一致好評,而且花費並不高。

5 高階HR:研究企業戰略

而高階的HR,其工作就要跟企業戰略相關了。在HR總監的指導下,我積極的學習、研究企業的戰略。自己也從一個HR小助理,成長得越來越快。

去年十月份,亦師亦友的HR總監因為個人原因離開了公司,臨走時她力薦我成為新的HR總監。

我的職場經歷其實有許多運氣成分,有個肯無私教授我的貴人,讓我少走許多彎路。我將這些經驗寫下,願你也能少走彎路,儘快完成職場晉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