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的家電巨頭開始進入芯片領域呢?

奔跑小車車

近日,董明珠對外稱格力將不惜投500億元進入芯片領域,康佳集團目前宣稱,康佳集團將成立半導體科技事業部,正式進軍半導體產業。馬化騰在“未來論壇X深圳峰會”上發表的演講中稱,騰訊的應用服務是海量的,用戶規模特別大,這是未來騰訊可以參與到芯片產業鏈的環節,未來還會支持一些芯片的研發。在此之前,TCL和長虹早已進入芯片領域,不論是家電行業還是其他互聯網行業,都在加大進入芯片領域的力度。

由於現在智能家電逐漸佔據市場,家電市場對芯片的需求就會不斷增加,尤其是芯片的記憶功能和儲存功能兩方面。而芯片行業需要企業長期的積累,龐大的資金支持,和不斷提升的技術。家電產業觀察家梁振鵬曾表示:“目前芯片產業有三大壁壘:資金、技術、人才。家電企業首先要在資本積累和人才上進行儲備,再進入芯片領域,否則風險會很大。”因此,各大電商巨頭紛紛進入芯片行業,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技術就容易造成瓶頸。

家電行業整體進行轉型進入芯片領域勢必挑戰大於機遇,在中美貿易戰的嚴峻局勢下,如果國產芯片能實現自主研發、自主供應,不依賴於國外芯片,不受制於人,將極大程度提升我國家電產品市場的開拓和產品研發的主動性。

另外一方面,在不考慮是否為國產芯片的情況下,家電企業也可以通過與專業化的芯片製造商展開合作,也可以通過參股、合資以及併購等方式進入這一領域,這樣既不會很激進,也較為穩妥。


華爾街見聞

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營銷手段。

這些家電巨頭們過得怎麼樣?可能也就兩三家過得比較好,突然說要做芯片,絕對是響應熱點話題去營銷自身罷了。而那些真正實幹的企業很早之前就在弄芯片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海爾在芯片道路上已經有了18 年了。海爾主要研發機頂盒,電視機和遙控器等領域的芯片。在連續虧損10幾年之後,2017年首次實現盈利。另外一個例子是長虹,他們的芯片目前也做得比較好。

但這兩者都知道,以自身的實力根本做不到大規模進軍芯片領域,因為他們本身就沒有太高的利潤率,也沒有足夠的技術,沒有錢沒有技術怎麼去做芯片!

董小姐身為業內人士,她難道就不知道芯片行業有多難嗎?她當然知道!500億人民幣連一個內存廠都建立不起來。這不是營銷自己的企業是什麼?


看球人

家電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核心”競爭的階段。

在家電產業,芯片的應用無處不在。除了通用的電源管理類芯片(比如AC/DC)、穩壓電路等外,白電及小家電的核心是MCU(微控制單元)和電機驅動芯片,黑電的核心是MCU和音視頻編解碼SoC芯片。此外,部分家電產品還會用到各類屏驅動芯片、WIFI芯片等。


目前我國黑電、白電所用芯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有著巨大的潛在空間,在家電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這是不錯的延伸方向。

另外,家電廠商依據自身產品的特性差異,去進行芯片的細分化、定製化研發,才能打造出具備差異化功能,且讓體驗更佳的家電產品。


長虹是較早進入芯片產業的家電企業,早在2013年7月,長虹就和中科院聲學所聯合宣佈中國首款複合型智能語音芯片研發成功。據悉,這款智能語音芯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且不斷升級應用。在該智能語音芯片研發成功後,其被運用於長虹旗下電視、空調、廚衛、小家電等全線智能終端。外界稱,長虹芯片的利潤已超過聯想。


家電企業進入芯片行業,有自己的優勢,只要真正投入,家電巨頭在資金、管理能力、社會影響力、商業號召能力上都具有更大優勢。

關鍵是,芯片投入長,見效慢,而且需要不斷的試錯空間,家電巨頭們真的考慮好了嗎?


豐禾刀是獨立財經投資評論人,品天下,贏未來,有興趣的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