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家家都有,用對了可以讓孩子會說話、更聰明

這個東西家家都有,用對了可以讓孩子會說話、更聰明

這個東西就是動畫片

動畫片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帶娃神器:

孩子哭鬧不停,那就給看會兒動畫片讓他開心下吧;

孩子身體不太舒服,那就看會兒動畫片轉移下注意力吧;

很忙沒時間照看孩子,那就讓他自個兒去看會兒動畫片吧。

很多家長可能視動畫片為「洪水猛獸」,傷害孩子眼睛不說,讓孩子上癮,養成了壞的習慣,吸收了錯誤的價值觀可就糟糕了。

但對於幾歲開始看,看什麼,怎麼看,卻是需要家長注意的。

這個東西家家都有,用對了可以讓孩子會說話、更聰明

孩子幾歲可以開始看動畫片?

這個東西家家都有,用對了可以讓孩子會說話、更聰明

答案是 3 歲。不到 3 歲的孩子看動畫片,弊大於利。

孩子 1 歲到 1 歲半時,學習渠道是跟家人之間的互動。

這個階段的孩子看動畫片,對提升認知毫無作用,即便是要記住動畫片片段的內容,也要反覆播放多次。

這期間無形中縮短的與家人互動的時間,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詞彙掌握和語言發展。

3 歲以上的孩子,看好的動畫片,可以從中獲益。但家長要嚴格限制觀看時間,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建議各位家長給孩子看動畫片,一次觀看不要超過 20 分鐘,一天儘量不要超過 3 次。

在動畫片的選擇上,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首先保證孩子愛看,其次選擇單集時長 ≤ 20min,角色與情節多樣化,最好有配套閱讀物,並且不要有廣告。

這個東西家家都有,用對了可以讓孩子會說話、更聰明

怎麼看動畫片

才能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呢?

怎麼看動畫片效果好?這離不開父母的「有效」陪伴,在陪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父母可以下意識的讓孩子複述和詢問原因。

  • 讓孩子複述

在看《神奇校車》時,我會通過提問,讓兒子複述剛剛在動畫片裡出現的科學道理。

比如有一集講到了聲音的產生機制,我就會問他,「捲毛老師剛才說了,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呢?」

他就會很高興地用動畫片裡的原文來回答:「所有的聲音都是因為震動!」

孩子不僅複述了原文,達到了語言鍛鍊的目的,還知道了一個科學道理。

這個東西家家都有,用對了可以讓孩子會說話、更聰明

  • 詢問原因

有些動畫片不是教孩子知識,而是教社交禮儀。

比如《小豬佩奇》裡面,佩奇和小羊蘇西鬧彆扭,我會問我兒子:「佩奇為什麼會不高興啊?」

他會回答我說:「因為小羊蘇西不和她做朋友啦,她難過。」

這樣陪孩子看動畫片,和孩子討論的過程就是在鍛鍊孩子的說話能力,表達的邏輯能力。

這個東西家家都有,用對了可以讓孩子會說話、更聰明

語言能力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能力。孩子掌握了良好的表達能力,就意味著當你不能陪在他身邊時,他有能力告訴你在這段時間內發生了什麼,過得開不開心,有沒有被欺負等等。

這個東西家家都有,用對了可以讓孩子會說話、更聰明

原文中此處為鏈接,暫不支持採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