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几句” 之 胡因梦的黑洞

俨然学者,床头柜总堆满了书。

“一书几句” 之 胡因梦的黑洞

落叶是天使送来的书签。

当然不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的阅读。十二岁那年抄录的《五柳先生传》深深影响了我的态度:好读书,不求甚解。若无陶源明如此言说,或许我会为自己的散漫惴惴。还好有他,为“不求甚解”正名。

临睡前的书,多不会太深刻。近些日子再翻胡因梦《生命的不可思议》,让我感动的依然是,她毫不矫饰的坦率真实,还有她与Don的刻骨铭心的爱恋。两个灵魂像彼此的镜子一样的人,在最好的年华、最美的时刻遇见,胡是一见钟情,长她8岁的Don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彼此完全的投入,默契到“几千万人中才有一对”。Don多么爱她,想以郑重的态度面对她,故从不曾要求两人初次的性爱(他说,我宁愿做你最后的男人,而不是一个先锋);要去老挝思索两人的关系,结果是决定订婚后结婚;两人分手多年后在美国遇见,面对胡的身体要求,他说:你在我心中的位置太重要,我不能以一夜情来处置。

分手后每一回遇见,两个人相对时常常不由自主泪下如雨。胡在书中也承认,她早早终止了一份本应发展下去的感情,后遗症在以后的生命中依然存在。即便对以后的李敖,她在爱他的时候依然是冷静客观的,哪些方面融洽哪些方面不足,心明如镜。谁再也比不上Don,不是说才能,而是无法言传的默契,以及以生命相爱的深度。她还承认,以后的男友不断,也与此相关。我想,她日后走上灵修之路,亦与此颇有因缘吧。她心中的黑洞再也无法补上,而曾经的抉择再也无法折返。

李敖是她的另一个黑洞,但没有伤筋动骨。即便在法庭上多次“相遇”,她也曾为此烦恼,但总保持着某种程度的气定神闲。甚至在前年,有人问起李敖总说些针对她的不堪言辞,她只淡淡回应:或许有些事和有些感情,他还没有放下吧。

母亲则是她深远的黑洞。胡对自己的母亲是有很大不满的,隐藏在字里行间。她觉得母亲没有给她温暖的生活,而她对于曾经寄居的干爹、沙妈妈家庭和谐恋恋不舍的描述,更印照了她与母亲间的紧张与荒凉。她甚至以父亲的前妻在离婚后不断奋进,终以曾缠足的中国女子的身份进入纽约联合国总部任职,来比照母亲的不求上进,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但她与母亲多年的相依如命,以及血缘天生的亲情,又让彼此无法否认相互间真挚的爱。建议女性都看看胡因梦的这本书,此书才情并不突出,却呈现一位出色的当代女性的十分真实的成长经验,其中心灵的发展轨迹更是明晰。

天生的过人禀赋、美好容貌,后天的独特机缘、努力向上,成就了一个在重重矛盾挣扎后具备无可比拟人格魅力的胡因梦。就连辍学的德文专业,都成为她投身翻译工作,以及她与世界、神性与凡人的桥梁。那些心中的黑洞,与此相辅相承。曾经的一切,祸兮福兮,谁又知道啊。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黑洞。有些人因机缘写下,逐渐悟觉;有些人永远不自知,每每无端烦恼;还有一些人,深深埋藏起来,春暖花开时也不原意化冻。既然世间没有相似的两片树叶,也不会有完全相似的人。但心的灵犀,却可能遇见相似相通的洞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