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高度解放”的政治理論家高放昨日離世

“思想高度解放”的政治理論家高放昨日離世

高放(資料圖)

教育中的兩個第一

據公開資料顯示:高放教授是1981年由國務院總理批准聘為全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並在人民大學建立全國第一個國際共運史博士點。

1949年列隊天安門廣場親歷開國大典時,高放是華北大學的一名助理員;第二年中國人民大學創辦時,他開始擔任理論課教師。也正是從1949年起,作為老師的高放連年發表文章,取得了一些成績。1956年,高放連升三級,被評為副教授。

1978年,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時任教授的高放也再次迎來生命的春天,進入了教學和科研的黃金期、收穫期。從改革開放到2009年這31年間,他先後發表了約500萬字的文章,獨立或合作完成約50部著作。

1981年,高放被評為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後,還擔任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等。2007年,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舉辦了“高放教授80華誕學術研討會”;2008年,高放出版了《高放學術思想評論集》;2009年,人民大學授予高放一級教授的稱號。併成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首批受聘或受頒一級教授的23名學者之一,具有與兩院院士相同的學術影響力,在學術界被譽為“思想高度解放”的學者。

1992年,高放榮獲國務院頒發的"為發展高等教育做出突出貢獻"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以來,9本《高放文集》先後出版,分別為《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在世界和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別史》、《縱覽世界風雲》、《高放政治學論萃》等。

此外,高放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會和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等,還曾兼任《理論探討》、《理論參考》、《新視野》、《天津市委黨校學報》顧問和《社會科學研究》編委。高放曾撰寫、主編、參與編寫論著45部,個人成果約500萬字。被國內多部辭書稱為“共運史學家”、“政治學家”、“馬克思主義學家”、“社會主義學家”等。

生活簡樸,八十八歲時仍思維敏捷

但談起國內國際的新聞,政治局勢,他滔滔不絕,消息十分靈通。對國內的新改革和反腐新政也都非常瞭解。高放家裡只有一位保姆照顧,平時經常會有學生給他寄書刊或打電話討論問題。拜訪高老師和他交談時,只覺得他思維敏捷,說話清晰利落。絲毫沒有老年人慢悠悠的狀態,語速也很快。

人民大學的訃告尚未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