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地農民安“居”樂業——屯溪區趟出“村改居”城鎮化新路

自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城市建設向城郊輻射,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集體土地被徵用。我市於2003年啟動“村改居”,加速涵蓋三區四縣共34個近郊農村向城市融合,使村民變成了市民。

在“村改居”推進過程中,原有的村集體資產如何處置、失地農民何去何從成為最為關鍵也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屯溪區是我市的中心城區,也是“村改居”的重要戰場之一,在破解這兩大難題上做了大量有益探索。

屯溪區現轄4個鎮(除新潭鎮託管),4個街道,20個城市社區和36個農村社區,其中龍山社區、前園社區、社屋前社區、湖邊社區、水心亭社區、上新社區、阜上社區、華資社區和引充社區由12個城郊村“村改居”。後因行政區劃調整,華資社區和引充社區隨新潭鎮交由黃山經濟開發區託管。

2012年,屯溪區確定“農民市民化、資金資產化、村民股東化、管理規範化”改革思路,出臺村集體財產股份制改革實施意見,積極探索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當年7月31日,屯光鎮社屋前股份經濟合作社正式掛牌,組建了全省首家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將原有村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共量化資產1960餘萬元,確認股東1581人,初步實現“資產變股權、農民當股東”的目標,由股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董事會、監事會對資產進行管理經營,建立起“產權清晰、權責明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監管有力”的法人治理結構,既提高了集體資產運行效率,又實現了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股份只能繼承,不能轉讓,也不可以退股提現,確保大家永久收益,而且這些年我們也根據實際情況對股權量化分配進行適當調整並定期公佈資產資金收支情況,確保大家都放心滿意。”程青水說。

據瞭解,該合作社先後從集體經濟積累中投入1400萬元,興建了建築面積達1.4萬平方米的城東農貿市場,生意紅火也為周邊居民提供了極大便利;投資1500萬元,建設4000多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體,計劃發展為周邊住宅配套的服務業,現即將封頂。目前,村集體資產資金已超2億元,去年合作社分紅400萬元,預計今年將突破450萬元。

居民汪永進是城市擴張的受益者,也是“村改居”的親歷者,更是那1581名股東之一。“以前靠2畝地過活,保障一家老小溫飽就不錯了,有了合作社以後每年都有分紅,現在一年能分到10000多呢。”心思活絡的汪永進還投資做起了工程承包、運輸生意,日子越過越紅火,也越過越悠閒,“我老婆總開我玩笑,說我沒事在家就是養花除草收支付寶。”

今年5月,屯溪區農委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關於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表示將全面開展新一輪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鞏固和完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進一步激活集體沉睡資產,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力爭到2020年,全區80%以上的村(含村改居)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經濟實力(100萬元以上)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位居全市前列。

股份制改革使得失地農民能夠擁有一份長期穩定的收入,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不能完全解決失地農民的生計問題,如何確保失地農民真正“安居樂業”呢?除了合作社章程規定的凡合作社舉辦的各類經濟實體,優先照顧社員就業外,屯溪區還發揮中心城區和旅遊集散地的優勢,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優先吸納失地農民就業。“社區層面,在確保所有居民享受應有政策外,我們對無勞動能力的進行政策兜底,有勞動能力的積極組織進行就業培訓、參加市裡區裡各類招聘會,也鼓勵年輕人去創業,確保優先就業、就近就業。”洽陽社區黨支部書記王秋偉說,洽陽社區原處在城鄉結合部,種田不是主業,絕大部分村民都從事水果批發、屠宰和豆製品生產經營,“原來這片非常熱鬧的,說是全民做生意都不誇張。”

江南片區開發,尤其是江南新城小區徵遷建設,幾乎與“村改居”同時啟動,剛剛完成身份轉換的洽陽社區居民就窺見了商機,不少人開始試水建築行業,闖出了一條創業新路。佳偉建設集團黃山分公司負責人胡衛平就是其中之一。胡衛平做過村裡文書,後來“下海”經商,在洽陽社區辦起了建材廠主營牆材,“零幾年廠就成氣候了,屯溪大部分小區用的都是我們家的牆材,廠子年產值有5000多萬元。”胡衛平笑著說。

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是城市快速擴張以來,越來越多鄉村褪去“髒亂差”的落後面貌,與城市接軌,越來越多農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裡直起身,拋卻失去土地的不安,從村民變成“市民”,在這片叫家園的土地上,這個叫黃山的城市裡盡情揮灑智慧和汗水,書寫時代篇章,眺望新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