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清水丹江來,鷹城從此不“喊渴”!

一渠清水丹江来,鹰城从此不“喊渴”!

5月29日,南水北調沙河渡槽閘門高懸。閘門下,丹江水奔湧而過。“流量:每秒280立方米;流速:每秒1米。”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建設管理局河南分局魯山管理處副處長瞿行亮說。旁邊的退水閘內,丹江水正在匯入沙河。

丹江水從這裡開始滋潤平頂山市,南水北調工程對平頂山意義重大。“感謝強大的祖國,感謝為南水北調做出奉獻的每一位朋友。”站在白龜山水庫岸邊,平頂山市副市長馮曉仙感慨地說。

一渠清水丹江来,鹰城从此不“喊渴”!

“如果不是南水北調,平頂山會不會像樓蘭一樣消失?”馮曉仙回憶,2014年夏天,平頂山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乾旱的一年,平頂山“大水缸”白龜山水庫嚴重缺水,平頂山中心城區每天只能供水1小時。當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還沒有正式通水,但經過上下努力,緊急從丹江口水庫調水5011萬立方米,緩解了平頂山市用水危機,平頂山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前唯一一個受益城市。

丹江水讓鷹城“大水缸”盛滿了清水,從此再無缺水之憾。去年秋天,丹江口水庫水量豐沛。去年9月底至11月中旬,通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沙河渡槽退水閘和澎河分水口,白龜山水庫戰略儲備水資源2.05億立方米,平頂山市的大水缸盛滿了丹江清水。今年4月以來,水利部決定對河南、河北、天津正式實施水資源戰略儲備。一個多月來,兩億多立方米的丹江水滋潤著河南的河流湖泊。白龜山水庫水位明顯抬高,水庫近岸生長的小樹,被淹沒得只留下了樹冠。

“南水”讓平頂山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13年6月5日,平頂山市決定整治湛河。經過截汙治汙等全面治理,18條支流和主河道水質改善,如今湛河已成為市民遊玩的好去處。每年白龜山水庫注入湛河2000萬立方米清水,湛河河道內,魚遊鳥翔,時有市民前來垂釣。去年10月底至今,白龜山水庫洩洪閘陸續向下遊生態補水2.5億立方米,通過沙河河道下滲,補給了沿線地下水源,沿線地區地下水位明顯回升。

一渠清水從南來,也讓綠色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為了這一渠清水繼續北上,平頂山市在禁養、限養區關閉養殖企業96家,同時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目前全市已發展循環農業企業160餘家。去年,平頂山市被國家確定為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一渠清水丹江来,鹰城从此不“喊渴”!

在魯山縣辛集鄉八里坡,2300畝軟籽石榴花開正紅,石榴樹下套種著迷迭香。在此經營的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上官紅利介紹,在淺山丘陵地區種植石榴和迷迭香,由於沒有病蟲害,不需要農藥化肥,不僅調整了產業結構,涵養了水源,減少了水土流失,而且改善了土壤,保護了生態環境。

“兩年內我們計劃再投資1.5億元,把迷迭香種植面積擴大到兩萬畝,讓中原迷迭香香飄世界,讓更多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上官紅利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