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族史又怎樣?醫學院院長成功“截斷”高血壓!方法全在這裡!

張邢煒:

杭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有家族史又怎樣?醫學院院長成功“截斷”高血壓!方法全在這裡!

(杭州日報 張之冰 攝)

據《杭州日報》報道,張邢煒副院長開玩笑說,“我家有高血壓家族史,爸爸和奶奶都是高血壓患者,我一直在等待高血壓的到來。”家裡人都是50歲左右患病,作為心血管病醫生,他知道如何避免高危誘因。

53歲的他,在生活上非常講究,將自己的血壓穩穩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左右①。

1、最愛蘿蔔白菜、“清湯寡水”

下了手術檯,張邢煒端起盒飯,他的飯盒裡有米飯、青菜、水煮蝦、西葫蘆。他平時最愛的就是青菜、蘿蔔等,在別人眼裡實在是“清湯寡水”。

張邢煒的飯量“很小”,沒吃幾口就放下了,“年輕時我運動量大,胃口也好,有六塊腹肌,年紀大了,發現肚子也大了,就給自己敲敲警鐘,減少飲食攝入。”

2、再餓也不狼吞虎嚥

就是再餓,他也不會狼吞虎嚥吃完盒飯,這樣的飲食習慣始於三四年前。

“我在國外進修時,身邊的老外醫生個個身材很好,他們中午基本不吃飯。認為身體肥胖,就是對患者的不尊重。”張邢煒說,他也受到了這種影響,減少飯量,適當的飢餓可以讓他在工作中保持頭腦清醒。

控制飲食後最大的成效,就是腰圍變小了。

3、送人最好的禮物,是研磨型的小鹽罐

送高血壓病人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張邢煒推薦一隻研磨型的小鹽罐。燒菜放鹽時,需要很費力地扭幾下,才撒出一點點。吃鹽少了,血壓也會“降下來”。

控制高血壓除了用藥,限鈉也很重要,包括了鹽中的氯化鈉和味精中的穀氨酸鈉②。

4、不吃零食

白天張邢煒愛喝愛人燉的紅棗湯,基本不吃零食,有時中午實在下不了手術檯,就吃幾片餅乾,午餐比不少減肥的女孩子吃得還少。

很多零食是高油、高鹽、高糖,很容易不知不覺吃多。比如薯條、話梅,瓜子、牛肉粒等。

5、不喝菜湯

在家吃飯,他幾乎不喝菜湯,高血壓與鈉攝入過多有關,一碗菜的鈉離子大半在湯裡。

菜湯裡雖然鹽的濃度不高,喝起來很淡,但因為湯的總量較大,湯裡鹽的總量並不少,常常喝湯可能會造成鹽的攝入超標。

6、炒菜不放雞精、味精,換成醋、醬油

張邢煒家裡,燒菜也不放雞精或味精,為了調味,醋和醬油相對吃得多一些,血壓至今控制得很好。

“高血壓與鈉攝入過多有關,除了鹽,雞精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也含有大量鈉,要少吃。”這是他針對自己的家族史制定的個體養生法,不過醬油倒是會在做菜時放一些。

“醬油由大豆釀造,裡面也摻一些鹽,但與同等量的食鹽相比,其中的鈉含量要少一些。”

7、每年必做一次運動試驗

為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張邢煒每年必做一次運動試驗,它可以評估一個人是否有動脈硬化、心肌缺血、骨質疏鬆、心肺功能下降等問題。

“我做運動試驗堅持最久的一次,跑了14分鐘。”張邢煒說,自己良好的心肺功能,得益於從小形成的運動習慣。

8、去門診靠兩條腿走

幾乎所有運動對控制血壓都非常有效,任何運動都好,哪怕站著也會有幫助。比如步行、騎車或是輕的負重練習,全天式的鍛鍊會讓減壓效果更好。

9、運動比吃補品划算多了

他笑言,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運動,還能保持心情愉悅,這比吃補品划算多了。

怎麼運動最合適?

成年人每週至少需要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

“1”每天一次運動,中等強度

“3”每次至少30分鐘

“5”每週至少5天,累計每週至少需要150分鐘

“7”運動後,年齡+心率小於170次/分



參考文獻: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2018/05/24/article_detail_1_20180524A1212.html

② 2011-12-10 浙江在線-錢江晚報(杭州) 《幾元錢的小鹽罐,也可“控制”高血壓》

http://news.163.com/11/1210/05/7KSV6TJU00014AED.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