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城牆厚重,護得了西安的過去,也撐得起西安的未來;一牆之隔,西安人守得了城內的一方歸宿,也博得出城外的一片天地。西安的故事遠不止眼前,待看盛世長安午夜夢迴的盈盈詩意,且聽西安將其精彩慢慢道來。”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 長相思,在長安 」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

“西安溫度”

陳忠實曾於《辯證關中》一文中寫到:“多年以來,在涉及關中人乃至陝西人現狀特質的討論中,零零散散卻不絕於耳的一種說法,是封閉。標誌封閉的象徵物,不約而同指向了西安保存完好的古城牆。”其實歷史延伸至今,城牆早已不單單是作為歷史遺蹟呈現。

西安明城牆以唐長安城牆為基礎擴建,最早用於防禦,後發展為傳統,再濃縮成文化,最後演變成為一種意象,刻入秦人骨血,形成無堅不摧的“長安精神”內核。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歷史上的長安作為都城曾極盡榮耀輝煌。後逐漸顯現頹勢,光芒趨於暗淡。最終失去了政治和經濟中心地位的長安淪為西北一隅,寂寂地守著城牆圈起的這四四方方的城,顯露出疲態。

近些年,西安全面崛起,大有“跳出城牆”、“重現大唐盛世”的雄心和姿態。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們對西安保守、封閉的刻板印象由來已久,對西安環境、民風的誤解也非一朝一夕可“解凍”。曾遭遇過從未來過西安的外省朋友的扎心三連問:西安是不是風沙特別大?西安是不是黃土特別厚?西安人是不是真的住在窯洞裡?西安的歷史形象如此,不禁令人啞然。

但這一切卻並不妨礙西安對自身的重塑,冰涼的城牆青磚已悄然透出西安的灼灼溫度,而這溫度正緩緩滲入每一個平凡的日常。

sdfd

點 亮藏不住的西安光芒

我曾關注過一組有趣的數據,反映的是中國城市化進程與夜間燈光數據的密切聯繫。繁瑣的公式和複雜的理論通常無法激起大眾的興趣,讓我們切實感受到燈光為西安帶來改變的是生活中那些直觀的視覺體驗,是科技與藝術相映成趣的城市設計。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中國賞燈習俗由來已久,李商隱曾作詩“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來描述唐長安城上元節燈會的盛景。城市燈光景觀發展至今,已形成集美學、城市學、符號學等為一體的成熟體系,並催生了“夜遊經濟”的新概念。

西安正憑藉其得天獨厚的人文底蘊和迅速升溫的創新科技為我們提供著愈發豐富的精神盛宴。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大明宮新年燈光展、城牆千架無人機燈光秀、大雁塔光影盛典 ……一系列的城市燈光活動聲勢浩大,反響熱烈。但若往尋常處走,看到的未嘗不是美景。

緩步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滿目的斑斕霓虹、燦爛燈火,蜿蜒連綿成星河,這是西安褪去日間繁華後的別樣柔情。城市燈光下,城牆顯得溫柔沉默,鐘樓變得時尚摩登,女孩們三三兩兩去逛街,情侶們牽著手散步,跳廣場舞的阿姨們腳步輕快,年輕媽媽推著孩子在玩耍……

西安的夜色出現在無數人的相機裡、手機裡,被總結提煉成最美的詞句,在社交平臺上引來許多個贊。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也許,人們終將忘記那些只有昏黃路燈作陪的夜晚,開始依賴由現代科技和美學設計所帶來的幸福感。

這是西安突破禁錮、走向開放的一步,正如城牆,高大堅固,卻擋不住光。

sdfd

守 護磨不掉的古都氣質

工作以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有一個簡單而又麻煩的問題困擾著我,那就是回家。最近的地鐵站距家四站路,平日乘坐公交車倒也方便。但隨著加班成為常態,晚間回家就開始令人頭疼,因為從地鐵口到家的所有公交車都是晚上八點便停止運營。這尷尬的1.4公里成為了勞心又傷財的所在。

然而事情在不知不覺間發生變化。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原有的一條末班發車時間為夜間11點的公交線路改變了路線,增設了大明宮遺址公園、大明宮含元殿等9個站點,其中便囊括了我回家必經的四站路。

此外,西安公交進入掃碼時代,除了關注到西安市民接受新事物能力和適應能力之強外,我還有感於公交車司機的耐心與細心,目睹他們不厭其煩地幫助、指導首次使用手機支付的乘客乘車,受益於部分司機在車上裝飾花卉所營造出的舒適環境。

乘坐公交車從每一天彷彿例行公事般的機械行為,逐步轉變成日常出行最安心、便捷的必選項目。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道路是城市的血脈,公交車猶如血紅蛋白,為整座城輸送新鮮氧氣。公交車所象徵的微型移動空間是都市面貌的一個縮影,聯通城內城外,加速城市生活。

對居住在這裡的人來說,每一個晚歸的夜晚都將是一次暖心之旅,每一次順心的出行都應心懷感激。

sdfd

詩 意道不盡的長安故事

作為一個地道的“西安土著”,我越來越能夠在西安蓬勃跳動的脈絡之下把握到一些溫情脈脈的細節。它們彷彿一根根紅線,關聯起我關於西安記憶的萬千思緒,牢牢地將我與這座城纏繞在一起。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我曾坐車從西安出發去往杭州,從北到南,將這兩座歷史古城細細讀了一遍。王小波在其長篇小說《萬壽寺》裡寫下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對我來說,這個世界在長安城裡。”在無數擁躉去探究作者筆下“詩意的世界”的深層含義時,有人卻跳脫故事本身架構,去思考何為“長安的詩意”。

同為歷史古都,西安具帝王氣質,杭州有文人風骨。杭州實現了從“歷史文化名城”向“創新活力之城”的華麗轉身,西安卻在之前的發展過程中陷入尷尬境地。

然而,城牆厚重,護得了西安的過去,也撐得起西安的未來;一牆之隔,西安人守得了城內的一方歸宿,也博得出城外的一片天地。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西安的故事遠不止眼前,待看盛世長安午夜夢迴的盈盈詩意,且聽西安將其精彩慢慢道來。

網紅城市表象下的“西安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