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和父母分享“小祕密”,真有那麼難嗎?|親子門診

讓孩子和父母分享“小秘密”,真有那麼難嗎?|親子門診

親子門診

專治親子關係常見病

每週嘉賓坐診 為你把脈開方

- 今日坐診 -

姜波

壹父母總策劃

資深電視導演、製作人

親子生活方式顧問

01

秘 密 Secret

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後,

家長該怎麼辦?

詳情

現在的孩子好像都很早熟,我家閨女今年8歲了,開始揹著我們好像在做什麼事情,每次進房間關上門,還說不敲門不準進之類的,你說她是不是有了小秘密不想告訴我,還是怎麼樣,怕孩子變壞呢?

開方

非常理解,作為媽媽第一次發現女兒有屬於自己的小秘密,不肯告訴父母的那份心情,失落伴隨著擔心。但其實回想一下我們的童年,誰沒有一點不想告訴爸媽的小秘密呢?我們學“壞了”嗎?

一般來說,學齡前的孩子,不太懂得秘密的含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隨之也就有了所謂的“秘密”,秘密意味著他自我作為家長。

如果發現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應該感到高興,這意味著孩子誕生了內心世界,他想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珍視一顆童心的成長,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他擁有一份獨自擔承的內心秘密。

對一個獨立個體來說,“秘密”往往與“責任”緊密相連。從這個意義上講,擁有秘密是孩子邁向獨立和成熟的必經之路,有遠見的父母,更應當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那麼,我們應當怎麼做呢?

首先,是絕對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可以主動給孩子買一個日記本,買一個抽屜上的鎖,告訴孩子,如果有些事情不想跟爸爸媽媽說,可以用寫日記的方式來傾訴,爸爸媽媽絕對不會偷看。當然,如果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問題和煩惱,爸爸媽媽隨時洗耳恭聽。

注意,答應了不偷看,就要做到,否則一旦破壞這個承諾,孩子對於父母的信任也會大打折扣。

父母在平時也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也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

同時有一個方法可以加強溝通,孩子不願意說,爸爸媽媽可以主動去和孩子交談,談什麼呢?

不一定非逼著孩子說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大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爸爸/媽媽像孩子那麼大的時候,都遇到了那些快樂的事情,煩惱的事情,甚至談一些當初的“秘密”和孩子分享,聽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

孩子看到爸爸媽媽這麼信任自己,平等地對待自己,也會很願意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小秘密的。

02

規 則 Regulation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給孩子“立規矩”時怎樣做到尊重孩子?

讓孩子和父母分享“小秘密”,真有那麼難嗎?|親子門診

開方

尊重孩子,首要的就是要尊重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私有的物品,這個大道理應該每個家長都會知道,但是具體做起來,是不是有些做法就忘記了這份初心?

首先,在跟孩子立規矩時,但其實我更願意說的詞是“制定規則”的時候,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而不是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就是這個“規則”是和孩子共同制定的,而不是家長“一言堂”制定的。要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給孩子以選擇的空間,以要學會對孩子有同理心,學會“共情”。

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有同理心,便能獲得自信,因為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關注和在意。有同理心的父母,也會養育出有同理心、理解他人的孩子,因為父母理解了他們的心思,他們也學會了理解他人。

接下來,制定了規則之後就要執行,不能因為時間、個人因素等隨便地破壞這個規則。這個規則不是單方面的,家長和孩子都要遵守,任何一方面違反了規則,都需要道歉並且做出補救措施。

最後,我們為孩子制定規則,並不是讓孩子寸步難行,而是讓孩子知道“界限”在哪裡,要有邊界意識,而在邊界之內他是擁有自由選擇權的。

例如,同樣是給孩子每週五粒糖,可以是每天吃一粒糖,也可以每週給孩子五粒,讓孩子自己選擇。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這樣更能培養孩子的獨自和自我意識。

03

自我意識 Self-consciousness

孩子兩歲開始有打人的行為,

家長教育不聽,反而岔開話題裝糊塗,

該怎麼引導?

讓孩子和父母分享“小秘密”,真有那麼難嗎?|親子門診

開方

孩子從一歲半開始,就會開始有自我意識。家長會發現,寶寶在兩歲左右的時候,會出現不順從和執拗的行為,很多家長認為這是一種“叛逆”的行為,其實就是自我意識敏感期的突出表現。

自我意識敏感期從1-2歲就開始萌芽了,最明顯是2-3歲,西方也有人稱這樣的兩歲為“Terrible Two”,而且也有“Horrible Three”的存在。

這個時期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發展,但是語言能力又不能充分地表達他的情緒和意願,於是,就會出現用打人或者哭泣的方式來表達意願。

而且所謂的寶寶的“打人”行為,其實也許只是他表達意識、探索世界的一個方式,但是作為一個幼小的孩子也無法控制力道,所以就呈現出了打人的結果。

作為家長來說,第一步要做的,是想辦法瞭解“打人”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是遇到困難挫折無法解決了?是自己的物品所有權被侵犯了?弄清楚原因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接下來,父母要儘可能平靜溫和地對待。在孩子情緒激動時,不必急著和孩子講道理,更不要動用武力解決,而是可以進行幾分鐘的“冷處理”,用你的緘默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

“打人是不對的,所以我不理你。”等孩子心情平靜後,再幫孩子梳理情緒,教孩子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並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道歉。

當然,平日裡父母的言傳身教也是很重要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隨意用傷害他人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也要讓寶寶遠離宣揚暴力的影視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