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联考中工程问题考题趋势变化

有人说,行测中数量关系的分数很难得到,在这里,作为华图的一名数量老师来打破这个谣言,有它的存在,得到数量的分数就不再艰难,这就是工程问题,那么今天华图老师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下这个易得分的题型,看看其考察的题量、特征和命题趋势都是什么情况。

2013~2017年联考中工程问题考题趋势变化

2013~2017年联考中工程问题题型特征


考查题量

题干特征

正确选项

2013年

1

基本公式类

B

2014年

2

基本公式类;给定时间型

C;D

2015年

0

-

-

2016年

1

效率制约型

A

2017年

0

-

-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能够推断出以下情况:

在2013年的联考行测中,数量关系模块考察了1道工程问题(如例1),主要考察的是赋值法和基本公式的应用,此题重点是要弄清,在不同时间点上“割与捆”上,都各有多少人在干活,答案B选项。

【例1】早上7点两组农民开始在麦田里收割麦子,其中甲组20人,乙组15人。8点半,甲组分出10人捆麦子;10点,甲组将本组所有已割的麦子捆好后,全部帮乙组捆麦子;如果乙组农民一直在割麦子,什么时候乙组所有已割的麦子能够捆好?(假设每个农民的工作效率相同)

A.10:45 B.11:00

C.11:15 D.11:30

在2014年的联考行测中,考察了2道工程问题,其中一道题是基本公式的考查(如例2),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认清什么是工程问题,并不单单是狭义上指的干一个工程,而是广义上的办一件事,当然也包括“研磨药粉”,答案选C;另一道题是标准的给定时间型(如例3),属于固定套路的一种,方法是对工作总量进行赋值,在这道题中工作时间是间断循环的,我们要以题干中循环工作的具体情况为工作周期去解题,答案为D选项。

【例2】药厂使用电动研磨器将一批晒干的中药磨成药粉。厂长决定从上午10点开始,增加若干台手工研磨器进行辅助作业。他估算如果增加2台,可在晚上8点完成,如果增加8台,可在下午6点完成。问如果希望在下午3点完成,需要增加多少台手工研磨器?

A.20 B.24

C.26 D.32

【例3】工厂需要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工作需要96个小时完成,乙需要90个小时、丙需要80个小时。现在按照第一天甲乙合作,第二天甲丙合作,第三天乙丙合作的顺序轮班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当全部零件完成时,甲工作了多少小时?

A.16 B.24

C.44 D.32

在2015年的联考行测中,数量关系中并没有考查工程问题的相关知识。

在2016年的联考行测中,数量关系模块考了1道工程问题(如例4),属于工程问题中的效率制约型,需要根据效率的关系进行赋值,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题中效率产生了变化,答案是A选项,但这道题极易错选C选项,因为工程问题习惯性去求工作时间,而这道题最后问题是让我们求休息的天数,再用总天数减一下。

【例4】A工程队的效率是B工程队的2倍,某工程交给两队共同完成需要6天。如果两队的工作效率均提高一倍,且B队中途休息了1天,问要保证工程按原来的时间完成,A队中途最多可以休息几天?

A.4 B.3

C.2 D.1

在2017年的联考行测中,数量关系中并没有考查工程问题的相关知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工程问题考的比较少,平均每年出1道题左右,且15年和17年都没有考查。而工程问题相对其他题型来说,公式较少,题型主要有给定时间型和效率制约型两种,且解题方法固定,相对比较简单,是我们着重拿分的题型;另外在答案上A、B、C、D四个选项都有,并不存在什么规律。

根据近几年的命题趋势来看,可能仍以1~2道工程问题为主,题型上不会有太大变化,仍是我们必做的题型之一,要引起高度重视。相信只要功夫练到家,拿下工程很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