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莫言誰的成就大些?

雲中飛呀飛

要說魯迅先生和莫言誰的成就大一些,我毫不猶豫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的成就不僅僅是文學這一個方面,他是一個文學家的同時,也是一個思想家,在之前的文章裡面我說過了《狂人日記》的價值,但是魯迅先生的文學貢獻不是一部作品就可以概括,他的散文、雜文在當時的文壇乃至現在都是不可逾越的高峰,《野草》被稱為是魯迅心靈煉獄熔鑄的詩,雜文則是同筆下的小說一樣表現了對國民性、社會的批判,他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刻而明顯的影響。

此外,魯迅還引進外國文學,列夫托爾 斯泰、車爾米雪夫斯基等的文章及其思想。再來說說,魯迅對青年的影響,在聽孫鬱老師講課時,瞭解到魯迅先生十分疼愛青年,時常救濟他們,蕭紅蕭軍都接受過魯迅先生的幫助,即便是在魯迅先生臨走之前,他的周邊還是圍繞了大批的青年,他同青年從來都是朋友的相處模式,他的堅韌、勇敢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直到我們現在也在接受他的影響,是去主動接受我們民族的脊柱和民族的靈魂的影響。


再來說莫言,他是中國首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我讀過他的書也很多,我的感覺是他的作品是癲狂的,總是能引起人們閱讀的快感,在讀過之後,可以感受到,有的是對民間原始生命力的呼喚,有的是對民間文化精神的讚揚,但是或許是時代的原因,讓如今的一代人不再像五四時代的知識分子那樣同時擁有著創造與叛逆精神、人文主義精神和憂國憂民的精神、“拿來主義”的開放精神。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意義,把魯迅與莫言放在一起比較都是一種無知。

“魯、郭、茅、巴、老、曹”是新中國對現代作家的官方排名,改革開放後也有人對這個名單提出爭議,或者把去臺灣的林語堂、梁實秋等人,把大陸的沈從文等,甚至把金庸也請出來一起比較。經過多年的不斷討論,並沒有哪一位能夠挑戰魯迅的文學地位。甚至今天經常看到把不知道真假的魯迅語錄拿出來懟當下一些事件。

莫言固然是一位得了諾貝爾獎的作家,但這個獎的評選條件及翻譯等佔了很多因素。曾經老舍也被提名,但可惜他自殺了,而取消了評選。比較當代作家,陳忠實、路遙等的作品,比莫言更有時代性。

魯迅作品的高度,是對一個時代的吶喊,對中國人性的警示!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魯迅是一座豐碑,是可以代表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壇屹立的智者!



幾葦渡

魯迅和莫言之間的比較,很多朋友都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

但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為什麼莫言這個水平,還給他諾貝爾文學獎?

可以說目前的中國文壇,大家都是那個水平,沒有人能夠達到諾貝爾的水平,為什麼莫言就得了呢?

這個問題,必須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之前的諾貝爾方面竟然把和平獎頒給了劉xx!

劉xx是什麼?他也能拿諾貝爾嗎?這個舉動完全就是不安好心,不懷好意。導致我方政府當然對諾貝爾有很大意見。

直白的說,就是之前和平獎的舉動得罪了咱們國家和人民。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諾貝爾方面為了表示自己的過錯,接著把文學獎送過來。結果,剛好莫言就在那個位置上,所以,就是他的了。



可以說,發獎之前國外人對於莫言,對現在的中國文壇一無所知,也根本不會有什麼興趣,畢竟那個水平,拿得出手嗎?

但是,和平獎方面已經搞了一個大錯誤。結果現在不同了,咱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了,諾貝爾方面知道自己的過錯,知道得罪不起,連忙用一個文學獎示好。

沒想到莫言這個人腦子不行,還以為是自己的功勞,真是可笑可笑。

現在的外國對莫言根本沒有什麼關注,國內的明眼人也根本不屑看一眼莫言。諾貝爾更是在完全沒有興趣看莫言的情況下送過來這個獎的。

所以,莫言跟魯迅比不成,跟其他人也是比不成的。

跟魯迅比不成,因為不是一個檔次。

跟其他人比不成,因為都是一樣的水平,大家都那樣,沒必要比。

最後,對那個劉不瞭解的可以搜一下。這裡不好直接全名。


二蛋天王

首先,拿莫言與魯迅先生來作比較,就已經是對魯迅先生的貶低與侮辱了。試問,這二人的文學才華、思想境界,在一個高度嗎?

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為人正直、風趣、嫉惡如仇,具有家國情懷與豐富獨到的思想見解,他的文采驚人,寫下的文章與小說,也飽含樸實、真摯的情感,是對黑暗腐朽的舊社會、舊思想最有力的抨擊。魯迅先生,人品很好,文學修養很高,他的筆觸十分犀利而深刻,對中國社會與中國人的習性,瞭如指掌,也總能一針見血地指謫出病根所在。先生對那些麻木的中國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他筆下的“阿Q”,愚昧落後,自欺欺人,欺軟怕硬,總是以“精神勝利法”來自我麻醉,這又何嘗不是大多數麻木的國人的性格呢?

魯迅先生,是一位轟動世界文壇的超級文豪(“世界十大文豪”之中,唯一的中國人),也是目光如矩、見微知著的思想巨人,更是一位熱愛祖國與人民的革命鬥士。魯迅先生的思想文字,就仿若天上的明月星辰,永遠照耀著中華大地,滋潤華夏兒女的心靈,他是文學與思想的偉人,是中國幾千年以來,最懂中國的一位驚世巨匠、文壇泰斗。魯迅先生的小說,對中國人作出了最客觀、最透徹的分析與論斷。不管以前、現在、將來,哪怕五百年後、一千年後、一萬年以後,魯迅先生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是一座偉大的豐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深切地懷念魯迅先生。

莫言,他的小說與文風,有些崇洋媚外,迎合西方人之口味,刻意醜化中國人民。他的文筆很一般,與路遙、陳忠實等優秀作家相比,還有些差距,更別提與魯迅先生相比了。至於思想,也略粗淺,缺少認知與高度。

其實,中國有許多優秀的作家、文學家,他們的文學作品,並不比那些外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差。而歐美及日本的作家,也並不是寫的就比中國作家好。所以,我們要有文化自信,不能老是去崇洋媚外。我相信,中國人是有才智與骨氣的,也不缺人才精英!


湛雲居士朱曉風

拿魯迅與莫言的文學成就相比較,就應該先對比較點“文學成就”的內涵作一番探討,然後才能進行兩相觀照,比個高低。

一個作家是否有“文學成就“,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衡量:1、文學作品的質量;2、文學作品對社會和歷史的影響。為什麼不把文學作品的數量作為比較標準呢?因為數量多不見得作品質量高和影響大,而數量少只要有高質量,其對社會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曹雪芹只寫了一部作品《紅樓楚》,卻比幾十部、幾百部平庸的文學作品強得多。

拿這兩個標準衡量魯迅與莫言的文學成就,高下立判。魯迅的作品包括小說、詩歌與雜文三個部分(其它作品暫不列內,如板畫、書信等),其小說即使不是長篇鉅製,尤其是《狂人日記》,卻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奠定了一個里程碑式的地位: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先河,在開拓現代小說的道路特別是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流毒方面,其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魯迅的作品雖然沒有進入諾獎評委的法眼,但他的文學作品的巨大影響卻不是一個諾獎可比擬的。再說先生的雜文,歷史早有定論,那是刺向反動派的“七首”與“投槍”,其質量就不用多言了。

莫言的小說在當代中國的文壇引領了魔幻現實主義風向,這是他與同時代其他名家的不同之處,但他的作品在國人中的影響卻是不溫不火的,許多讀者不認可他的文學成就,理由是與他比肩的大作家還可以列舉幾十位。這就說明,雖然得了諾獎,但他的文學成就並沒有高出其他名家,不像魯迅在同代文豪中獨樹一幟,是當之無愧的翹楚。

至於說到諾獎,雖然是人人眼紅的一項獎項,但除了自然科學方面的諾獎很少引發世人詬病外,其他和和平獎、文學獎,卻常常受政治因素的干擾,評得不能服人。如2000年獲得諾獎的高行鍵,其作品就不受國人歡迎,他在移民法國之前,在國內算是二流作家,可就得了諾獎。所以說,不能把獲得諾獎作為比較評價的標準。


山西的牧馬河的春天

魯迅,我們上學的時候背的滾瓜爛熟: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棄筆從文,開啟中國白話文的先河。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我們熟知的作品有《狂人日記》《朝花夕拾》,《野草》等。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莫言著作眾多,國內國外各種文學獎拿到手軟。而最被熟知的便是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位獲得這個大獎的作家。

回到問題。魯迅和莫言哪個的成就大?兩位都是各自時代文學領域的代表人物。單從文學角度,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名氣大一些。但也不能就此斷言莫言的成就大於魯迅。而魯迅呢,他的成就不僅僅在文學,還在政治方面,民族大義方面。所以,二者都是偉大的文學家,我們要做的是學習,而不是簡單的比較。

點點關注不迷路。


我的老師是隻貓

魯迅和莫言所生活的時代不同,因而他們在文學創作上是有很大區別的,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二人都是偉大的文學巨匠。

魯迅生活在舊中國時代,那個時代的中國,內憂外患,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但對生活又非常的麻木,沒有改變現狀的勇氣,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恰好都是為了喚醒沉睡中的他們,其言辭犀利,針針見血,猶如寒冬臘月的一盆冷水,讓人立刻精神煥發。魯迅先生的文學造詣或許後世之人能夠超越,但其思想境界卻不是後世文學家能夠超越的。
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一華人獲獎者,這對於無數從事文學創作的華人來說,真的是一件令人振奮的大事,莫言為祖國爭光了,因為全世界從事文學創作的人何止千萬,但莫言能夠成功摘的諾貝爾文學獎,足以證明他是名副其實的文學大家。

但莫言又不能與魯迅先生相比,因為莫言生活在今天這個太平盛世,物質生活極其充裕的時代,他不可能有魯迅那樣的思想境界,畢竟時代的土壤不同,但其文學上的造詣還是足以讓莫言名垂青史的。


文史坊



莫言的作品肯定是比魯迅多一些,但是就文學價值、思想性來說,莫言無法跟魯迅同日而語。

莫言的書我看得很少,不太能夠引起太多思考,於我個人而言,不太具有吸引力。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東西是否真的就具有世界文學造詣評價、鑑定的最高水準?未必見得。


中華五千年文化底蘊,他們也未必就真能讀懂,之所以我覺得莫言的東西無法跟魯迅比較,就在於魯迅生於亂世、國家患難之時,他的作品具有很深的思想高度。

眾所周知,文學高度的評價不僅僅是華麗的辭藻、優美的語言、曲折的故事,最重要的還是其中蘊含的思想。真正的文學作品是應該具有讓人醍醐灌頂、叩問內心的人生哲理等思想性的。


而魯迅先生的作品具有喚醒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思想性與感召力,他能夠成為那個百家爭鳴時代的一種文學標誌,絕非浪得虛名。

就我讀過的文字,不用說魯迅了,即便是王小波,莫言也還有很遠的距離,喜歡文學的朋友可以讀一讀王小波的作品。



以上只是個人立場之淺見,不能代表權威定論,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討論。


謝金澎

由於題主的問題有些籠統,如果單說成就,魯迅在小說、雜文、散文、木刻、翻譯、文獻學等多個領域都有不凡成就,是多領域扛大旗的集大成者,更不必說魯迅還是一個大思想家;莫言則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專心致志寫小說,不但讓他名聲大噪,也摘取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一博一專,論對後世的影響面感染力滲透力,魯迅先生當仁不讓。為了不陷入六經注我的窠臼,我們儘量以實例粗略看看二人的探索之路。

首先,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讓人高山仰止。魯迅早年立志確立棄醫從文,1905年與二弟周作人合作合譯作品,1911年發表第一篇試驗性小說《懷舊》,到最後一篇隨筆作品《死》,共留下了20卷、1000餘萬字的《魯迅全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魯迅是始終是以奔跑者的姿態來進行文學創作,把文藝啟蒙救國真正當成了崇高的事業,這是後人無法比擬的。莫言從1981年發表《春雨夜霏霏》開始,迄今已有近90部小說作品,平均一年2至3部,不但高產高質,而且創作潛力也不容小覷。說兩人都著作等身,相信沒有幾人反對,可遺憾的是,魯迅先生1936年英年早逝,在創作的量上,早早的劃了句號。

其次,魯迅先生的藝術探索也是卓爾不凡。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定條件是“在文學界寫出具有理想傾向、最出色作品的作家”。其中一個關鍵詞就是“理想”,是具有探索性質的理想,究竟何為探索就只能評委們來把握了。這樣,以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著稱於世的莫言,幸運的戴上了桂冠。相信每個讀者對莫言的風格都略知一二,但很少有人關注魯迅的藝術探索,僅就小說而言,魯迅就曾將詩化小說、散文體小說和戲劇體小說付諸寫作實踐,《故事新編》就把莊嚴和荒誕融為一體,運用現代語言,亦莊亦諧、嘻笑怒罵盡在其中。要知道,這樣的創作可以說是民國第一人,開了文學風氣之先。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探索發現!

再次,魯迅先生的創作環境非常困難。不管怎樣,在魯迅生活的年代,寫文章只能是個副業,魯迅的一生可以說是也是不停的做稻粱謀,他當過14年的政府公務員,但由於秉性剛直,最後因難以適應官場紛爭去職;後來是經良師益友的舉薦,輾轉於各高校任教職。這還不是最差的,由於魯迅的文章、言論觸怒了當局,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裡,魯迅都是帶著家人東躲西藏,可謂挈婦將雛,顛沛流離。魯迅就是在如此困窘的環境下創作的,是謂創業艱難。再看莫言,生在新社會,長在好時代,文藝環境百家爭鳴,無性命之憂,無生活之困,這才使得莫言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來打造、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魯迅和莫言分屬兩個時代,可以說都是同時代文學的領軍人物,確立了標杆式的導向,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幸事與驕傲。我們在此做一比較,絕無厚此薄彼之意,只是小小的希望,我們在讚揚或是貶抑的同時,儘量把目光向前、向後延伸,多尋求故事背後的土壤,這樣才會少些口舌之爭,多些理性公允,向經典致敬,為經典之後的跋涉喝彩!


風雨寒江

首先這個提問就是一個無知的表現,略通文學的人就不會這樣對比。

看到有人說文學家,說思想家,我想問問哪一個思想家不是文學家?哪一個著名的文學家沒有深刻的思想?

還有人說看不懂,那麼我不能說他沒有思想,只能說他的思想水平只能思考柴米油鹽,男追女泡的麻木生活了。

確實,現在我們的生活和魯迅那時比,提高了太多,但是凡是過了而立之年的人現在看看魯迅的文章,你能沒有感悟嗎?那是你年已過了而立人卻還沒有立!

人性,在任何時代都是相通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洞察人性,那是要扒皮見骨的,沒有這個狠辣勁你連自己都看不清,何談涵蓋眾生的人性!那你看不懂魯迅的文章也就不足為怪了,但是“看不懂"這三個字只代表了你個人,不能想當然地用這三個字下結論。

所以我個人認為,魯迅和莫言的文字都是突出了人性,就是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流傳千古的奴性,所謂奴,以順為德,以忠為德,不論是非,不求善惡(但是我們自認為順眾為善,逆眾為惡,萬事不可出格,壞了祖上的規矩)。

魯迅和莫言我都是很敬佩的,因為他們的書我都看了不少,我自認是沒有資格評價他們的。但是我個人對魯迅的文字是偏愛的,因為在我看來,中文的作品,思想之深刻,文筆之精煉,沒人比得了魯迅。

但是莫言的書也是非常有味道的,他的思想也是獨具一格的。不過這些都是我個人的見解,

因為我是一個水平非常有限的人,不敢妄言大家是非,只能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