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所說的“道”和孔子所說的“道”有哪些不同?

芥子的世界

這個問題問得很巧妙,也很難回答。因為無論對老子還是孔子,“道”都是他們思想中最核心的內容,我們儘量從幾個方面來理解二者的共同點和異同之處。

孔子提過幾次“道”?

孔子在《論語》及其他典籍中多次提到過“道”,當然同時期的諸子百家也經常性引用“道”這個字眼,我們試圖列舉了一些孔子說過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和道有關係的章句如下:

【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曾參)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曾參):“這是什麼意思?”曾子(曾參)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原文】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譯文】 孔子說:“誰能不經過屋門而走出去呢?為什麼沒有人走(我所指出的)這條道路呢?”

孔子這裡所說的,其實僅是一個比喻。他所宣揚的“德治”、“禮制”,在當時有許多人不予重視,他內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原文】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譯文】 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

【原文】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譯文】孔子說:“堅定信念並努力學習,誓死守衛並完善治國與為人的大道。不進入政局不穩的國家,不居住在動亂的國家。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天下無道就隱居不出。國家有道而自己貧賤,是恥辱;國家無道而自己富貴,也是恥辱。”

孔子的“道”是多樣的

  • 對於曾參,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可以說這裡的道代表孔子的一生堅持的信念、一生貫徹的主張、一生恪守的信條、一生追尋的理想,都是“一以貫之”的,所謂一以貫之就是所有的信念、主張、信條、理想都是互相貫通的,都是有機的整體,沒有割裂的思想和互相對立的主張。


那麼孔子最大的信念和理想是什麼呢?答案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後世的學者很好的概括了孔孟之道的特點。當然很可惜曾參沒有理解透徹,就跟那些聽了隻言片語的小學生一樣,張口就把話傳歪了,到了他的口中,孔子的“道”就被簡化成了“忠恕”二字,這是個很大的遺憾。

  • 何莫由斯道也”裡的“道”,是道路的道。

這裡說的是出入大門的必經之路,所以這裡的道,單純從字面理解就是道路,乍看沒有特別之處。但是孔子的意思還是感慨,為什麼大家都要出門(在社會上做人處事),但是竟然沒有人願意走這個堂堂的正道(孔子的主張),非要走歪門邪道,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

  • 邦有道、邦無道”裡的“道”,是指國家治理水平。

這裡有道、無道,被我們後世繼續沿用,並演變成了“有道明君”、“無道昏君”這樣的詞彙,所以這裡的道,主要指國家的治理水平,而不是道路,也不是主張。

孔子認為天下如果趨向於治理,那麼正人君子就應該出來為國君效命、為人民服務,天下如果趨向於混亂,正人君子就應該隱姓埋名,保全性命於亂世。孔子從不認為愚忠愚孝有意義,注意,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邊,孔子從不認為愚忠愚孝有意義。在為國效命、為命請命之前需要知道對方是否能接受自己的主張,如果對方是窮兇極惡的暴君,孔子不選擇革命推翻暴君,但是採取非暴力不合作態度,拒絕入仕。後世的愚忠愚孝的道學家,曲解了孔子的主張,孔子真的是無辜的背了黑鍋。

志於道”的“道”,才是追尋天道的道

凡是看到“

”和“”連袂出現的時候,這裡的道多數時候和老子提出的“道”,以及《道德經》裡面的道是一個意思的時候。當然,我們後來混淆了“道”和“德”的概念,用“道德”這個詞彙去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善良守約遵守公德的程度,就偏離了原本“道”和“德”的含義。

請注意,凡是我們單純的說“道”這個字,大部分時候是指“天道”,觀天道而知天命,體悟上天賦予我們形體的意義,然後見知每個人應該實踐的“天命”,這才叫做真正的“志於道”。

在“志於道”之後,才有了“據於德”,也即是根據體悟天道之後的所得,才形成了每個人的德行,那麼把握住天道賜予我們的美好的“德”之後,孔子的一切行為就依照“仁”來行事,最後用“六藝”來充實自身、陶冶性情。

在這裡的道、德,均和《道德經》中的道、德,一脈相承。

老子的批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老子說了:“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依照“道”來治理,如果失去了對“道”的把握,那麼只能依照之前的“德”來治理(祖宗的法度、祖宗的功德),如果連“德”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仁”,以君主的仁愛之心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仁”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君主、臣下之間“信義”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信義”都喪失了,那麼只能按照上下尊卑的“禮儀”規矩來勉強維持國家的治理。所以試圖依靠禮儀這些東西治國安邦,其實那隻不過是忠信最微薄的一面,而恰恰是禍亂開始的前奏。

小結

老子和孔子都通過觀天道,而有所德。但孔子更加重視“仁”和“禮”的作用,老子批評孔子捨本逐末,放棄用“道”與“德”來推行主張,而採用僵化死亡的“周禮”來試圖復辟,這是忽視客觀條件和不能與時俱進的作法。

你認為老子批評得對嗎?


談者無語

道家和儒家最終都是教育人的。但最終把人教育成什麼樣是不一樣的。讓社會成為什麼樣的社會是不一樣的。就有了不同的結果。就有了不同的行動路線,就有了不同的道。

儒家是以“孝”為核心。讓人首先孝敬父母。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了與其他人如何建立良好的關係的邏輯。建立了一整套的理論與做法。主要強調的是做人。孟子講的人性。“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譯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羞恥心就是施行義的開始;辭讓心就是施行禮的開始;是非心就是智的開始。儒家的道讓人守住這些人性,讓人明是非,懂善惡,能夠自己規範自己,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讓社會趨於完美。

道家教育人要達到的目的,結果是:《道德經》第三章“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譯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名;不珍愛難得的財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爭奪利;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意志與慾望,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這段話的意思是把百姓教育成,非常單純,沒有心機,沒有慾望,沒有智巧的那樣的人。這樣社會就不會出現亂七八糟的東西了。社會也就完美了。根據道家的這種教育目的,就有了自己的行動路線,道。


校外講堂

“道”指的是“真相”水落石出的真相!

佛家的道是說宇宙萬物的真相!是出世間法,超越三界六道之外。

道家說的道,是三界之內的事物真相,真理!

儒家的道,是人世界的真理,真相!

佛家與道家的不同,在於對宇宙真相認知的深度上,和大慈悲,大平等,無分別的心……!

道家與儒家的不同,一個講的是人與天地的關係,一個講的是人與人的關係!

但是儒釋道三家是相輔相成的,根源上並不矛盾,不管是佛家要得道成佛!還是道家要羽化飛仙,都要把人做好!!人若做不好,既成不了佛,也成不了仙!

儒家講孝道!道家也講孝道!佛家更講孝道!只是在深度和廣度有差異!

所以佛教源於印度,卻早已滅亡!卻在我中華大地源遠流長!枝繁葉茂!南無阿彌陀佛


有佛緣的人

道家之道原理之道!孔子之道變化之道!大道至簡於原理!而非常理常規!孔子教化人生!但無法解釋本源!生態與生命異常而非常理可解不可同語而論!請無智者不可用己所識來評智慧!道行天下普渡眾生!志法直言不諱非解者無評!


法度之家

李為:天地人三道___總為"道德",此外道也;孔為:仁義禮(理)三道___總為"孝道",此內道也。至於什麼,秦三道:錢權欲,高舉並被時代極力推崇備至的時代,李孔之道只有默不作聲。任憑爾等造次,為所欲為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