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花钱大手大脚,总喜欢回娘家哭穷要钱!

小姑子一没钱就回娘家哭穷要卖嫁妆……

大学毕业后,朋友林林和老公、还有公婆一起创业,至今有10多年了,生意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

她生了两个宝宝,重心也转到照顾小孩了,业余时间还考了人力资源的证书,帮着公司面试招人。婆婆性格很好,是那种希望大家关系都和谐的,老公很有责任心。

这样的生活多么顺心,但摊上一个时不时回娘家要钱的小姑子,生活就有些许不美了。

林林的小姑子阿花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姑娘,什么都不想,人也很善良,30岁了也没有任何心计,就是一点苦也吃不得。

大学毕业后,阿花半年时间换了两三份工作,都是嫌累不干了。父母让她回自家公司帮忙,她说:“太没有意思了,我也学习不来。”

工作没多久,她就以准备结婚为借口不再工作。结婚后,她心安理得做起了家庭主妇,生活岁月静好,非常小资,喜欢甜点咖啡;买东西喜欢名牌,包包喜欢LV、Gucci,买衣服全部去高档商场,都是一两千一件,信奉贵的就是好的。

刚结婚那会,小两口前后以创业名义让家里赞助了二十多万块钱,一次失败了,一次没有做,但钱也花了。

阿花的老公想要一辆奔驰,没钱,阿花要卖掉自己的嫁妆(一辆宝马),婆婆心疼自家姑娘,感觉孩子都过到要卖嫁妆的份了,就添了35万,给买了奔驰。

类似的事情不止一件,归根结底,阿花就是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而自己没有能力赚,只能跟父母要钱。

现在,阿花老公也做起了小生意,一年可以赚二十多万,生活在他们城市很不错了,但对比他们小两口的生活水准,钱就不够了。

阿花帮老公没有三个月,说两个人一起干活不利于夫妻关系,完全退出后做起了甩手掌柜,不管任何经济问题,每个月老公给零花钱。

在聊天过程中,我感受到林林心态比较平和,毕竟家里经济条件好,不伤及根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如果一直不改变,未来就不好说了。

我给林林的建议:“公婆给自己女儿钱无可厚非,但你要看住自己的钱。创业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危机,这个时候没有钱很难度过。”

林林说今年就面临创业以来最大的危机了,恶性价格竞争越来越多,利润薄。创业10年,老公都因为劳累,住院2次,真是拿命拼来了今天的生活。林林陪着老公一起创业,知道赚钱不易。

正因为知道老公的辛苦,林林平常花钱都很有规划,公司利润分红,扣除日常开销,剩余部分要么理财,要么买房子了。

林林说她真心希望小姑子好,因为她见过身边一些年轻小姑娘,娘家条件不错,结婚陪嫁不少钱,自己什么也不干,钱花光离婚,只能带着孩子回娘家住。阿花过不好,对林林一点好处都没有。

林林问我:“你觉得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我说:“不,这才是大爱。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希望别人的生活过得很好,我觉得这都是值得佩服的。”

林林的老公也很纠结,有时候生自己妹妹的气,但当林林表达真实想法时,他又说不花你的钱。这之后,林林都不怎么发表看法了。

平常,林林也不怎么和小姑子来往,没什么共同语言。

林林刚听说阿花给自家老公打电话提卖嫁妆车的事情,也有点情绪,也慢慢说服自己,客观分析这事。

林林家条件比较好,婆婆还算有大的原则,比如阿花要换好房子,就被拒绝了。而我见过很多被家庭拖累的,比如扶弟魔。

所谓的“扶弟魔”,大都出身重男轻女的家庭,即使结婚生子,也全身心为弟弟奉献的姐姐。她们的口头禅:“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他是我亲弟弟,我能怎么办?”……

作为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真要讲原则,这样一方无条件索取,一方无条件奉献,双方日子都会过得非常痛苦。

高晓松说一个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对待亲人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总是以“对方也不容易,她也不坏”给自己借口,我们不要看她说什么,要看她做了什么?是不是真的能够照顾好自己,不成为家人的负担。

女人,独立生活

在聊天过程中,林林一直强调阿花也不坏,家里也算有钱,婆婆给她花钱也没什么,问题的关键是她自己不努力。

阿花的老公对自己父母很孝顺,而对于岳母家,就一直传递缺钱的信息。

我们觉得阿花太傻了,小家庭有多少钱一点都不清楚。老公一说没钱,想要什么东西,阿花就回娘家要。

本来阿花这样单纯的姑娘,最容易受另一半的影响,摊上这么一个不劝她如何孝敬父母,而是如何回娘家要钱的老公,可想而知的后果了?

在爱情中,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傻姑娘,比如办8张信用卡,套现给男朋友做生意,赔钱后借网贷,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还有姑娘,找娘家借钱80多万帮婆家,而婆家的房子都不写自己的名字……

这个社会太复杂了,一个女人不独立会很被动。刚结婚时,因为爱情怎么浪漫都没问题,而日后路漫漫,老公在不断成长,而你岁月静好,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过下去吗?

为了孩子,做家庭主妇没有问题,但不能放弃成长,要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经济不独立,还可以赚钱,脑子不清楚,那真是容易做出很多错误而又付出代价的决定。

阿花的生活看着光鲜亮丽,但了解实际情况的人,都知道已经一团糟了。她每个月靠老公给生活费,给多少花多少,对家庭的理财概念一点没有,老公需要什么,就帮着回娘家要。多年之后,谁知道面对怎样的人生?

等到那一天,就能够成长吗?很难,人是有惯性的, 为什么那些从逆境中起来的女人被当成励志典范?因为太难了,大多数人选择了沉沦,抱怨生活的不公,成为别人的累赘。

女人独立,一方面是不让自己陷入被动,另一方面也是家庭的防火墙,当另一半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顶上。

平常,我们为了分散风险,会买保险,家庭中每个人都很有力量,也是分散风险的方式。顶梁柱多一个,家庭不更稳固嘛。

年轻人,奋斗吧

阿花能够变成今天这样,和父母从小的溺爱是分不开的。

父母肯定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但教孩子成长,不是一味满足,而是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读书,都在学习,成长,不能把所有不好的都怪父母。不管家里条件如何,还是要好好奋斗,小时候,父母曾为我们遮风挡雨,等他们老了,我们哪怕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多养老的钱,也不要成为他们的负担。

还有,我们自己想要什么,父母能提供帮助最好,不能提供,我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我们早晚都要为人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我一直认为独立是最重要的,别人不是不可靠,而是不安全。

生活很公平,别等到多年后,年龄渐长,没有任何一技之长,到时后悔就晚了。我们普通人哪有《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那样幸运,有唐晶和贺函,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没那么渣的前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