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股市長期投資之難,究竟難在哪裡?

是難在投資哲學上嗎?不是。儘管樹立自己的投資哲學是需要一個“悟道”的過程(愚笨如我,還做不到五分鐘就接受投資的理念),但是投資的大道往往是簡單的,只要我們找來幾本大師的書讀一讀,樹立自己的投資哲學,或者叫投資信仰也並不是難以企及的事情。

是難在情緒控制上嗎?不是。儘管股市投資需要克服情緒上的波動,比如你需要將市場的波動當作朋友而不是敵人,儘管這一點難做到很難很難,但是我認為經過市場長時間的洗禮,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甚至關閉電腦,視股價的漲跌如浮雲,也不是“難以上青天”的事情。

是難在股票估值上嗎?不是。對一家企業的估值確實是世界上較難的東西,所謂估值既是科學,又是藝術,而且估值的工具又有多種,掌握好它確實並非易事。但是在我看來,估值再難其實也是屬於“術”上的範疇,股市呆久了,確實如看人一樣,有時憑感覺就差不多能夠斷定是個胖子還是瘦子!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為什麼散戶炒股一直虧錢,相信看了上面兩張圖之後,各位投資者心理也有點數了。而在這一整個過程當中,散戶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過度迷戀消息,而莊家也經常會在這個點上大做文章。

信息迷戀症

患上信息迷戀症的人對一切消息都感興趣,不管是公司傳聞、政府公告、恐怖襲擊、ISIS等等,認為所有消息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到股價,而股價也確實每天都在波動,因此看上去還真的影響到了股價。信息迷戀症常常被不負責任的媒體任意加重,因為媒體的飯碗就是靠販賣信息而來,他必然竭力宣稱任何消息多多少少都是有價值的,正所謂賣瓜的王婆只能說自己的瓜甜。這倒還好,最怕的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故意歪曲新聞,在現代的社會這幾乎成了常見現象,某人明明說的是這個意思,媒體斷章取義一下,立刻就變成相反的意思。股民們要是成天關心這類消息,那就要被耍得團團轉了,常常是根據某消息做了決定,此後發現這個消息是假的,媒體後來又開始闢謠。

對於媒體來說,這個策略很不錯,至少吸引了你兩次眼球,但你因為錯誤信息而虧掉的錢,媒體可不負責賠償。由於媒體總是喜歡投其所好的評論時事,因此媒體通常傾向於誇大市場上佔主流的錯誤情緒,例如在熊市底部媒體是最悲觀的,而在牛市頂部媒體卻是最樂觀的。這一現象古今中外屢試不爽。

特別是當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成本難以置信的低,其中絕大多數信息全都是噪音或者說垃圾信息,成天聽信噪音,早晚會把自己的耳朵給搞壞掉。事實上真正有用的信息只要一兩條就足夠了。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平庸,不免於下流矣。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我們想到了就要對自己說,我可以,我一定行。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的格局,承擔失敗,吸取紕漏,重頭再來。如果你一敗塗地,從此一蹶不振,那你只能望洋興嘆,遺憾終生。

當一切都毫無希望時,切石工人在他的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並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結論: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認準了,就不要輕言放棄,因為成功就在下一步。

MACD指標運用(口訣)

1.MACD在0軸上方——每發生一次金叉,股價將創新高。

2.MACD在0軸下方——每發生一次死叉,股價將創新低。

3.MACD在0軸上方——金叉屬於上升趨勢多頭行情,可低吸高拋到頂背離。

4.MACD在0軸下方——金叉屬於下降趨勢反彈行情,一直到上0軸才參與。

5.MACD在0軸上方——金叉死叉次數越多越好、牛股。

6.MACD在0軸下方——金叉死叉次數越多越差、熊股。

7.MACD將金不金——綠柱二次反身向下、必跌。

8.MACD將死不死——紅柱二次反身向上、必漲。

9.MACD賣小——股價上漲、而後一波紅柱沒有前一波高、將下跌。

10、MACD買小——股價下跌或走平、而後一波綠柱沒有前一波低、將上漲。

11、MACD不三不四——跌破0軸趨勢後不是第三浪就是第四浪就必將上漲。

12、MACD高位縮頭——股價大幅急漲後MACD遠離0軸紅柱縮短,快速收錢走人。

13、MACD低位金叉——股價大幅急跌後MACD遠離0軸、必漲出現二次金叉更猛。

14、MACD起死回生——上漲過程當中的洗盤迴檔死叉後一兩天又迅速金叉必漲。

15、MACD不可救藥——上漲之後進入回調,反彈MACD金叉一天後迅速死叉必跌。

16、MACD黃金坑——股價上漲一波後回調MACD死叉7天之內綠柱較短,又金叉,黃金坑必漲。

17、MACD火燒連營——紅柱持續超過兩個月,大牛。


MACD的6種買入形態

1、金叉後上行下調再反彈

如圖所示,DIF與DEA金叉後,隨股價的上行而上行,而後,隨股價的回調而下行。當主力洗盤時,股價回調,而DIF線回調到MACD線0值附近時,DIF線反轉向上,使形成了金叉後上行下調再反彈形態,此時是買入的機會。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2、零軸下金叉後越死叉再次金叉

DIF在零軸之以下金叉DEA線以後,並沒有上穿零軸或上穿一點就回到零軸之下,然後向下死叉DEA,幾天以後再次金叉DEA線。該形態為股價在下跌探底之後,拋盤窮盡之時呈現的底部形態,應該理解為見底反彈信號,可擇機入市。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3、死叉穿零軸反彈便金叉

死叉穿零軸反彈變金叉指的是DIF線在零軸以上死叉DEA線,然後下穿零軸,然後在零軸或零軸以上金叉DEA。該形態形成是股價在探底回升途中做盤整,也有的是築底形態,呈上攻之勢,應理解為積極介入信號,應果斷入市。

4、金叉零軸下無死叉回調反轉

金叉零軸下無死叉回調反轉指的是DIF在零軸以下金叉DEA線,隨後沒有上穿零軸就回調,向DEA靠攏,MACD紅柱縮短,但沒有死叉DEA就再次反轉向上,同時配合MACD紅柱加長。該形態的形成多為底部形態,是股價在下跌探底之後,拋盤窮盡之時呈現的底部形態,應理解為主力建倉區域,可擇機介入。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5、金叉越軸線回調後兩線黏合後分離

金叉越軸線回調後兩線黏合後分離指的是MACD指標中的DIF之前在零軸之下金叉DEA線,之後在零軸之上運行一段時間,然後隨股價回調,DIF也開始向下回調。當DIF調到DEA線的時候,兩條線黏合成一條線,當它們再次分離,多頭髮散的時候,形成買入時機,新的漲勢開始。該形態的出現多為上檔盤整和主力洗盤所為,股價在上升途中作短暫的盤整後,呈現強勢上攻形態,應理解為積極介入信號,果斷買入。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6、零軸上死叉後金叉

零軸上死叉後金叉主要指DIF線在零軸之上死叉DEA線,但不下穿零軸,過幾天即再次在零軸以上金叉DEA(如下圖)。該形態的出現多為上檔盤整,主力洗盤所為。股價作短暫調整後,呈現強勁上升動力,可理解為積極介入信號,可果斷買入,如能連續放量更可堅決看多。

MACD具體 買賣點把握的戰法:

1、0軸金叉(買入)

DIFF、DEA在0抽之上運行一段時間後回到0軸附近,DIFF上穿DEA形成金叉,是中長期底部形成後開始主升的標誌,後市爆發力和持久力都非常強。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2、粘合多頭髮散(買入)

DIFF和DEA經過一段時間橫向粘合後向上開口發散,為買入信號。此形態是MACD最經典的實戰技法,一旦形成,通常都會有一段很好的漲幅,而且粘合時間愈長,後市爆發力度愈強。三種此形態以0軸為界可分為:0軸之上、0軸附近、0軸之下 MACD溼吻 (飛吻和溼吻)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3、上漲之眼(買入)

當DEA處於上升狀態或由上升、下跌轉為走平狀態,DIFF由上向下死叉DEA之後很快又向上金叉DEA,兩線之間形成一個空洞,稱為“上漲之眼”,為較佳買點。此形態以0軸為界可分為三種:0軸之上、0軸附近、0軸之下(出現雙眼,後期漲幅更大)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4、粘合空頭髮散(賣出)

DIFF和DEA經過一段時間橫向粘合後向下開口發散,為賣出信號。此形態表明股價經過盤整向下突破,通常都會有一段很大的跌幅,而且粘合時間愈長,後市下跌力度愈強。遇此形態需要堅決賣出。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5、塌肩型死叉(賣出)

當上行中的DIFF受到下行中的DEA的壓制在離DEA尚有一定距離時便拐頭向上或DIFF由下向上即將金叉DEA卻未金叉而再次向下時,遇此形態需要堅決賣出。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6、下跌之眼(賣出)

當DEA處於下行狀態或由上行、下行轉為走平狀態,DIFF由下向上金叉DEA之後很快又向下死叉DEA,兩線之間形成一個空洞,稱為“下跌之眼”, 遇此形態需要堅決賣出。2017年11月18日002194出現下跌之眼,後期跌幅加大。(雙眼後期跌幅會更大)

一位股市奇才的良言結語:MACD獨特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MACD盤面分析

1、對大盤,大盤股(白線)上得比小盤股(黃線)快,要出現回調,而黃線 上漲比白線快,則會帶動白線上。

2、大盤中,在昨日收盤指數水平線的上方有紅色柱狀體出現,而下方有綠色 體出現,這代表漲勢個跌勢,紅色佔絕對優勢,表明多方勢強,反之空方強。

3、成交量大的股票開始走軟,或者前期股市的熱門板塊走軟,當小心行情已 接近尾聲。

4、股票基本走軟,市場在熱點消失還沒有出現新市場熱點的時候,不要輕易 去買股票。

5、成交量屢創天量,而股價漲幅不大,應隨時考慮派發,反之成交量極度萎 縮不要輕易拋出股票。

6、大盤5分種成交明細若出現價量配合理想當看好後市,反之要小心。

7、成交量若上午太下,則下午反彈的機會多,如上午太大,則下午下跌概率 大。

8、操作時間最好在下午,因為下午操作有上午的盤子作依託,運用60分種 K線分析,可靠性好。

9、上漲的股票若壓盤出奇的大,但最終被消滅,表明仍會上漲。

10、一般股票的升跌貼著均價運行,若發生背離將會出現反轉。

11、盤面經常出現大手筆買賣,買進時一下吃高几個檔位,表明大戶在進貨。

12、個股在盤整或下跌時,內盤大於外盤,且陰線實體小,成交量大,日後 該股有行情的可能性大;大盤暴跌,而該股沒跌多少或者根本沒跌,下檔接盤強,成交放得很大,後市有戲的可能大。

13、股價上衝的尖頭絕對的多於下跌的尖頭時當看好該股。

14、在下跌的勢道里,應選逆勢股;在上漲的勢道里,應選大手筆買賣的股 票。

15、開盤數分種就把股價往上直拉,而均線沒有跟上,往往都是以當天失敗 的形式而告終。

16、當日下跌放巨量,但收的陰線實體不大,而且大部分時間在昨日收盤以 上運行,第二天漲的機會多。

17、漲幅在5-7%以上,內盤大於外盤,高點不斷創新,低點不斷抬高,說 明有機構大戶在進貨。

18、分價表若是均勻分佈說明大戶不在裡面,否則有大戶介入。

末日MACD指標公式

SHORT:=6;

LONG:=13;

MID:=4;

HJ_1:=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HJ_2:=EMA(HJ_1,MID);

HJ_3:=2*(HJ_1-HJ_2);

HJ_4:=IF(HJ_3>0,1,(-1));

HJ_5:=REF(HJ_4,1);

HJ_6:=HJ_4*HJ_5;

HJ_7:=BARSLAST(HJ_6<0);

HJ_8:=HJ_7+1;

HJ_9:=(SUM(HJ_3,0)-REF(SUM(HJ_3,0),HJ_8))/10;

HJ_10:=IF(HJ_3>0 AND HJ_3>=REF(HJ_3,1),HJ_3,0);

HJ_11:=IF(HJ_3>0 AND HJ_3<=REF(HJ_3,1),HJ_3,0);

HJ_12:=IF(HJ_3<0 AND HJ_3

HJ_13:=IF(HJ_3<0 AND HJ_3>REF(HJ_3,1),HJ_3,0);

STICKLINE(HJ_10>0,0,HJ_3,2,0),COLOR0000BB;

STICKLINE(HJ_11>0,0,HJ_3,2,1),COLOR0000BB;

STICKLINE(HJ_12<0,HJ_3,0,2,0),COLORGREEN;

STICKLINE(HJ_13<0,HJ_3,0,2,1),COLORGREEN;

快線:HJ_1,COLORWHITE;

慢線:HJ_2,COLORYELLOW;

乖離:HJ_3*100,NODRAW;

面積:=HJ_9,NODRAW;

HJ_14:=CROSS(HJ_1,HJ_2) AND HJ_1

DRAWICON(HJ_14,HJ_2*1.02,36);

HJ_15:=COUNT(CROSS(HJ_1,HJ_2),BARSLAST(HJ_2>=0));

HJ_16:=CROSS(HJ_1,HJ_2) AND HJ_2<0 AND COUNT(HJ_15=2,21)=1;

DRAWICON(HJ_16,HJ_2*1.12,1);

HJ_17:=BARSLAST(REF(CROSS(HJ_1,HJ_2),1));

HJ_18:=REF(CLOSE,HJ_17+1)>CLOSE AND HJ_1>REF(HJ_1,HJ_17+1) AND CROSS(HJ_1,HJ_2);

底背:DRAWLINE(HJ_17=0,HJ_2,HJ_18,HJ_2,0),COLORMAGENTA,LINETHICK2;

DRAWICON(HJ_18,HJ_2*1.22,38);

HJ_19:=BARSLAST(REF(CROSS(HJ_2,HJ_1),1));

HJ_20:=REF(CLOSE,HJ_19+1)HJ_1 AND CROSS(HJ_2,HJ_1);

頂背:DRAWLINE(HJ_19=0,HJ_2,HJ_20,HJ_2,0),COLORGREEN,LINETHICK2;

DRAWICON(HJ_20,HJ_2*1.02,2);

DRAWICON(HJ_14 AND HJ_16 AND HJ_18,HJ_2*1.32,9);

HJ_21:=ATAN((HJ_1/REF(HJ_1,1)-1)*100)*180/3.141159;

HJ_22:=ATAN((HJ_2/REF(HJ_2,1)-1)*100)*180/3.141159;

HJ_23:=HJ_1>REF(HJ_1,1) AND REF(HJ_1,1)>REF(HJ_1,2) AND REF(HJ_1,3)

HJ_24:=HJ_2>REF(HJ_2,1) AND REF(HJ_2,1)>REF(HJ_2,2) AND REF(HJ_2,3)

夾角:HJ_21-HJ_22>=30 AND HJ_23 AND HJ_24,NODRAW,COLORGRE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