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燒反覆怎麼辦?粑粑麻麻看過來

孩子高燒反覆怎麼辦?粑粑麻麻看過來

首先,哪些原因可以引起發熱?

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一、外在因素:

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二、內在因素:

一般可見於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疑難病時可見於風溼、免疫疾病。傳染病季節首先要考慮傳染病。

三、其他因素:

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其次,如何應對孩子的發熱?

發燒不會“燒壞腦子”

寶寶一發燒,父母親之所以會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個傳統觀念,認為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發高燒本身,是不會使“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醫療知識尚未普及,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性比較高,應特別警覺。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可能必須到41.7℃,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回覆的損傷,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臨床上惟有對麻醉、藥物等過敏時,引起惡性發燒才可能達到如此高溫。

民間錯誤退燒觀念和方法

綜觀上述論點,家長應該要有正確的態度,將發燒當作一種警訊。發燒是因各種疾病引起的身體防衛性反應。研究顯示,身體負責吞食細菌的白血球,在體溫升高時(38℃~39℃)其吞食能力加強。因此當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體溫升高時,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要把體溫立即降到正常範圍,並非明智之舉。因為這樣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有些父母會使用民間流傳的一些退燒方法,例如冷水或白酒拭浴來為孩子退燒,這是不適當的。寶寶發燒時燙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或白酒,寶寶反應會很劇烈,可能會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此外,傳統老一輩的“寒到”的觀念,造成一般誤以為發燒時必須多穿衣服,其實剛好相反。他說,發燒時全身能散熱的地方以皮膚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假使能將過多的衣服剝除,大量身體的熱可經由寬鬆清涼的外表排除,體溫很容易下降。

真正危險的發燒訊號

寶寶發燒病理原因可大可小,嚴重者敗血症、腦炎腦膜炎、心肌發炎等,不處理會導致殘廢或死亡;輕者只是輕微感冒,不理它也會自己好。但這中間的差異若非專業人員實難判斷,有時更須藉助檢驗技術才能確實區別。

寶寶發燒,父母固不必大驚小怪,卻也不能掉以輕心,導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應學會如何有技巧、有知識、有智慧的面對它。當小孩子發燒時會合並其他的表現: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體感覺極度不舒服,有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的現象,幼小一點的嬰兒不會說話,甚至變得躁動哭鬧不安。此時,適度的處理,使體溫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發熱痙攣或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更是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