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穩定玉米行情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

國家穩定玉米行情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中近期,東北玉米已經沒有大漲的可能性了,可選擇適當時機出手賣糧。

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底部確立 後市飼料糧與工業用糧價差將拉大。

國家穩定玉米行情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

第一件事,中儲糧玉米拍賣。從目前中儲糧拍賣情況來看,玉米生產年份屬於2014-2016年的庫存玉米,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國家在2016年玉米未執行政策性收購。所以,當前中儲糧的拍賣應當屬於市場行為。但我們考慮到中儲糧企業性質的特殊性,基本也可以確定,即使後期國家大規模處理庫存玉米,也應當是參考順價銷售原則,從這一點上,基本可以確定今年玉米的底部位置。

第二件事就是糧源,根據國糧局發佈的信息顯示,截至1月2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7126萬噸。今年玉米開稱價較高,新玉米收購進度一開始就高於去年同期,最高峰是截止12月31日同比多收購833萬噸,但之後收購進度增速一路下滑,截止目前同比僅增86萬噸——需要注意的是,去年中儲糧還是收購主力,但今年中儲糧的收購數量佔比已非常之小——這也說明,在當前環境下,不管是農戶還是貿易商,都不願低價賣糧。

國家穩定玉米行情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

這樣來看未來玉米價格的話,趨勢可能已經較為明朗:普通玉米由於庫存玉米的出庫,市場糧源能夠得到滿足,價格預計以穩為主,這裡面主要市場是工業用糧;而對於優質玉米而言,一是產量本身較往年減少,二是持糧者對當前市場價格的認可不高,這裡面主要影響的就是飼料行業

或許後市,普通玉米與優質玉米之間的價差將逐步拉大。

國家穩定玉米行情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

綜合而言,對於今年的玉米收購市場而言,今年是嚴格意義上的市場化,新的市場環境不僅僅給種糧的農民,也給貿易商、用糧企業帶來了諸多未知因素。

對農民而言,銷售不再有參考價格,如何獲取一手市場信息成為難題;對貿易商而言,上游面臨著用糧企業價格的頻繁變動,下游面臨著農民的挺價惜售,一旦看貨走眼,賠錢是大概率;而對企業而言,一方面要擔心政策調控的突發性,另一方面要考慮經營的連續性,與以往尋求利潤最大化不同,求穩被排在首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