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灯具,不合格原因竟然是?

近期,安徽、陕西、浙江、山西、湖南、广东等省市通报了2018年一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情况。从报告的数据来看,被抽查的照明灯具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不少照明企业在抽检中出现了质量问题,有的甚至一家企业发现有问题的项目达四五个之多,其中不乏是行业领先品牌。


LED照明灯具,不合格原因竟然是?

据悉,如今有些企业为了缩减成本,偷工减料,使用截面积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电源软线;部分企业使用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电子元器件进行拼装生产;灯具产品企业多是一些小型企业,从业门槛低,一些小企业不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对标准缺乏了解或了解的不透彻,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手段,致使产品不合格。

现列举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如下:

一、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不合格。

1. 导线的截面积小于0.5 mm

2. 在检验中经常发现灯具上用的导线是有28股,但每股的直径只有0.14 mm2,截面积达不到0.5 mm2,通常这种情况是由于企业没有对外购材料进行检验造成的。

3. 没有采用导线固定架,如用打结的方法。

4.导线固定架不是有一部分固定在灯具上或者是灯具的一个组成部分。如用一个螺钉把导线固定架固定在灯具上,当更换电源线而打开导线固定架时,导线固定架就与灯具完全分开。

5.导线固定架与所要夹紧的导线尺寸不匹配,导线松动。

6.有些台灯用压盖宋固定电源线。

危害:可能会导致照明灯具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升高,电源线绝缘层破坏,易引发触电和火灾事故。

措施:企业应该在订购灯座、电源线等材料时要提出要求,材料进厂要检验,保证 材料达到标准要求。对不同的灯具采用相应的导线固定架,据我们所知,基本上所有的灯具都能找到合适导线固定架。

二、耐热、耐火和耐起痕

灯具检验中主要的问题是固定带电部件就位的绝缘材料不阻燃或不耐高温,灯具中固定带电部件就位的部件一般有电源线接线端子、镇流器接线端子、电子镇流器输出端灯座、荧光灯支架灯座、某些镇流器外壳、非陶瓷灯座等部件。

整改措施:采用pbt或pc构料压铸的部件能满足耐热和阻燃的要求。

三、标记不合格。

1.没有按要求标记完整有关项目。

2.灯具型号表示不正确。

3.对于带有一个以上灯座的灯具,没有按正确的表示方式标出最大功率,或当采用金卤灯或荧光灯作为光源时,没有标出光源的型号。

4.没有标志符号或警告。

5.执行标准过期或已经作废。

6.标记的位置不正确,如吊灯,标志往往贴在灯盘的里面,当灯安装后,标记就完全看不见。
LED照明灯具,不合格原因竟然是?

危害:消息不全或消息有误会对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时造成误导。尤其是安装和使用时容易因为电压、电流不匹配等而造成意外。

措施:标签上的所有内容都要求能通过耐久性试验,经常变化的内容可以用激光打印机打印。

四、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不合格。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的控制不好,例如焊接时焊锡添加的过多,导致了实际出厂的产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过小。

危害:该项目不合格可能导致产品绝缘失效或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导致产品在通电工作过程中,使用者有触电的风险。

措施:直接与电网电源连接的不同极性的零部件间的绝缘,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允许减小。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即使不满足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只要短路该绝缘,设备仍满足标准要求,则是可以接受的。

五、辐射电磁骚扰。

现在的灯具有越做越小的趋势,但是这样同时对灯具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的。很多镇流器在单独测试电磁骚扰是合格的,但放在灯具中测试结果却是不合格的。

措施:某些厂商会盲目地更换更贵的镇流器、加磁环,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电磁骚扰的问题,应更多地关注是否有其他因素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 除了以上出现次数较多的几项不合格项目外,还有些企业被抽查产品还存在电源端子骚扰电压、绝缘电阻、电气强度、接地规定、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防触电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以下为2018年一季度部分被抽查企业的报告情况:

广东抽查灯具及照明装置产品不合格率为18%

4月9日,广东省质监局官网发布2017年广东省灯具及照明装置产品质量“双随机”专项监督抽查结果。

结果显示,本次抽查了广东省内351家企业生产的450批次灯具及照明装置产品。经检验,发现8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8%。

此次抽查不合格项目涉及“标记”“结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接地规定”“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防触电保护”“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耐热、耐火和耐起痕”“辐射电磁骚扰(9kHz-30MHz)”“辐射电磁骚扰(30MHz-300MHz)”“谐波电流”“耐热性”和“异常状态”等14个项目。

湖南省工商局抽查照明产品8组不合格

4月10日,湖南省工商局官网通报2018年一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情况。通报称,该局从2018年1月开始,对全省市场上销售的服装、鞋包、钢材、电器等十多类产品进行了抽查检验,共抽检商品样品1031组,合格682组,不合格349组。

其中,本次家用电器商品从长沙、岳阳、湘潭、益阳4个地区的34家经销单位抽检了95组样品,合格70组,不合格25组,LED照明相关产品不合格有8组。

这次抽查不合格项目主要有标记,电源端子骚扰电压,辐射电磁骚扰,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内部和外部接线,绝缘电阻,电气强度。

山西省抽查LED产品不合格率为20%

山西质监局近期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老视成镜(老花镜)、灯具、LED灯、美容美发器具等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多种消费品存质量问题。此次共抽查11种消费品质量,其中灯具、LED灯产品的不合格检出率分别为13.3%、20%。

在灯具抽查中,此次监督抽查共涉及该省28家生产经销企业(其中生产企业7家、经销企业21家)的35个批次产品,共涉及固定式灯具、可移式灯具、嵌入式灯具三种产品。经检验,合格28个批次,不合格7个批次(涉及省内企业生产的1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6个批次),不合格检出率为20%。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结构(走线槽)、外部接线(截面积)和内部接线(截面积)、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项目不合格。

浙江省LED灯具抽查不合格率为42.5%

2018年一季度,浙江省工商局根据监管重点和消费投诉热点,组织流通领域商品线上线下一体化质量抽检工作。此次共抽取开关、插座、小型断路器、电线电缆、LED灯具五类商品209批次,经检测,发现不合格59批次,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28.2%。其中,LED灯具抽检40批次,不合格17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防触电保护、接地规定、结构、接线端子。

陕西省7批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不合格

3月20日,陕西省质监局官网公布电热毯等7种产品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其中,抽查了天猫、京东、苏宁、国美、1号店5家电子商务平台中电子商铺30家,涉及国内、外品牌23个、生产企业22家,抽取“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样品32批,出具检验报告32份。经检验,综合判定合格25批,不合格7批(其中严重不合格4批),样品批次合格率为78%。

本次抽查依据CCGF 203.3-2015 GB 16844-2008 GB/T17263-2013 GB 19044-2013 GB 17625.1-2012 等相关标准和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对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的互换性、防触电保护、机械强度、耐热性、防火与防燃、故障状态、灯功率、光通量、光效、显色指数、色容差、能效限定值、谐波电流限值等项目进行了检验。

安徽省工商局抽查照明灯具质量15组不合格

3月15日,安徽省工商局官网通报流通领域照明灯具质量抽查检验情况。通报称,为了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消费安全,安徽省工商局2017年依法对宿州、阜阳、亳州、淮北等地市场上销售的照明灯具进行了省级质量抽查检验。

本次抽查检验照明灯具共60组,其中合格45组,不合格15组,合格率75%,不合格率25%。

此次抽检的产品主要有LED灯、节能灯和荧光灯等。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志、灯功率、平均显色指数、谐波电流、结构、内部接线、谐波电流等不符合国家标准,很有可能带来触电、短路、火灾等安全隐患。

经过近阶段的质量抽查,提高对产品质量把控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照明灯具企业不可单纯追求利润而忽略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暂未达标的企业需积极进行自我检讨,正视并重视自身问题,综合考虑企业情况进行更全面的改进和提升;达标的企业需继续持之以恒坚守安全底线、严把质量关口,共同推动行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