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彈爆炸前,撲手榴彈的士兵用鋼盔蓋住手榴彈再撲在鋼盔上,能減輕傷害嗎?

無聊芒果

肯定能呀!不過受益的應該是身邊稍遠的人,拿鋼盔這位多半是掛了。

軍迷都要知道,手榴彈分進攻型和防禦型,進攻型手榴彈主要靠衝擊波超壓殺傷目標,殺傷半徑比較小,一般只有幾米到十幾米。防禦型手榴彈靠預製破片或鋼珠殺傷目標,殺傷半徑比較大,可達幾十米。如果壓上一個鋼盔加上人體重量的話,雖然其實壓不住,人還是會炸飛,但仍然極大的限制了衝擊波和破片的擴散,尤其是破片多半被鋼盔阻擋折射到地面很低的高度,對身邊數米到十幾米的人而言,本來全身都在殺傷範圍,如此一來,上半身重要器官被傷害的概率就降低了。對十幾米外的人,被破片殺傷的概率就更低了。但“捨身取義”的這位,畢竟距離太近,八成還是會掛。


錫兵中士




瞭解武器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手雷分為“進攻型”與“防禦型”兩大類,(只是各國手那型號不同),“進攻型”手雷裝藥量大,主要依靠爆炸後產生的衝擊波殺傷較近的敵人和破壞工事及建築,由於殺傷半徑小威力大,適合在狹小空間內使用。“防禦型”手雷裝藥量較少,依靠爆炸後產生的彈片殺傷敵人,殺傷半徑可達五米以上,適合用於空曠地帶使用。




如果頭盔扣住的是“進攻型”手雷,人趴在頭盔上(保護同伴),這無疑是一種非常愚蠢的做法,“進攻型”手雷依靠衝擊波殺傷敵人,被頭盔扣住,手雷在頭盔狹小的空間內爆炸,衝擊波的反作用力,都會凝聚在頭盔的頂部,下一瞬間頭盔直接破碎,衝擊波也隨著頭盔向上而去,人也會隨著衝擊波被掀翻出去,趴在頭盔上的人,不只受到了衝擊波的攻擊,也受到了頭盔碎片的攻擊,等同於受到了“進攻型”手雷和“防禦型”手雷的雙重攻擊(最好的辦法是拿頭盔扣住進攻型手雷,自己趕緊臥倒,衝擊波在頭盔內會向上去四周的衝擊波就會減少)。




如果頭盔扣出的是“防禦型”手雷,人趴在頭盔上(保護同伴),這是比較正確的,“防禦型”手雷依靠彈片殺傷敵人,殺傷力強、範圍大,被頭盔扣住,手雷在狹小的頭盔內爆炸時,可使彈片的攻擊範圍減小,穿透頭盔後的彈片威力減小,雖然無法完全阻擋“防禦型”手雷彈彈片殺傷力,但頭盔上的人加上防彈衣,可以有效的阻擋下來,如果運氣好的話,頭盔上的人沒有性命之憂,如果運氣不好的話...... 反正不管怎麼說,隊友的性命肯定是無憂了。




當看見手雷向你飛來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遠離手榴彈臥倒或找掩體,如果手頭的落在你的腳下,身邊都是隊友,你用身體壓住手榴彈或反扔回去(幾率不大),必將會付出生命代價,這種類似“黃繼光”的捨己為人的英雄,值得我們尊敬與銘記。


娛樂社茶樓

你指減輕啥傷害?自己的還是隊友的?

美國那個傑森·鄧納姆例子很多答主說過了我就不多說了,下面這照片是傑森·鄧納姆的頭盔。

另外,題主說的鋼盔的話就不一定了,鋼這玩意雖然硬,但是脆。等於說給手雷加了一層破片套...所以...對於撲手雷的人來說...死的更慘


瘋狗的輕武

這個讓人好奇的問題,其實早就有人做過試驗。

美國榮譽勳章得主傑森·鄧納姆在成為英雄前,是伊拉克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名普通的下士。2004年4月14日,他在和隊友巡邏時,發現一支美軍車隊遭到伊拉克武裝分子襲擊。鄧納姆和同伴前往支援,武裝分子突然向鄧納姆等人投擲了一枚手榴彈,鄧納姆當即取下頭盔罩在手榴彈上,並用自己的身體緊緊壓住。

原來,手榴彈被頭盔完全罩住後,爆炸的所有威力全部作用於頭盔和鄧納姆身上,頭盔被炸成一大塊一大塊,鄧納姆受到重創。如果鄧納姆選擇臥倒在手榴彈旁邊的話,那麼頭盔應該完好無損,鄧納姆也不會受太大的傷,甚至不受傷。

鄧納姆的錯誤判斷,還不止這一個。

通常,為追求即時爆炸甚至空中爆炸效果,手榴彈的延期引信時間不會長,一般為4秒左右。假設手榴彈被投出後,飛到鄧納姆身邊的過程花了2~3秒,那就意味著他只有1~2秒的時間來留意手榴彈。

待手榴彈落地,鄧納姆只有在反應極其靈敏的情況下,而且恰好手榴彈落在他可以直接飛撲過去的地方,而他恰好又把鋼盔解了下來甚至拿在手上,提前做好了準備姿勢等一系列小概率事件同時發生,他才能“恰巧”飛撲過去,用鋼盔將手榴彈蓋住。

換了是你,你真的敢用生命去賭這個手榴彈不會在你飛撲過去時恰巧爆炸嗎?而且即使你賭贏了,成功地用鋼盔蓋住了手榴彈,竟然也可能像鄧納姆那樣受到重創甚至死亡。

所以,從鄧納姆的故事可以看出,敵人的手榴彈朝你飛來時,你沒有什麼發揮空間,唯一能做的就是馬上臥倒在掩體後,身體越低越好。沒有掩體,則將頭盔朝著爆炸方向臥倒,身體越低越好!

千萬不要耍酷!

(兵說團隊:獨俠客)


兵說

那得看手榴彈的種類!手榴彈分為爆破手榴彈跟殺傷性手榴彈。爆破手榴彈是用來攻堅使用的,裝藥量大,以爆炸衝擊波傷人,連碉堡都炸了。但是這種手榴彈的殺傷距離有限,他造成的衝擊波只能殺傷附近的人,沒有附加傷害。而且因為衝擊波具有地面的扇形反射作用,碰到這種手榴彈臥倒就是了。這種手榴彈如果在上面蓋個鋼盔,那瞬間變成破片手榴彈,還是大號加強版的。那殺傷力瞬間增大,鋼盔會被炸碎,並造成破片傷害,跟子彈一樣,一下會死很多人,而且殺傷距離加大。而破片手榴彈則不同了,他的目的在於殺傷敵人,在手榴彈里加入了各種爆破破片,可以利用這些破片殺傷陣地敵人,殺傷距離更大一些,一般這種手榴彈會被送來往人多的地方扔。但是這種手榴彈因為增加破片反而反而降低了裝藥量,這種手榴彈沒法炸固定掩體的,一般,據統計,這種手榴彈的殺傷性強,範圍大,但致死率卻不高。很多彈片都無法穿過肉體形成二次殺傷,因此,這種手榴彈如果蓋個鋼盔上去,雖然無法完全阻擋手榴彈危力,卻可以儘量的避免傷亡,如果這個時候再加個肉體上去,連同身上的防彈衣,背後的棉被,基本上很難再造成二次殺傷了,起碼,肯定無法再次擊穿穿有防彈衣的戰友了。


優己

簡單的說一下。

傳統的反步兵手榴彈會以兩種方式殺傷敵軍有生力量:破片傷害和衝擊波。

以82式手榴彈為例:

82式手榴彈中包括40克高能炸藥和1600顆3mm鋼珠。有效殺傷距離是六米,臨界安全距離是30米。也就是說在手雷爆炸後射出的鋼珠在30米的距離上還是會使人受傷。

用鋼盔扣住手雷可以讓手雷的爆轟首先集中在鋼盔內。部分降低殺傷破片的飛行速度。但有一點是——鋼盔不防彈,鋼盔不防彈,鋼盔不防彈!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帶上戰場上的任何鋼盔都不能抵擋槍彈、炸彈破片的襲擊。戴鋼盔為對的爆炸飛石、碎片和跳彈提供有限的防護。能夠防彈的鋼盔會相當笨重戴上就基本上喪失戰鬥力了,更別提打仗的事情了。

因此用鋼盔扣手榴彈的做法上鋼盔會被炸裂大量破片會從裂口部位加速噴出反而加大了裂口一側的殺傷力。而且由於在爆炸前無法確定哪邊會出現裂口,因此躲避裂口的方向也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是破片穿出鋼盔,基本上也就消耗了大量能量可以適度的降低一點點傷害。


高興的別太早,更多的問題在等著希望用鋼盔扣住手榴彈的幸運兒呢。現在的彈藥設計,手榴彈的引信是極富創意的。很多手榴彈是碰炸引信。觸地的一瞬間就可以爆炸,根本來不及扣頭盔。另外,如果能扣上頭盔說明距離手榴彈的距離很近,那麼手榴彈的第二個殺傷機理“衝擊波”就起顯著作用了。用頭盔蓋住了手榴彈,爆炸後由於一方向有阻礙,高壓氣體是會走捷徑的,小範圍的加強了對周邊的衝擊波,因此扣上比不扣上頭盔要承受的衝擊波更大一點點,死的也就更慘一點點。


軍武數據庫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其實很簡單了。手榴彈本身就自帶“鋼盔”的,自帶鋼盔?彈體啊,手榴彈基本上都有個鐵疙瘩的彈體啊,這個“彈體鋼盔”能頂得住內部炸藥的爆炸嗎?顯然不能啊,不光不能,還會形成破片殺傷呢!

那用鋼盔蓋住手榴彈呢?如果蓋的足夠嚴實,無非相當於手榴彈外面又包了一層“彈體”,內部炸藥爆炸時,還不是一樣?!爆炸、破片、衝擊波...還是會有很大殺傷力的...

除非弄個1噸的鋼盔,鋼板足夠後,足夠重,那倒是可以,這相當於在坦克裡面引爆一個手榴彈,人站在坦克外面應該不會受傷...呵呵!





海涯天下

可以減輕傷害,但是具體減輕多少就要看具體情況了。關鍵是這具體情況還有點複雜。主要的關鍵點有一下三個:一.手榴彈的種類(是破片型\\衝擊波型),二.鋼盔的類型(這個區別不大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防彈頭盔性能都比較接近,就是重量有所區別),三.還有一點就是地面類型不同(這一點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但是卻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太複雜,我就撿兩個比較極端的情況來說,其他的都在這兩個之間了。

一.最倒黴的情況,破片手榴彈+硬質地面!那你死定了!破片可以擊穿頭盔,同時硬質地面無法吸收能量;所有的能量都會反射到頭盔裡面,對周邊隊友的傷害會減小,但是對你的傷害就會增大!但是相較於直接用身體壓住手榴彈,由於中間有頭盔吸收了一定的能量,你可以死得完整一點。

二.最好運氣:衝擊波手榴彈+潰縮質量地面(木樓板/稀泥地/沙地等)。這就好了!衝擊波手榴彈的破片殺傷力很小,可以被頭盔擋住;同時可以潰縮地面可以吸收能量,這樣你有可能被震飛起來!震斷幾根骨頭,但是隻要搶救即使還是能活下來的。


TDtank126


兔哥42928

前面回答問題的,軍人的不是,戰術的不懂。凡是當過一名真正的特種兵軍人、必須掌握懂得爆破技術、如何使用炸藥、炸藥的爆炸原理,這些是一個合格軍人必須具備的軍事技術,內行都懂、不同的炸藥.有不同的爆炸力度,有不同的引爆方法,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結果,那就是在製作爆炸裝置時外皮愈結實產生的爆炸力愈大,依這個定律、士兵把頭盔捂住手榴彈爬在上面死的越慘。我們當年擔任戰備任務時,每人都必須在背囊裡裝1000克TAT,雷管、拉火環,防風火柴各一盒、導火索若干Cm,沒一個不精通爆破的。

前面回答問題人還提到在手榴彈內裝啥碎東西,盡在瞎猜-的說、手榴彈殺傷人靠的是彈體破碎後自身碎鐵粒致死致傷,彈體是一種易碎小粒的鋼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