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馬志明黃族民)

80年代,在天津市曲藝團,馬志明曾和楊少華、謝天順搭檔,特別是與謝天順搭檔期間,馬志明成為家喻戶曉的大腕。後來馬謝裂穴,馬志明於1987年開始和黃族民搭檔,並收黃族民為徒,兩人合作至今,可以說是當今相聲界最穩固、合作最默契的一對“師徒檔”,掌握馬志明相聲最多的也是黃族民,正應了那句老話:搭夥三年,不火自賺。

黃族民1950年出生,從小喜歡相聲,那時候普通家庭沒有電視只有收音機,收音機每天幾點播相聲他都記著。小學五六年級時,學校六一聯歡,他跟一個同班同學排練了一段相聲,在學校演出,算是他最早的一次登臺。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馬志明黃族民)

60年代末黃族民參軍,在部隊參家過文藝會演,復員後在製藥二廠當工人,參加了天津市和平區工人俱樂部相聲隊。京東大鼓老藝術家董湘昆也在那個俱樂部。這段時間,黃族民認識了一些相聲圈裡的人,俱樂部有一位輔導老師叫李浩然,是趙佩茹先生的徒弟,跟馬三立、馬志明關係都相當不錯,跟馬志明還搭過夥。

1980年前後,天津市曲藝團成立演出隊,馬志明下放回來,沒有搭檔,就跟著“打補子”,臨時和於世猷搭檔,給蘇文茂、於寶林、趙偉洲都捧過哏。後來又和楊少華、謝天順搭檔。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馬志明黃族民)

馬志明和謝天順搭檔的時候,因參加央視相聲大賽叫響全國,成了家喻戶曉的大腕,兩人合作了《五味俱全》《論拳》《報菜名》《開粥廠》等作品,後來曲藝團評職稱,謝天順比馬志明矮一級,謝天順不幹了,兩人裂穴。這時候,李浩然給馬志明介紹了黃族民,領著黃族民到馬志明家去見面,聊了幾句,但並未提出要正式搭夥。

馬志明比黃族民大五歲,開始他並不想用黃族民,因為黃族民基本上不會傳統相聲,基本功也不夠紮實。可是又覺得黃族民有優點,因為教這種“生坯子”,比教那種有些基礎,但毛病也多的,要容易些。黃族民當然對能與馬志明搭檔求之不得,但也沒說必須要跟他一塊兒搭夥,就是順其自然,搭不成夥,可以做朋友。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馬志明黃族民)

後來機會來了,有一次曲藝團演出任務排得特別滿,馬志明沒有搭夥,想讓黃族民試一試,他給了黃族民一盤錄音帶,錄的是《白事會》,說三天後照著這個錄音帶排練一次。

黃族民白天得上班,家裡孩子三四歲,所以只能晚上下班回家,孩子睡覺以後,用錄音機插上耳機聽,一聽好幾個小時,連著聽了三天,基本上沒怎麼睡覺。到了第三天,他找到馬志明排練了一下,詞竟然全記下來了。

馬志明覺得黃族民下的功夫不小,給他糾正了幾個“尺寸”“勁頭”不對的地方。第四天,兩人登臺演出。演完以後下臺,馬志明又給黃族民講了感覺不太對的幾個地方。後來倆人又一點一點地摳、一點一點地改《白事會》這段活,最後基本弄合格了。也沒說就算倆人搭夥,就是臨時一場活的時候演一下。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馬志明黃族民)

接下來到了春節,曲藝團在長城劇院演出,從初一到初七,演七場,七場不可能都用一個段子,春節演《白事會》更不合適。馬志明和黃族民兩人開始練新活,第一天演完後,晚上11點多散場,先回家念一段新活,唸完了背,第二天白天排練,晚上演新的,完了再念一段新的……就這樣連著七天,演了七場,唸了七塊活。幸好春節期間黃族民所在的工廠放假,所以有時間晚上演出,白天排練,馬志明給黃族民唸了《拴娃娃》《燈謎》等段子,從這時起,兩人算是正式搭檔了,這是1987年,黃族民37歲,馬志明42歲。

黃族民拜馬志明為師,黃族民每星期一、三、五準到馬志明家來學相聲。平常爺倆沒有誰聽誰、誰怕誰的感覺,在場上演出也沒有這種感覺。但在排練的時候,這種感覺相當明顯,黃族民不怕演出,就怕排練。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馬志明黃族民)

馬志明不止一個徒弟,但在黃族民身上花的精力最大,教哪個徒弟也沒有像教黃族民那樣,認認真真一個字一個字地教,一句一句地示範,還要反過來練,黃族民逗哏、馬志明捧哏。甚至於一句詞都是幾遍幾十遍來來回回地練習,有一個字不對、一個字的音不對都不行。快一點、慢一點都不行。快了,超出了觀眾的反映能力,不行;慢了,觀眾都反應過來了你還沒說出來,也不行。用馬志明自己的話說,黃族民是他“一口一口喂出來的”。

黃族民非常佩服馬志明的創作能力。他有時也蒐集一些小段、小包袱提供給馬志明,一般的笑料,經過馬志明點石成金,立即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這是馬家獨特的手段。馬志明和黃族民合作的小段包括《僱三輪》《潑水》《扔狗》《看不慣》《倒車》《吃梨片》等,一直流傳到現在。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馬志明黃族民)

1987年黃族民與馬志明正式搭夥,為曲藝團演了十幾年,一直到1998年,黃族民總算是正式調入天津市曲藝團。一般人如果三五年調不到曲藝團,也就放棄了,但黃族民始終堅持,只要有演出,不在乎身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曲藝團有很多正式編制的演員,不僅水平低,更是從來也不好好演出,不為曲藝團做任何貢獻,但待遇都比黃族民好。黃族民毫無怨言,只要自己長本事,比什麼都強,最後沒飯吃、沒錢掙的還指不定是誰。

黃族民出身於幹部家庭,父親抗日戰爭時受過傷。他為人正直,守信義,從不想歪的斜的,從沒有因為錢和馬志明鬧過矛盾,也不參合相聲圈的亂事。馬志明和黃族民有一次去北京演出住在酒店,有一位演員,無事生非,喊黃族民一起吃早點,藉機問黃族民:“你知道你們這場多少錢嗎?”黃族民答:“這場多少錢,我也不知道,現在馬先生也不知道。反正每次領錢都是我去領,我經手。至於給我多少,馬先生都給我,他願意,我都給馬先生,我也高興。我們倆不分彼此。”這句話說完,那位先生就灰溜溜地走了。(文:何玉新)

相聲愛好者黃族民,37歲遇見馬志明拜師入行,捧逗關係牢不可破

(黃族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