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2018年北京科技周的主題牆運用

互動投影的形式讓觀眾紛紛駐足體驗,該主題牆突出了“北京引擎 中國實力”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進行時”兩大方面,體現首都高質量發展和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的重要貢獻。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

一走進長廊,就被主牆面“北京引擎 中國實力”撼到了。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被東側的主題牆深深的吸引住,忍不住去按動一下牆面的“引擎”。該牆面用互動投影的形式,展示了航母遼寧號、墨子號、悟空號、大飛機C919、復興號、蛟龍號等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據參展方介紹,“這是第一次在科技週上展示,是以自主研發的‘視田數字核心’為基礎,跨界應用於不同的領域,交互、科技、數字、多媒體等,虛擬與現實結合,提升人們的參與度。”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小朋友被東側的主題牆深深地吸引了,忍不住去按動牆面的“引擎”。(圖片來自中國科普網)

蛟龍號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通過交互形式觸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表現下潛過程,並在不同下潛深度通過彈窗介紹相應深度探測到的海底場景。

碳基集成電路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利用碳納米管制作的晶體管,能夠提升晶體管性能4倍、降低能耗10倍;由於材料特性,所製備的電路也具備很高的柔韌性,可應用於計算機、智能手機芯片和柔性可穿戴醫療傳感器等。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復興號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自動駕駛汽車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航母遼寧號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西側牆反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進行時”主題,這塊屏幕左邊播放的是反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宣傳片,體現首都高質量發展和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的重要貢獻;右邊用三維生長動畫形式展示“三城一區”規劃和標誌性建築。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2018年北京科技周“主題牆”:可以觸摸的科技元素

延伸閱讀:北京市以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城一區”為主平臺,發力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為擦亮“科技創新中心”這張“金名片”,北京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全面發力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17年,“三城一區”地區生產總值在北京佔比超過30%。其中,中關村科學城居16區之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增速最快,同比增長12%。

隨著中關村科學城原始創新策源地作用進一步凸顯,懷柔科學城作為世界一流科學城的形態初露端倪,未來科學城技術創新主陣地作用加速形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精尖結構的新增長極加快構成,“三城一區”格局雛形初顯。

— END —

版 權 聲 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