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一定要銘記: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

很多媽媽,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結束了讀書生涯,放棄了自我成長,很多媽媽自認為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媽媽們一定要銘記: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

一個女人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人生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在,輕鬆灑脫,生活穩定,令人羨慕。其實,很多人生議題並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裡,這很像成長的斷崖。四十歲左右的人,特別容易往兩個方向走,要麼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魅力;要麼視野越來越窄,與外在世界非常疏離。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來描述這種狀態,讀來讓人倍感淒涼。

當然,選擇最安逸的生活狀態,也不是錯誤。不過,人生的議題並不會因為我們的迴避而遠離。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這樣寫道:“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妥協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製地圖。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聖不可侵犯,對於新的信息和資訊,他們也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媽媽們一定要銘記: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

人到中年的媽媽們,低到塵埃裡,洗手做羹湯,本來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僅僅懂得柴米油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所以,媽媽們一定要銘記: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