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行辭職的人最後都去哪裡了?

clover_ATS


自從銀行的黃金十年(2003年-2013年)過去後,這兩年隨著實體經濟的下滑,不良貸款增多,銀行業一再下調薪酬,基層員工,普遍的情況就是任務多,壓力重,因此最近這幾年跳槽的人比比皆是。總結來說,大致有以下幾個去處:

公務員、事業單位

這兩個,特別是公務員,即使是以前形式好的時候,照樣很多人在考試,這幾年形式不好,認真備考的人進一步增加,我身邊這兩年就走了三四個,全是去公務員單位或者事業單位的。

同業

同業主要包括其他銀行(大行跳小行,很多可以混個小領導)、證券、期貨、保險、財務公司、地方金融公司或者汽車金融公司等等,這個人數也不小,而且是主力,應該說大部分銀行的跳槽還是在同業中打轉,畢竟同行業,熟悉上手快。

其他

其他的大概有兩類:一是跳槽去大學本專業相關的職務(比如讀會計的,有跳槽去國企或上市企業做財務運營人員的);還有一種是辭職回家,比如我不少女同事結婚或者生小孩後直接就離職,專心相夫教子了。

總結

現在的銀行業,已經不是十年前如日中天的時候了。目前的銀行業,如果你是個領導幹部那還好,反之如果你還是個基層職員(比如櫃員、客戶經理),那確實是金融民工,壓力大、任務重、薪資少。當一個行業掀起離職潮時,也就說明了這個行業出現了問題了。

最後借用一個段子,來說說,銀行基層員工目前的現狀:

一銀行員工實在是累了,去少林寺問大師:“我是在銀行工作,每天壓力都很大,吃不好、睡不好,錢又少,還不能顧家,別人都有時間休假,而我卻不行。”大師右手捂左胸,不語。銀行員工追問大師:“您是說不要抱怨,要問心無愧,要對得起心中夢想,對嗎?”大師搖了搖頭說:“你離我遠點,我出家以前也是銀行的!今天聽你又說這些,我心裡堵得慌……”

鯉行者


曾幾何時,多少人擠破了腦袋要進銀行,即便今時今日,想去銀行的高校畢業生們也不在少數。可是,還有不少人在逃離銀行。今天,一起學私募就和大家看看,那些離開銀行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先講個段子吧 ——


一銀行員工實在是累了,去少林寺問大師:“我是銀行職員,每天壓力很大,吃不好睡不好,還不能顧家,還要面對各種指標壓力,別人都有時間休假,而我卻不行。”禪師右手捂左胸,不語。追問大師:“您是說不要抱怨,要問心無愧,要對得起心中夢想,對嗎?”禪師搖了搖頭說:“你離我遠點,我出家以前也是銀行的!今天聽你又說這些,我心裡堵得慌……”


我一位曾在銀行工作的學姐,在看完上面的段子後,認真地糾正我:“你怎麼能把事實說成是段子呢?”我……


01


“以後工作了,一定要養只貓”


學姐在大學時期算得上是風雲人物,成績好、績點高,學生工作出色。大四那年,她通過校招去了某銀行工作。


工作以後,我發現學姐在中午飯點兒才會更朋友圈。


某天中午,我忍不住調侃她“欸,這個點兒沒人刷朋友圈啊,大家都午睡呢。”


幾個小時之後她才回我消息:“我也不想啊,可一天也就中午吃飯的時候能看眼手機了”。


“下了班不就可以休息麼?”


“下班回家我連妝都不想卸了,只想睡覺。”


然後學姐又補充了一句“對了,我是現在才下班回到家。”


而那會兒,是晚上十點。


我這才知道,做櫃員的學姐,是有多累。


“早上不到八點就得到網點,開晨會、念早報,做好一天的準備工作。”


“晨會就是把昨天的工作內容C+c再C+v一下,每次開會我都忍不住聯想到上學時班主任嘚啵嘚啵嘚的樣子,神煩。”


“網點開門前10分鐘我們就得在櫃上坐著了,千萬別喝水啊,不然中途上一次廁所還得被排隊的客戶趕著趟兒地罵。”


“到點兒了也不能下班,得把一天的工作都整理交接好了才行。有時候其他人出了問題,你也得跟著解決。按時下班?不存在的。“


“沒朋友了現在,都知道我在銀行上班,聚會自覺不叫我了,反正叫了我也沒時間。上次看閨蜜聚會,裡面至少有一半人我都不認識,一打聽,都是新朋友。”


後來,我看到學姐更朋友圈,都是跟信用卡有關了。


我想到以前在學校時我們一起參加活動的時候,那個總是神采飛揚的姑娘,現在每天對著指標和機器嘆氣,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快樂。


隔了好長一段時間,我看她朋友圈發了一張照片兒,照片裡她居然抱著貓,笑得賊開心。


我微信問她:“學姐你現在有時間養貓啦?”


過了會兒她回我:“我辭職了。”


學姐說她一直想著畢業以後養一隻貓,但是在銀行工作太忙了,打理自己都沒時間,更別提照顧一隻貓了。


原來有一天,她因為連續加班剛回到家就昏過去了,因為太困了。


等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一個人住的家裡冷冷清清,她捂著胃給自己煮了一包面,一邊吃一邊哭。


“我之前一直說要辭職,直到昏倒那次才真正下定決心。我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了。我那天自己醒過來之後特別害怕,如果我就這麼死了,我到死都是不開心的。我不怕吃苦,我只是不想每天渾渾噩噩,沒有個人生活也沒有朋友,這樣的工作意義是什麼?”


“找工作的事得好好考慮,我要生存,更要生活。”


02


“我的夢想就是多賺點錢”


“再有下一次,老子不幹了!” 跟我同屆的同學又來找我吐槽他現在喝酒喝得胃跟篩子似得,有時連著幾天不能好好吃飯。每次從醫院出來都撂下上面的話,但是每次也都不了了之。


當初他在網申的時候,信誓旦旦地說“老子一定要拿下它!”


為此他通宵了幾個晚上惡補關於銀行的所有知識。


最後終於如願以償,他成為某大行的客戶經理。


作為新人,他成績單很漂亮。分行領導很看好他,經常跟他說,你再努力幾年,前途不可限量啊。


“沒什麼前途不前途的,我就奔著錢途來的。”


他家裡狀況不是很好,大學四年過得很是節儉,最大的夢想就是工作以後能賺很多的錢,養活自己也養活家人。


“都說銀行賺錢,其實我去了才知道,那些績效工資哪那麼容易拿。”


喝酒應酬已經是家常便飯,最無奈的是在悶熱的夏天傍晚穿著白襯衫陪著阿姨跳廣場舞。


“你還得面兒上帶著笑啊,你都不知道那些老太太們多有錢,都是大客戶,沒辦法。”他經常這麼對我說。


這麼拼的一個人為什麼不辭職幹別的?


“那天我陪客戶直接陪到住院了,胃穿孔。醫生說我不能再喝了,可不喝哪兒行啊,難不成真天天陪著阿姨們跳廣場舞啊!”後來他再去見客戶時懷裡都揣著藥。


“有時候吧,還真的想不幹了算了。真是落一身病,賺的錢不都得交出去。”


“但有時候又想,現在做什麼工作不累呢,忍忍吧,過幾年就好了。”


現在他還是沒辭職“畢竟也真的給了我一個高於平均水準的工資。”


他說,想過辭職,但還是先努力賺錢吧,我的夢想就是多賺點錢。


03


“辭職了才發現自己兩手空空,一無所有”


在老家認識一姐姐,去年從銀行辭職,後來又陸陸續續嘗試過其它工作,現在在家備考公務員。


之前聽長輩聊天的時候提起過,她也是在剛進入銀行的時候不習慣,迷茫掙扎了很久,後來想著趁年輕多些嘗試,就辭職去一家互聯網公司了。


結果進去之後發現自己的思維跟互聯網思維實在是難以磨合,接著又跳槽去了某私企。


但結果跟前幾次差不多,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又辭職了。


前段時間回老家跟這位姐姐聊過一次,她說起未來時,眼裡一片迷茫。


“我老是覺得不適應就再去找,找到合適的工作才能開心。“


她說自己之前在銀行上班的時候,老是覺得意難平。


“為什麼我辛辛苦苦學了四年專業知識,現在卻坐在一個360度監控的玻璃監牢裡,做著機械重複的工作,過著一眼望到頭的人生?”


“幹了半年越想越痛苦,乾脆就辭職給自己一個痛快。”


“其實剛辭職那陣子是挺開心的,感覺自己解脫了,結果找到新工作的時候,又覺得不合適。那時候我都有點兒懷疑自己了。我所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呢?”


姐姐說,不要總覺得自己應該是怎樣的,路還是自己走出來才行。


她從銀行辭職之後,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明確的目標,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長什麼,也沒有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就這麼想一出是一出。換了很多工作,不僅是消耗精力,最重要的是浪費了可以提升自我能力最寶貴的那幾年。


現在她準備國考了,如果能上,最後可能就做一個安安穩穩的小公務員。“我後悔的不是辭職,而是沒搞清楚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04


那些從銀行辭職的人,後來都去了哪?


他們想辭職,但總是很糾結很猶豫。


看到他們,其實讓我想起了幾個在櫃面工作三五年了的前同事,他們在天天diss天diss地diss空氣,分分鐘想炒銀行魷魚。


但是,很多人不敢,因為出了銀行櫃檯,也許很難再找到能維持現有工資水平的工作。點鈔、小鍵盤、業務知識這些曾經耗費了多個日夜去訓練的技能,到頭來會發現並沒有什麼多大的用處。工作三五年,上有老,下有小,怎麼敢輕易斷糧?那就只能混下去唄,日子過得也不差。


必須潑一盆涼水,如果你一直在網點做基礎崗位的工作,那麼三到五年後,如果再辭職出去找工作,恐怕很難找到多好的工作。


時間越長,跳槽成本越高。浪費一兩年的青春去尋找自己的職業規劃還來得及,但再長就不一定了。


所以說,如果已經在基層幹了一兩年,而且短期內看不到任何改變的苗頭,我的建議是,走,而且越快越好。


如果是因為一時衝動想出去闖闖而辭職,那最好再冷靜一下。其實工作哪裡都不輕鬆,到哪都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有的人抱著嚐鮮的心理,一時衝動,裸辭了。也在留言裡看到,有人兜兜轉轉,仍舊回到了銀行。


事實上,辭職轉行永遠要經歷一段陣痛期。要做好跳槽後收入驟降的準備,轉行窮三年真不是亂說的。


看到知乎裡有人從銀行跳槽後去了一家小金融公司做風控,年薪才6萬,比之前少了將近一半。但後來用兩年時間考了C語言,學了各種風控模型工具,同時公司也成長了不少。之後獵頭不斷電話打來,年薪能開到30萬左右。


另外,想好要應聘的崗位,作相應的準備。曾經看到過有一兩年銀行背景的應聘者簡歷,投的是數據分析崗位,但因為沒有任何相關行業背景和技能,在HR眼裡,真的跟應屆畢業生沒什麼兩樣。那請問拿什麼說服HR招你而不招便宜聽話好用的應屆畢業生呢?


如果把本職工作所需技能定義為A技能,那麼最好時時刻刻為自己準備好plan B,讓自己保持隨時能夠跳槽的能力。


很多人可能想問,那些從銀行跳槽出去的人,最後都去了哪?我整理了一些之前的後臺留言,僅供各位參考:


@一期一會:從銀行出來後去了財政局投資的一家國投公司,從基層出納做起。有點懷念在銀行的日子,有點迷茫,又覺得自己沒做錯。但是更有上進心了,不會像在銀行每天是壓抑的麻木的。


匿名:跳槽之後來了一家保險公司,因為之前一直在銀行有保險任務,與其在那賣不如來保險公司,而且現在國家鼓勵商業保險發展


匿名:辭職一個半月,少兒英語機構。超級開心,籌劃辭職兩年,兩年內拼命學英語 考教師證,成功轉型,如在天堂


匿名:炒了銀行魷魚兩個月的現金桂圓:現在在一個招商部門工作,出來之後,我的膀胱炎不治而愈

再也不會出現又口渴又想上廁所的煩惱了家裡人都說現在我做什麼都有勁頭了,也不發脾氣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到處跑曬黑了我捂了兩年的終日不見陽光的皮膚
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


匿名:說到跳槽真的是一件特別糟心的事。我畢業以後就進了銀行,進來了才知道並非心頭愛啊,可是離開銀行,家裡長輩不同意,老一輩銀行人不懂新一代銀行人的苦,老公也不同意,不同行業裡的人總感覺自己看銀行人都是仰望的,說出去老婆是銀行的,四大銀行不在前臺多好聽。我自己的感受呢,我自己的夢想呢,我自己的生活呢,沒有人在意你的想法。總不能為了離開銀行而離婚啊。不知道不知道,好亂,一說離開就好煩


匿名:2014年畢業進了上海中行,同年10月辭職去了一家外企。再也不用一大早去上班,也不用一天到晚考試了。


匿名:跳槽去市級單位


匿名:去了國稅局


匿名:考上了公務員


匿名:從國有銀行省行跳槽到某上市集團(行業老大)的金融公司,屬於大背景的小創業部門,感覺呢,做金融,還是需要專業一些的,大家躲坑吧。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奔著體面和前程選擇到銀行工作的年輕人仍然不少為了理想與生活,仍然在銀行裡堅持還有很多但或掙扎或決然地收拾行裝離開銀行的也有社會很殘酷,一直都是如此每年秋招、春招都有新鮮的血液湧進銀行,但每年也有大量新人離開。


總之,無論是繼續在銀行工作或者離開,任何一種選擇,都不容易,沒有哪一條路會很輕鬆。


小七駕道


銀行的人圈子本來就挺小的,平時接觸的除了客戶就是銀行同業,再就是管理自己的監管部門。個人總結分析,從銀行跳槽的人,主要流向有以下幾個地方:

一是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從銀行考去當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的人,主要以35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畢竟35歲之前大家都有機會去考,而過了35歲就不能考了。這部分年輕人,在經歷了銀行工作的壓力之後,更向往穩定一些的工作和生活。而由於他們有在銀行的工作經歷,本人綜合素質都不錯,考上的機率還很大的。

二是銀行同業。凡是去銀行同業的人,基本上是把自己的理想再上了一個新臺階。這部分人,以銀行的業務骨幹、技術專才和有資源的管理者居多。在銀行有過多年計算機、法律、國際業務等從業經驗的技術專才,通過跳槽到同業,達到職務晉升和工資待遇提高的目的;而那些在管理崗位的人員,還有那些有著豐富資源和營銷經驗的人才,也通過到同業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拿到了更高些的薪水。

三是到企業去工作。銀行工作和企業的財務管理等工作相近,有些人去到企業謀份理想的差事,也不錯。還有的人到小貸公司等金融類公司去工作,也是利用了在銀行工作的專長。

四是在家裡待著沒有繼續工作。這部分人有的是因為辭職當時就不想繼續工作,以結婚有小孩的女員工居多,在家專心照顧小孩;還有的是因為家庭條件好,不在乎工作,稍微累點就想著還是回家好;還有的是由於各種原因一時衝動辭了職,沒有找好下家,需要重新開始。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與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我在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工作多年,為客戶累計提供貸款、債券、跨境融資、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等多種類融資總額超過60億元,服務過央企、地方龍頭國企、政府平臺、上市公司和比較多的中小企業,這個問題我可以答。

銀行工作人員辭職並不少見,我周圍確實有不少同事離職,無非以下四種去處:

(1)其他銀行。這個比例有6成,國有銀行會跳槽到股份制銀行、股份制銀行互跳,也有城商行參與其中,銀行跳銀行的話,工作內容、崗位系統都會比較熟悉,所以上手會比較快,並且銀行社會招聘的主要對象就是其他銀行工作人員。

(2)券商、資產管理公司、信託等其他金融機構。10人裡可能會有1、2人作出這種選擇,雖然同屬金融行業,但具體到細分崗位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並且每種金融機構對人才要求不同,比如券商會看更中財會、法律背景,到信託的銀行從業人員要麼原來在理財崗位,要麼在信貸崗位。

(3)非金融機構、創業。從銀行跳槽到非金融機構的朋友不在少數,發展也更多元化,這類朋友一般自身實力較強、善於應對各種挑戰,曾有個朋友直接去外貿公司做了副總,乾的還不錯。

(4)退出職場,自由自在。男生一般不會作出這種選擇,即便家境再殷實,也會有事業幹,不至於賦閒在家。女生的話就不一樣了,我確實有女同事內外兼修、氣質出眾,直接加入豪門,男方不讓工作,所以就過上了四處旅行或求學進修的生活,幸福指數也比較高。


放牛王二娃


10年進建行,櫃員幹了四年,生不如死的四年。銀行這個工作就是因人而異,有人可能很適應,覺得工資高福利好上升空間大,對我這樣只希望有份穩定工作的人來說在銀行上班的每一天都是煎熬。什麼客戶刁難攬存任務繁重這些我都可以忍受,就一點,不正常休息!我們這建行是上三天休一天,聽起來覺得也挺美,三休一,全年無任何節假日可言,並且,趕上一到三月份旺季營銷,說不讓休息就不讓休,那種上了三天班累的屁滾尿流就想休一天結果快下班告訴你不讓休息的心情我這輩子不想再體驗了。

並且沒有任何節假日,管什麼節別人怎麼放到銀行這就是三休一,你想連休那隻能跟同事串休,連休兩天就得連上六天班,並且同事也不一定愛跟你串。家裡什麼事都指不上你因為沒有休息,不僅自己和自己家人不能有事生病,還得期盼同事和同事家人都別出現什麼情況,一旦同事有事必須請假,你的休息就泡湯了。

就這麼幹了四年表示忍無可忍,好不容易考上我們這科技館,一個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資基本上比銀行少了一半,福利待遇更是啥也沒有,但每天快樂的跟猴子一樣,愛上班愛的不要不要的。工資雖然不高,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了,也可以休節假日了感覺生活各種多姿多彩,就這麼說吧,銀行櫃員那工作就給我多錢工資我也不想回去幹了,生活完全沒有質量,不如掙得少點樂的清閒,做一個快樂的小2B,每天都開心😃


手機用戶72455905630


關注銀行小狗,帶你揭秘更多銀行內幕

仍然在銀行同業的

很多人辭職了,但是沒能跳出銀行,從這個坑跳到另外一個坑,很多人由大行跳去小行做領導,有些從A行跳入B行,做同樣職位之類的。

去做企業融資資金部

很多銀行跳槽的人最終都去了企業的資金部,這部分大多數是銀行客戶經理和分管行長之類的,類似從甲方跳到乙方,是在幫企業找錢了。

自主創業

接觸多了企業老總,總想著財富自由,羨慕他們的生活,於是也找個方向,自主創業了。


銀行小狗


身邊有很多人都是從銀行離職的,包括我自己。不過我覺得混得最好的還是我原來的領導,領導就是領導,不管到哪裡都是領導。我的這位領導,辭職以後自己開了家投資公司,人也不多,最開始他說只有三個人,一個文員天天呆在辦公室裡,他和他的合夥人兩個人出去做業務。就這樣的模式,持續了有兩年的時間,主要還是做銀行的業務,只不過是收了一些中介費而已。


後來合夥人也走了,他就開始慢慢的做押車業務,再後來做一些民間房抵。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就開始擴建自己的團隊。現在團隊已經成型了,大概有40多號人。現在他又變成了真正的領導,業務上面的事情有主任打理著,他倒是經常遊山玩水。

至少在我看來,他也算是財務自由了吧。蘇州這邊大概四套房子,一輛寶馬5系,和一輛牧馬人,股市賬戶裡面大概還有200萬的現金。

三十幾歲的人能有這樣的成就,真的是羨慕啊。


王龍說財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一下。

家裡人就有在銀行上班的,認識的幾個朋友也有在銀行上班的。先說一下他們的情況。

如果在管理部門,並且當上了部門的小領班,說實話日子還是過的很愜意的,但是如果處在窗口或者具體的操作部門,那幹起來真是亞歷山大。現在大家對窗口服務印象非常不好,埋怨排長隊,態度差,一片罵聲,其實只有窗口人員瞭解其中心酸。那是上面領到的安排,具體原因不知道,反正各大銀行都是那種情況,窗口崗位就設置那麼多,導致排隊的急,有火衝櫃員發。窗口人員一天的勞動量很大的,還要面對收付出現差錯的風險,家裡人原來就做過窗口服務,一天下來非常勞累。另外即使不在窗口工作,但是是做具體操作工作的,比如負責看管金庫的,勞動量也不小,看似是有雙休日,但是雙休日的下午還要定時定點去金庫,總之基層操作人員真的很累。

然而,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銀行的拉存款任務,這個真是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每月都有存款任務,任務達不到就要罰款。管理人員還可以,平時清閒,接觸上層社會的機會多,認識的人多,有時間也有資源去拉存款,而基層工作人員天天在下面幹活,接觸的人也少,到哪裡月月去拉存款呢?這樣就導致了很多人幹不下去了的念頭。

但是銀行做為現在的社會來說,也算是一個比較體面的工作了,最起碼五險一金還有各項福利保障還不錯,要想轉行,除非自己有能力,去考公務員進入事業體制,或者轉入民營銀行,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就轉到了我們地級市的一家民營銀行,大家明白的,那種銀行人浮於事的情況比較輕,並且工資要比國有銀行高的高。

除了上面兩種情況外,感覺不到他們願意辭並且願意幹什麼樣的工作。

幹什麼都不容易,外表光鮮的內在可能是晦澀的。三百六十行,別管什麼行業,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各有各的難處。大家有沒有同感?

且行且珍惜吧。祝各位網友工作踏實,生活順利。


令箭荷花感


銀行裡工作各式各樣,桂圓是最底層的,感覺也是離職人數最多的,真心覺得初中畢業坐個櫃也沒什麼勝任不了的。所以桂圓辭職大多是考了公務員或者去了事業單位。而有資源的客戶經理經常會選擇跳到其他銀行,當然,會提拔,給個副職之類的。銀行員工也經常會跳到相關行業,信託、保險、基金等等。銀行裡最受歡迎的一般是信貸崗位人員,各類小商業銀行特別喜歡國有大行出身的信貸骨幹人員,因為信貸業務是一家銀行的根本,信貸從業人員對行業的掌握,大行的風控體系等都不是短時間能鍛煉出來的,這撥人跳槽比較容易,跳出去的面也廣。所以,如果沒有一技之長,跳了又能去哪?說句實話,銀行收入高,但是工作真的累,賺點辛苦錢。


skitomylou


13年進建行做了1年多櫃員,絕望之時通過公開競聘成為了信貸大行的對公客戶經理,通過一年多鍛鍊後可獨擋一面維護大的信貸客戶,恰逢業務轉型二級行新設投行與資管業務專崗,在主管行領導、部門經理的賞識下,作為投行與資管業務的專崗客戶經理承辦了省行第一筆股票質押式回購的理財業務,牽頭承銷了並參與發行了省屬國企的永續債,申報審批通過了省會城市城投100多億的授信及創新型理財業務,上市公司的短融承銷業務和區城投中期票據承銷業務的審批等多個大型項目,一年多省行跟崗學習、鍛鍊,參與申報、審批及運作項目的經歷讓我學習、成長了許多,也認識到了銀行系投行與理財業務和資本市場的差異,期間參加了國考,懷著嚮往資本市場的初衷,現有幸任職於證券監管部門。感覺在建行的四年,學到了很多,也感悟到了很多,感謝建行的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