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連續5個朝代的開國皇帝,為何都不能正常傳位?

chunqiuu

連續?唐朝和宋朝之間還有一個五代十國好不好!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確很無奈,一場玄武門之變,死了兩個兒子,權力也沒了,皇位也只能傳給李世民了。宋朝也要”斧聲燭影“的疑案,造成兄終弟及。

至於元朝,哪裡不正常了?不過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太子真金死的早了點,不過忽必烈直接傳給孫子鐵穆耳也很正常啊,難道非得傳給兒子。

當然,如果題主問的是成吉思汗鐵木真,他的傳位的確不正常,因為大汗繼位不是靠前任大汗指定就行了,還要經過忽裡臺大會的確認。由於各方勢力不和,忽裡臺大會大會遲遲不能召開,所以大汗之位空缺了兩年,由託雷監國,窩闊臺只能等待大會召開才登上汗位。

但是,這是說的大蒙古汗國,跟元朝並不相同!

明朝開國皇帝的傳位也很正常好吧,跟元世祖的唯一區別不就是朱允炆的皇位被朱棣奪了嘛。這些身後事,朱元璋也管不了,反正朱棣的皇位不是從他手裡傳承的,而是朱棣搶來的。

清朝皇太極傳給順治帝,莫非是因為沒有傳給已經成年的長子豪格?這的確不正常,原因也很好解釋,多爾袞坐著呢。


平沙趣說歷史

元清不算吧,元朝真金這個確認的太子死的早,孫子鐵穆耳和北方軍隊關係緊密,是理想的傳位人選。本身蒙古人也不是說要傳給長子或者長孫,私家財產是傳給子孫的,但王位或者汗位屬於公器,需要大家認可才能繼位。之所以在黃金家族傳,是因為他們家族的巨大聲望,但依然要得到認可。雖然來了漢地後,受漢人影響,但在蒙古人心中,起碼道理還是這個道理。所以鐵穆耳繼位沒什麼不妥。

清也算不上,皇太極也是努爾哈赤兒子,追隨他的人不少,本身當時滿洲人還有很強的封建傳統,各位頭頭有自己一大票人馬,事情要商量著來,和後來建立了皇權之後的一言堂不一樣。所以皇太極繼位就屬於正常傳位。

唐朝是李世民心狠手辣,打了個突襲,殺了其他兩位,逼迫他爹和朝廷承認他,是宮廷陰謀。宋朝趙光義本身就是儲君,只是隨著趙匡胤兒子長大,他這個儲君位置有所動搖,提前搞了個陰謀,他哥不明不白的死了,他繼位。明朝朱棣那是明著造反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開國初期,還有封建制殘餘,各繼承人的部下對主人的忠心多餘對朝廷的忠心,主人也就有了搞小動作的本錢。典型就是朱棣,他就是靠他的軍隊硬著來的。


尋常味

唐宋之間並不連續。且各朝傳位都是個案沒有什麼聯繫。

唐高祖和唐睿宗都是傳給功勞大的兒子。這是亂局中正常現象。

宋太祖在世時已經將太宗授予開封府尹,親王尹京,是五代以來朝廷預備儲君的不成文慣例。自太祖登基到治國用兵,太宗都參與其中,豈能不分一杯羹。後世雖有諸多燭影斧聲之說,但太祖有意傳太宗是很明顯的。

元世祖太子真金早逝,出於漢族法統,立孫輩。但由於封建化不全面,不徹底,導致後世爭位不休。

明太祖和元世祖情形相似,只是藩王們都不是勢均力敵,所以沒有發展成元代的長期不穩定局面。

清代初期,也是沒有完全封建化,按功勞,實力皇太極繼位。繼而在權力制衡因素下,順治登基。後世也未完全執行嫡長制。


正史縱橫

應該說每一個繼位的皇帝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有一定的風險!因為皇位是至高無上的,他是對於任何一個有可能當上的人來說都是誘人的,一個被皇帝封為儲君的人就意味著等待主宰這個人類群體的一切!所以對皇位的竟爭充滿了血腥!勝者意味著是掌控天下,敗者就是臣服、沉默、甚至是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