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真功夫,你跟不上天才的腳步,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墨跡

浩浩蕩蕩的書法大軍,一直以來,多以入手細微精運的筆法為依歸,二王一派豎著的大旗,始終飄揚指引無數跟隨......然而時間推進到十九世紀末,也許厭倦情緒的蔓延,也許創新情結的聳動,書壇風風火火的掀起一場法古求變的“尊碑抑帖”運動,精力無限的南海先生康有為是這場運動的主旗手,在政治失意後,康有為把巨大的熱情轉戰到書法上,大手筆的書寫《廣藝舟雙楫》,高歌猛進催谷造就一代新書風!

這場碑學運動的最有實力的實踐者,是清代的超一等高手天才式人物趙之謙,這個全能的劃時代大師,在行書中注入了北碑的氣度神韻,澎湃寬宏的用筆,至今無人能及。

附圖錄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另稱《梅花庵詩》):

沒有真功夫,你跟不上天才的腳步,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墨跡

我愛晚風清,漪漪動修竹.慘澹暮雲多,蕭森分野綠.開窗暝色佳,靜賞歡易足.

很久的曾經,在新華書店覓尋不到這本《清趙之謙吳鎮詩墨跡》,就到圖書館借出來,把它用複印機放的大大複印出來再拼接一起,讓自己沉醉於它的激情震撼的揮灑,張力四射的筆畫,被困在書冊裡,我要把它們解放,放大再放大,還它們本來氣場。書法,把字寫大些,用筆騰挪的功夫才得以施展,你的毛筆,喜歡大些的舞臺!所以我不喜歡寫小字。

沒有真功夫,你跟不上天才的腳步,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墨跡

人生遽如許,萬事徒碌碌.有盡壯士金,餘繆匹夫玉.軒車韞斧鉞,粱肉隱恥辱.嫋嫋

把北魏風植入行書,使之渾然一體,是天才趙之謙前無古人的創舉。紮實的用筆功夫斂放自如,運行中的筆毫被打開又被攝緊,靈動流貫於分分毫毫,跌宕放誕於行行隨隨,是沉著,也爽氣,有流行,更搖滾(金屬搖滾屬徐渭)。

沒有真功夫,你跟不上天才的腳步,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墨跡

五株柳,采采三徑菊.高歌晚風前,洗盞酌醽醁.月華灩灩水悠悠,圓月沉時曙色

就那個“五”就可以回味再三了,起筆中段忽然變細的寫法,更有甚於類似這樣的筆畫變異,有說是“摺紙書”,並分析一二,這是沒有想象力的敷衍,就好像來到案發現場了,卻沒辦法去破案,就說那是一個意外哇~~

"五”字最後的一筆末段,好像軟綿綿的破體撤下,經長距離空中緩緩飄落至“株”字再著紙起筆,筆斷意連氣通貫的書寫,是高手的基本追求。

沒有真功夫,你跟不上天才的腳步,趙之謙行書吳鎮詩墨跡

浮.自笑驅馳亦如月,東來西去幾時休

前面說了,“五”和“株”有著長距離的呼應,反映字與字之間的上下距離拉的比較開,為什麼趙之謙有這樣的表現手法?筆法之用,展腕揚臂指送遠!提筆以空中取勢積聚能量(不是高執筆,執筆在筆桿高處是散能量的,控筆只能粗糙,不要不以為然啊,十年之後你必定謝我!),空中取勢,便把手臂抬起,如鷹展翼 ,臂揚起來就能帶起肘,肘穩定了腕就活了,指實掌空指揮毛筆迎來送往的書寫。趙之謙以碑入行書,起訖以示分明,方筆多於圓筆,又揚臂於側前,上一字收筆了,再移入下一字的起筆自然間的距離就拉長些了,收放對比是書法之道,為取平衡,把行距收緊,收放自如並不止於筆畫間,也在行行字字間!

不過這幅作品也許寫得太露了,沒有了節制,可惜趙之謙並沒有高壽,可以想象,他留下的書藝,還沒到他可以到達的境地!生命如此,徒嘆奈何~~天才難得,而偉大的天才也需要時間去熬就!

書法的用筆,不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隨意永遠訓練不出奧運冠軍。不就是寫個字嗎,用不著小題大做故弄玄虛吧,這是很多人的想法,說明他還不想入門書法!千年埋藏的筆法,有無窮妙趣,然而,沒有任何人可以埋藏筆法,它一直在那裡,看你能不能發現它~~


句句實話,雖不及細說,但已見皮毛,要休息了,晚安。

書法傳說,白雲隱峰書法世界在沉默或說話,在隨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