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欣赏生活中的仪式感

细细欣赏生活中的仪式感

儿子每次从外地出差或探亲回南京,我都要开车去机场接他。

而且在前一天,我一定会把车子擦洗得干干净净的,那怕下雨天也不例外。

尽管有机场大巴,回来很方便,但我还是要去。

我觉得这样做,会让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庭中,在父母心中的份量有多重。

这种做法当时叫不出名称,直到有一天和朋友聊天,听到“仪式感”这个词,才顿时醒悟。

我坚持的,莫不就是一种“仪式感”?从此便对这三个字念念不忘。

细细欣赏生活中的仪式感

细细一想,我们的生活中,仪式感无处不在。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对全体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除旧迎新的集体仪式。

一对新人走进婚姻殿堂,婚礼,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生活开始的仪式。

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也是一种隆重的爱国仪式。

细细欣赏生活中的仪式感

当然,这是大的方面,更多的仪式感存在于生活的细节中

比如,我们小的时候,长辈教导我们,吃饭要等人到齐了再吃;

比如,情人节给恋人送一支玫瑰;比如,为亲人或朋友开个生日party;

再比如,在阳光明媚的窗前,泡杯茶,读一本好书等等,都有一种仪式感。

细细欣赏生活中的仪式感

仪式感对人的心理暗示作用是巨大的。

举世闻名的中山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的南坡山腰,从博爱牌坊开始,到达祭堂,共有392级石阶,在漫长的拾级而上的期待中,人们对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敬仰之情,被演绎到了极致。假如把孙中山的陵墓放在一个广场上,抬脚就到,失去了仪式感,那怕这座陵墓建造得再辉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与弗洛尹德齐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量。

细细欣赏生活中的仪式感

可见仪式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就一个家庭来说,即使夫妻结婚多年,如果常有仪式感,爱情也不会陈旧

我曾见到一对夫妻,结婚已经二十多年了,在妻子过生日那天,丈夫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一个玩具大老鼠(妻子属鼠),送给他的妻子,那女人一脸的惊讶和感动。

丈夫说:你掀开老鼠的左耳朵看看,哇,耳朵里有一百块钱。

丈夫说:你再掀开右耳朵看看,哇,右耳朵里也有一百块钱。

在众人面前,这位妻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细细欣赏生活中的仪式感

一般说来,家庭主妇没有不爱钱的。

这份礼物,虽然钱不多,但这个仪式感——我相信——一定会让这位妻子感动一辈子。

仪式感是一件质朴阳光的事情,是夫妻关系保鲜出新的良药。

细细欣赏生活中的仪式感

丈夫出门时,给妻子一个吻;

回家时,给妻子一个拥抱;

两个人单独相处时,一个小动作,都会产生美学理论上所说的“仪式性效应”。

这效应会如春风春雨滋润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