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時候是明朝的神童,19歲中進士娶老婆,成就斐然!

他小時候是明朝的神童,19歲中進士娶老婆,成就斐然!

蔡復一,字敬夫,號元履,金門蔡厝人,後移居同安縣城,生於明神宗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據傳蔡復一從小資質聰明,曾與後來高中進士的許獬同稱為金門的“神童”。他十二歲時就寫了洋洋萬言的《范蠡傳》,令父親驚奇不已。其父蔡用明,官至中丞晉封少傅,與官居吳江尉的同安人李璋互為知交。因此,童年的蔡復一的才學深得李璋賞識,且特選他為婿。十九歲時,蔡復一就在明萬曆二十三年榮中二甲七名進士,並奉旨與十四歲的未婚妻李氏完婚,可謂達到了“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

他小時候是明朝的神童,19歲中進士娶老婆,成就斐然!

蔡復一為人耿直,不畏權貴。初任刑部主亊,就敢上書掲發髙官草普人命之事,雖以遨功之罪遭罰卻震動朝野。他不僅是位有骨氣的大臣,而且體恤民情,關心民間疾苦。天啟二年,他以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時,正趕上時年當地大旱,田禾祜萎,百姓飲水困難。他憂心如焚,寢食不安。面對天災民困卻束手無策,只好跟同災民步行祈雨,他布衣素冠,並自狀自罪,爾後自系己身入獄中,以此表達祈雨的真誠。也許是其愛民之心感動老天,恰巧當晚客降甘霖。當地紳士庶民無不歡心雀躍,前往牢中迎請蔡復一回府。

他小時候是明朝的神童,19歲中進士娶老婆,成就斐然!

蔡復一更難能可貴的是廉潔奉公,生活淡薄如同貧寒居士,且夫人多淑德。其夫婦“共勵清操,名揚朝野”。有一次,湖北鄖陽開府舉行慶典,鄰府的華陽王想試蔡復一居官清廉的真偽。在開府請客之日,他以金酒壺裝入酒甕前來祝賀。李夫人見酒甕封口甚固,疑有隱裝異物,即告知丈夫。蔡復一遂命開封啟示,一見其中竟藏有金酒壺即當眾怒斥,讓華陽王既難堪又折服。

蔡復一學博才高,善於詩文。著有《遁庵全集》《毛詩評》及《遁庵詩集》等。他偶歸故里,亦曾寫詩寄情山水,現僅錄下“九日登太武巖”一詩,就可見一斑。詩曰:

仙嶼孤懸雪浪春,桑麻話舊課鄉鄰。

飲從十日抽身暇,山別多年入眼新。

小鳥呼名時報客,幽花迷徑卻依人。

雲巖月照香泉好,一酌松風灌世塵。

他小時候是明朝的神童,19歲中進士娶老婆,成就斐然!蔡復一後來身任要職,軍政繁忙,經常手不釋卷,筆不停書。雖在病中,仍親自批閱公文,以致廢寒忘餐。夫人賢慧,親自制作一種用薄顫皮,配以菜點捲成菜卷,俗稱“潤餅菜”。讓蔡復一用手拿著,邊吃邊批閱文書。真是既不誤公事又顧及用膳,兩全其美。現閩南一帶甚至東南亞華僑常吃的“潤餅卷”,就是李夫人首創,故又稱為“夫人薄餅”。

他小時候是明朝的神童,19歲中進士娶老婆,成就斐然!

蔡復一先後任過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等職務,總督雲貴、湖廣兼黔巡撫,賜尚方劍,可便宜從事,節制五省。在平定奢崇明、安邦彥的戰亂中,因朝廷內部傾軋被調職,但未卸任時即因勞成疾,死於軍中,終年四十九歲。訃聞,帝嘉其忠勤,追贈兵部尚書,諡請憲。相國張瑞圖為其作墓誌,歸葬於同安下盈嶺下大房山。(文/講史論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