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育雛的奧祕

養雞管家@明獸醫:

小雞育雛也“怕熱”,很多人都做錯了,不要過分的強調高溫育雛,或者低溫育雛,育雛時,小雞均勻分散開即可!

傳統的育雛管理是小雞“怕冷不怕熱”,小雞回家後一個勁的燒爐,把溫度提的高高的,一直到張口喘。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如果溼度不夠,這種高溫育雛已經把小雞的氣管粘膜給破壞了,很容易造成傷熱。

小雞育雛的奧秘

會出現伸脖直喘,說明小雞在散熱降溫,這是雞舍溫度太高了,會造成嚴重的傷熱,傷肺,受損傷後不可修復。

而輕微傷熱的小雞當時不死,但是到了二三十天的時候隨著體重的增加,受損傷的肺、心、腎等內臟就不能滿足小雞的需要了,這時候解剖開就是肺炎還有的心包積液、腎出血,這些都是在育雛期間留下的後遺症,不好根除,投什麼藥都不好使。

也就是現在很多時候出診看到很多雞肺部壞死,成為“黑肺”,這和小雞前期的溫度溼度通風,都有直接關係。

小雞育雛的奧秘

那麼育雛期間的溫度到底多少才合適呢?

育雛溫度就是在雞舍溼度必須達到55%以上的前提下,卸完雞開始慢慢提溫,一直到小雞散開群、不張口喘,不聚堆,就是育雛的溫度。

所以,育雛期間首先要使溼度達到,然後溫度能使小雞散群就可以了。

小雞接入育雛室後,要立即給予較高的溫度,一般應達 34 - 35 ℃ 左右,以後隨著小雞長大,每週逐漸下降 1 - 2 ℃ 。溫度下降的速度視小雞體質強弱而定,體強的下降快些,相反則慢些。

小雞育雛的奧秘

當小雛長到 60 天左右時,育雛室溫度至 20 ℃ 時就不能再下降。夜間溫度應比白天高 2 ℃ 左右.這對小雞的休息較有利,這樣育雛成活率可達 93 --%95%以上。

此外,還要隨時觀察小雞群的動態。小雞閉眼尖叫、擠壓在爐邊,說明溫度低了;小雞遠離爐子,貼牆活動,張口喘息,說明溫度過高;小雞在室內分佈均勻,行動活潑,採食正常,休息時一個挨一個伸脖子伸腿安靜地躺著,說明溫度正合適。

攜手支持養殖業,一起分享正能量,我在養殖路上與你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