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王八湯引發的悲劇

人類自誕生以來,幾乎每天都面臨一個世紀性難題:吃什麼?

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子曰:“食色,性也。”如果說,性慾促進了人類的繁衍,那麼,食慾則決定了人類的進步和發展。

民以食為天。吃什麼?跟誰吃?怎麼吃?從古至今都是一件大事兒,千萬馬虎不得。吃不好,可能引來殺身之禍,甚至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鍋王八湯,引來殺身禍,搞亂一個國的故事。

1.從燒烤到亂燉

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看似平常的夜晚,周口店龍骨山上空烏雲密佈,雷電交加。突然,一道刺眼的閃電劃破蒼穹直衝大地,大片森林被點燃,火光映紅了整個天空。

這場森林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驚恐萬狀的北京人在山洞中躲過了這場劫難。

事後,飢腸轆轆的人們走出山洞,驚奇地發現,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從未有過的讓人食慾大開的奇妙香味兒。對,就是你路過燒烤攤兒聞到的那種味道。誰吃誰知道,被火燒過的動物肉跟直接生吃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火的發現和使用,讓人類的歷史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特別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研發出“鑽木取火”技術之後,人類徹底結束了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熟食成為餐飲主流,各種燒烤夜市風靡大街小巷。

可是,這玩意兒雖然比刺身好吃,但天天擼串也受不了,單調,不好消化,還容易上火。

部落首領說:能不能整個啥東西,裡面加點水,然後把肉放進去燉煮,連湯帶水一起吃,這樣味道會不會更好?

嗯,想想就覺得好吃。接到任務後,研發團隊發揚鑽木取火精神,加班加點連續奮戰7晝夜,一款用陶泥燒製而成的三條腿容器誕生了。

自從有了這個神器,北京人的餐桌上不再是單一的燒烤,品種越來越豐富。小雞燉蘑菇、蘿蔔燉羊肉、玉米燉排骨、豬肉燉粉條、西湖牛肉羹、牛肉湯、火鍋、麻辣燙、關東煮等菜品相繼問世。

大家吃的心滿意足,抹抹嘴說:領導您給這東西起個名字吧。

面對這個長著兩隻胖耳朵三條小短腿兒肚子圓鼓鼓的東西,首領眨巴眨巴眼睛,想到了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名字:鼎。

一鍋王八湯引發的悲劇

2.從廚房用品到國之重器

鼎的問世,不僅僅是一場廚房革命。吃得好,胃口就好;胃口好,身體就好;身體好,工作才能幹得好。

三足鼎立,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大禹執政時期,四海昇平,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物質產品極大豐富。

當時,全國被劃分為九個州,各州上繳給中央的財政收入使國庫十分充足,進貢的青銅堆積如山。我們知道,在鐵發明以前,青銅不但可以製作生活器皿,還是打造兵器的原材料。也就是說,這些青銅堆在那裡,對國家安全其實是一種隱患。

如何處理這些青銅?當年黃帝軒轅氏曾“功成鑄鼎,鼎成仙去”,留下一段佳話。大禹決定效法先人,把這些青銅集中起來,鑄成九個大鼎,分別代表天下九州,將每個州的山川地形、奇禽異獸、神仙魔怪等都鑄在上面。這樣一來,既可將自己的政績昭示天下,世代流傳,又起到了武器原材料統一管理,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這就是傳說中的“禹鑄九鼎”。

自此以後,鼎從一件普通的廚房用具,逐漸成為國之重器,祭祀神靈的禮器,身份和王權的象徵。在周代,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的使用數量規定。老百姓煮飯盛菜的那個容器,可以叫鍋,叫盆,叫罐,叫啥都行,就是不能叫鼎。

“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的含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

既然鼎成為國家和政權的象徵,那順理成章,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西亳;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和洛邑。定都也被稱為“定鼎”。洛陽至今還有一條路,就叫“定鼎路”。

一鍋王八湯引發的悲劇

3.不該問的別問

周王朝的政體是分封制,周天子是老大,各諸侯國名義上歸中央領導,但實行高度自治。按道理,各諸侯國應該每年向中央納稅進貢,定期進京述職。可後來周朝日益衰落,各諸侯越來越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不但常有輕慢之舉,甚至開始覬覦王權,圖謀篡位。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軍出征,途徑洛陽,周天子派大夫王孫滿代表中央政府前去慰問作戰部隊。

檢閱的時候,楚莊王假裝好奇,問王孫滿:“那傳說中的九個鼎,到底長啥樣?大不大?有多重?”

這就好比你在電梯裡碰見你們單位領導,你問人家:“你工資多少錢?年終獎挺多的吧?一個月車補多少?”非常不禮貌,領導肯定不高興。

王孫滿作為周天子的代表,說話還算客氣:“這不重要,統治天下靠的是德又不是鼎。”說完就不再搭理他了。

當著部下的面,楚莊王碰了個軟釘子,感覺很沒面子,就在一邊嘟囔:“九鼎有啥了不起,我楚國有的是銅,我們折斷戈戟的刃尖,就足夠做九鼎了。”

這話說的就有點暗藏殺機了。

王孫滿面色一沉,當場懟了回去:“大王您別忘了,當初夏禹因為有德,天下諸侯擁戴,各地貢獻銅材,才能鑄成九鼎以象萬物。後來夏桀昏亂,鼎就轉移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轉移給了周。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意思是,我們周朝在江湖上雖然沒有以前那麼牛逼了,但怎麼說還是幫會大哥,鼎的輕重大小是你這個當小弟的該打聽的事兒嗎?閉上你的嘴,不該問的別問!

一鍋王八湯引發的悲劇

4.不該說的別說

問鼎看似是一件小事,其實透露出下屬對領導本人的輕慢無禮和對領導位置的覬覦圖謀。

比問鼎更嚴重的政治事件發生在鄭國。

有個楚國人給鄭國國君鄭靈公送禮,禮物是一隻黿(yuan),也就是老鱉、甲魚,俗稱王八。

真不是影射啥,所謂千年王八萬年龜,祝領導長命百歲萬壽無疆的意思。

本來是當寵物送的,可鄭靈公聽說這玩意兒燉湯大補,直接讓後廚拿去給燉了——什麼寵物,在寡人眼裡,全是食物。

老鱉體型碩大,足有好幾十斤,自己一頓肯定吃不完,宮裡又沒有冰箱可以存放,鄭靈公決定,明天跟部下一起分享美味。

第二天早朝,大家正往會議室走,大夫公子宋突然感覺自己的食指動了一下,便跟旁邊的同事說:“嘿嘿,等會兒有口福了,不知道國君會招待我們吃什麼美味?”

同事說:“做夢呢吧?開會又不是來赴宴。”

公子宋說:“你不知道,每次我老婆在家燉肉,我的食指就會不由自主地抽動,特別靈驗。剛才,我的食指好像又動了一下。”

同事說:“那是你早上沒吃飯餓的,要不就是神經性抽搐,帕金森症前兆,趕緊找大夫看看吧。”

公子宋說:“切!不信咱走著瞧。”

等到了會議室,鄭靈公出來跟大家說:“前一段搞創建,大家工作都辛苦了。昨天有人給我送來一隻中華神鱉,讓我給燉了。有福同享,開會之前,咱們先喝湯。”

那個同事當時就驚呆了!公子宋洋洋得意:“怎麼樣?服不服?哥們兒是不是料事如神?”

倆人在下面擠眉弄眼嘀嘀咕咕,鄭靈公看見了就問:“你倆在下面說啥呢?”

同事就把剛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鄭靈公。

公子宋還在一邊不知深淺地炫耀:“食指大動,必有美味,屢試不爽,就是這麼神奇!”

領導最討厭的就是這種人!知道什麼叫低調嗎?就你能!領導乾點啥你提前就知道,你咋不上天呢?

鄭靈公面無表情,啥話也沒說,只跟服務員耳語了幾句。

很快,熱氣騰騰的鱉湯端上來了,上面漂一層油,蔥花辣椒一灑,香氣四溢。鄭靈公還專門告訴大家,不夠可以添湯啊。

大臣們每人一碗,唯獨沒有分給公子宋。

這不是故意辦人難看嘛。大家吃的熱火朝天,只有公子宋如坐針氈。

好半天,鄭靈公才好像突然想起來,抹抹嘴說:“哎呀,怎麼沒有給大夫盛一碗啊?你看,已經分完了,想喝也沒了。哎,你不是未卜先知嘛,這回你的食指怎麼不靈了呀?”

群臣鬨堂大笑。

公子宋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這時候,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惱羞成怒的公子宋忽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徑直走到鄭靈公桌前,把食指伸進鼎裡,沾湯嚐了一下,氣呼呼地說:“誰說我的食指不靈,我這不是嚐到美味了嘛。”說罷,轉身揚長而去。

臥槽!這還有點規矩嗎!當時把鄭靈公給氣壞了:“你,你他媽洗手了嗎?”

公子宋在文武百官面前竟然如此膽大妄為,染指於鼎,還拂袖而去,鄭靈公真想當場把他斬於堂上。可是,如果為了喝湯這點事兒就誅殺大臣,又怕天下人笑話自己心胸狹窄,所以,硬是忍著沒有發作。

這段“楚人獻黿”的故事載於《左傳》。成語“食指大動”、“染指於鼎”就是從此而來。

一鍋王八湯引發的悲劇

5.一鍋王八湯,引來殺身禍,搞亂一個國

染指事件引得輿論譁然,朝野內外議論紛紛說啥的都有。鄭靈公心裡怎麼也咽不下這口氣,眾目睽睽之下染指王鼎,分明是藐視我的權威啊,此人我必殺之。

鄭靈公指示,迅速成立公子宋專案組,蒐集證據,找個罪名,準備將此人拿下。

公子宋知道自己闖了大禍,就算鄭靈公不找藉口殺他,今後也沒自己的好日子過。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為強,公元前605年,公子宋發動軍事政變,率兵闖進王宮,親手殺了鄭靈公——我叫你不讓老子喝湯!

可憐的鄭靈公即位還不到一年,就這樣,因為一鍋王八湯,斷送了性命。

鄭靈公死後,因為爭奪王位,國家陷入混亂動盪之中,強大的鄭國由此開始走向衰落。

在這場事變中,弒君謀反的公子宋也未得善終,最終被誅殺,暴屍於朝。

千秋功罪,孰是孰非?這個故事究竟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這是留給大家的思考題。

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同學們,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