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改革到了居民端,价格要上涨

昨天下午,国家发改委决定从6月10日起,居民、非居民用气价格机制和基准价格水平将统一。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同时,推行季节性差价政策,形成灵敏反映供求变化的季节性差价体系,促进削峰填谷,更好保障用气供给。此次最大调整幅度不超过每立方米0.35元。按一般家庭用月用量为20立方米左右来算,预计每月增加开支7元左右。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通知,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价格水平按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安排。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允许的浮动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实现与非居民用气价格机制衔接。此次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最大上调幅度原则上不超过每立方米0.35元。同时,推行季节性差价政策,形成灵敏反映供求变化的季节性差价体系。

天然气改革到了居民端,价格要上涨

门站价格是国产陆上或进口管道天然气供应商与下游购买方在天然气所有权交接点的价格,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天然气批发价格。

我国于2015年理顺了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建立了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上浮20%、下浮不限的弹性价格机制。但居民用气门站价格自2010年以来一直未作调整,价格水平低于非居民用气。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量不断增长和非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强,居民用气由于价格倒挂、缺乏弹性等因素,面临的矛盾愈发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说,天然气通过长输管道输送到各省份门站后,“市场供需紧张下,面对价格差,企业有强烈动机把居民用气倒给非居民,政府监管也很困难,价格信号失真造成市场扭曲和混乱。”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说“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从短期看有利于改善供应,长期将促进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

此次调整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并不意味着居民购气价格会立刻调整。我国天然气价格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后,终端销售价格由地方政府综合考虑居民承受能力、燃气企业经营状况和当地财政状况等因素,自主决策具体调整幅度、调整时间等。为保证改革顺利实施,通知要求方案实施起一年内门站价格不得上浮。目前居民与非居民用气门站价差较大的,此次最大调整幅度不超过每立方米0.35元,剩余价差一年后适时理顺。(北京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