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築牢司法屏障,檢察機關切實維護各類產權主體合法權益

「人民日報」築牢司法屏障,檢察機關切實維護各類產權主體合法權益

《人民日報》版面截圖

“有恆產者有恆心。”這句話於2016年被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保護產權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

根據中央部署,2017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不斷完善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平等保護的司法政策,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司法,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在辦案中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區分罪與非罪

為產權保護築牢司法屏障

在今年的最高檢工作報告中,福建泉州“親清護企”工作榜上有名。泉州有非公企業3萬餘家,檢察機關在辦案中樹立正確的產權保護理念、案件評價導向以及科學的工作方式,融合式保護各類所有制經濟組織的合法財產權利,為產權保護築牢司法屏障。

“我們準確把握尺度界限,樹立謙抑、審慎、善意的保護理念,在堅持嚴格執法的基礎上,充分尊重企業。”泉州市檢察院檢察長高揚捷表示,泉州檢察機關明確在辦理涉企案件時要嚴格把握改革探索中出現失誤與違法犯罪等關係,穩妥處置涉非公企業人員的輕微刑事案件。

泉州南安的一家企業因新增生產線,資金週轉困難,負責人楊某以20多名員工的名義辦理高額度信用卡後,透支錢款用於企業生產。銀行發現後立即報警,恐慌情緒在員工、客戶及供應商之間蔓延,企業生產經營一度停滯。隨後,泉州檢察機關經過細緻審查,依法認定企業對未還資金不存在非法佔有的意圖,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企業重新獲得注資,走出困境。據統計,僅2017年,泉州市檢察機關就依法從寬處理了64名非公企業人員,一大批企業重獲新生。

“從維護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角度看,應當妥善解決辦理刑事案件與維護企業正常經營的關係,不能因為調查某個犯罪嫌疑人而導致企業無法經營。”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時延安說。

針對這一問題,最高檢出臺多份文件,明確要求檢察機關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界限、改革探索出現偏差與鑽改革空子實施犯罪的界限、合法經營收入與違法犯罪所得的界限、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界限、不正當經濟活動與違法犯罪的界限;慎重拘留逮捕企業管理者和關鍵崗位人員,慎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慎重考慮辦案方式和時機。這為保護企業和個人合法產權、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人民日報」築牢司法屏障,檢察機關切實維護各類產權主體合法權益

加強法律監督

形成多元化產權保護格局

以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選擇性執法等一直是妨害產權平等保護的重要問題。對此,最高檢明確要求加強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加大對該立案不立、不該立亂立等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的監督糾正力度,貫徹落實非法證據排除等辦案制度,堅決糾正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漏捕漏訴、濫用強制措施、查封扣押凍結財物不當等偵查違法行為。

四川省西充縣檢察院制定出臺《辦理非公企業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經濟社會影響評估辦法》,規定辦理非公企業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應從企業歷史經營狀況、案發後經營狀況、企業經營前景、職工情況等十個方面進行評估。2017年7月,西充縣某醫藥公司法人王某因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批准逮捕。審查起訴期間,企業百餘名員工聯名向縣檢察院寫信,反映企業已有3個月沒發工資。檢察機關了解到,這家醫藥公司近年來安置了近200名下崗職工,一直都是全縣納稅明星企業,但王某被採取強制措施後,多家供貨商停付貨款,公司資金鍊即將斷裂。根據《辦法》和調查瞭解的情況,辦案部門在動員企業積極退賠國家損失後,及時對王某辦理了取保候審。王某回到企業後,收回了大部分貨款,及時發放了職工工資,企業終於擺脫困境。今年3月,法院對王某宣告緩刑。

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能,無論是刑事審判和刑事執行監督,還是民事、行政案件審判監督,檢察機關都負有重要責任。“2017年出臺的《關於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針對檢察機關批捕、起訴、刑事訴訟監督、民事行政檢察、控告申訴檢察等各項檢察職能都提出了加強產權保護的具體要求和工作措施,推動形成檢察環節的多元化產權保護格局。”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萬春表示,產權案件涉及刑事和民事、行政三大訴訟領域,依法妥善辦理產權案件,應當積極轉變辦案理念和辦案方式,最大程度減少對產權主體合法權益的損害,最大程度降低對產權主體正常經濟活動的影響。

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檢察院就通過辦案為一家高科技公司挽回損失近10億元。原來,該公司員工魏某利用工作便利,通過技術手段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將其中存儲的軟件源代碼拷貝後,賣給了創辦同類科技公司的任某等三人,最後成交價為72萬元,而該套源代碼市場價值高達近10億元。接到企業報案後,公安機關追查到了上述4人,魏某犯罪沒有異議,但對任某等三人能否定罪、定何種罪則存在爭議。檢察機關通過分析案情,認為應當將任某等人非法購買源代碼的犯罪行為定性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同時建議公安機關及時追回被盜源代碼,阻止任某等人將之投入研發生產,這最後獲得了法院的判決支持。

「人民日報」築牢司法屏障,檢察機關切實維護各類產權主體合法權益

開展專項督查

著力糾正一批涉產權冤錯案件

日前,最高檢下發《關於對加強涉產權刑事申訴和國家賠償案件辦理工作開展專項督查活動的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刑事申訴檢察部門採取掛牌督辦、甄別糾正、異地審查、公開審查、反向審視等方式,監督糾正一批涉產權刑事申訴和國家賠償案件。

推動涉產權刑事申訴檢察工作,堅決監督糾正相關冤錯案件,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是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重要內容。據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廳長尹伊君介紹,為增強涉產權司法保護的針對性、實效性,最高檢明確了涉產權刑事申訴、國家賠償案件重點,主要包括涉及國有資產產權、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農村集體產權、民營企業產權、公民個人財產,以及與涉案財產相關的六類案件。

此外,最高檢還要求各地檢察機關著力糾正一批典型冤錯案件,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的冤錯案件,依法堅決予以糾正,並努力使當事人的損失得到合理賠償。

“辦好涉產權刑事申訴案件,目的就是要充分體現檢察機關堅持平等保護、全面保護、依法保護的原則,將產權司法保護理念貫穿到司法辦案的各個環節。”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副廳長羅慶東表示,最高檢將持續加大辦案工作力度,督導各地進一步強化刑事申訴檢察環節的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持續加大涉產權刑事申訴、國家賠償的辦案力度,形成聲勢,發現、甄別、監督糾正一批典型案例,對重大案件實行異地審查,確保取得更好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