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君斬一漢族文官,皇帝得知,直接處死儲君,王朝因此延續百年

在古代改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歷史上的改革鮮有成功者,而且改革家也鮮有善終。但是有一次改革卻成功了,這次改革就是魏(386-534)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所謂漢化改革,是因為孝文帝是鮮卑人,他發現漢文化的優越性,決定自上而下實行漢化。他命令全國百姓說漢語,著漢服,習漢俗,使用漢族的典章制度。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孝文漢化。

儲君斬一漢族文官,皇帝得知,直接處死儲君,王朝因此延續百年

孝文帝拓跋宏

孝文帝五歲就登基做了皇上,按照北魏的制度,子貴母死,他的母親被賜死,祖母馮太后負責養育他,並代他執政。馮太后是一位很有頭腦的人,她實行改革,加強了朝廷的權威。孝文深受祖母的影響。親政以後一直厲行改革。

但是改革總會觸及守舊勢力和保守觀念,很多鮮卑貴族對抗改革,孝文就對漢人委以重任,藉以壓制守舊勢力。

儲君斬一漢族文官,皇帝得知,直接處死儲君,王朝因此延續百年

拓跋宏

頑固派也拿出了最有力的反制措施,他們聯絡太子,試圖從根本上動搖改革。這一招也確實惡毒,試想,改革搞得再好,等太子繼位以後,還不是要全部翻牌?這一招在秦朝時候就用過,商鞅變法,頑固勢力就聯絡太子阻撓變法,商鞅不能處罰太子,就對他的老師處以墨刑。孝文的手段更徹底,直接處死太子。

太子元恂成為儲君之後,依照魏國制度,其母被賜死,他在太后的撫養下長大,嬌生慣養,性情乖戾。孝文為了讓他學好漢文化,專門讓漢人高道悅做他的老師。但是他不僅不好好學習,還遷怒於自己的老師,並趁孝文出巡的時候,改穿胡服,說鮮卑話,甚至藉故把老師給殺了。

儲君斬一漢族文官,皇帝得知,直接處死儲君,王朝因此延續百年

馮太后

太子的行為相當於給守舊派注入了興奮劑,他們反對漢化更加猖狂。孝文帝感到太子已經成為他推行改革的最大阻力,於是賜毒酒給太子,毒殺了他。這一手段果然奏效,全國上下,再也沒有人敢說反對改革的了。

儲君斬一漢族文官,皇帝得知,直接處死儲君,王朝因此延續百年

隋文帝楊堅

可惜孝文帝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二歲。他死後,守舊派就發動起義。但是他的改革思想卻被隋朝的楊堅繼承下來。楊堅下令讓鮮卑人姓漢姓,習漢俗,恢復漢文化。從此,鮮卑族逐漸漢化,融入到華夏大家族之中。現在鮮卑作為一個民族已不復存在,但鮮卑的後代的血脈卻並未斷絕。在我們中間的某個漢人,說不定其先祖就是鮮卑人。孝文為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