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人可以分開腿坐,而女人坐下不併攏腿就是不文明?

用戶65146090

俏皮話說:帥的合不攏腿。女性坐下不合攏腿在目前文化裡是有特殊意味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女人面對一個男人坐下,然後慢慢的把腿打開,是不是充滿了挑逗,調戲,撩撥的意味。

這個和著裝也有很大關係,如果女性穿的是休閒長牛仔褲,那麼坐的隨意一點,腿稍微分開一點也可以接受。如果女性穿的是裙子,尤其是黑絲+短裙的組合,如果腿還打開著,那場面真是不敢想象……現在的女性穿裙子的還是多一些,特別是在夏天,真心需要在乎一下坐姿,要不然自己涼快了,對面男人就該就熱起來了。


補充一下,男人腿劈開了坐也是不禮貌的,尤其是面對長者和上級領導的時候。腿分的很開肯定是不合適的,最好就是正襟危坐,雙腿與肩同寬顯得最正式。


夜半聊閒

這一問題首先要從傳統文化說開來,在中國的古代,人們都沒有內衣穿,男人和女人一樣,都是身著裙裝。人們不論貴賤、不分男女,都是“上衣下裳”,後來開始在裳下加禦寒的脛衣之絝,有錢人家則用紈作絝,這也就是“紈絝子弟”的由來,褲子則是很多年後才出現的。

所以在古代,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當坐著的時候兩腿不能分開,否則就會有“走光”的危險。古代人認為這種姿勢非常不雅觀,把這種姿勢叫“箕踞”,箕踞就是坐在席上,雙腿分開的意思,是一種很不雅觀的姿勢。

據《韓詩外傳》記載:有一次孟夫子回家,看到孟太太在家這樣坐著,當時就跟媳婦吵著要離婚,原因就在於此。後來孟母勸說,你在進女子屋之前沒有敲門,是你無禮在先,把孟子說得無言以對。孟母是中國古代歷史一位非常著名的母親,對此事的處理非常明智。

《史記·六國年表》記載:“趙武靈王十九年,初胡服。”意思是在趙武靈王年間,為了適應騎馬作戰的需要,漢人開始學胡人穿短衣長褲,這大概就是褲子的由來吧的。後來女性開也始穿起了有襠的褲子,在生活中也方便了很多。

到了現代,男士多穿長褲,而女士為了美觀多著裙裝。不能不說,現在各種超短裙的發明,讓女人盡顯婀娜身姿,所以無論何時,都有很多愛美的女士身著短裙。

儘管穿著短裙很美,但是動作有諸多禁忌,如果在坐著的時候雙腿分開,有走光的風險不說,還會被很多人認為不雅,甚至被誤以為有其他想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雙腿併攏的習慣,而且女人在坐著的時候雙腿並擾顯更加優雅迷人。所以這不是歧視不歧視的問題,這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人們審美觀點的體現。


草根影像

如果說是歧視,倒不如說是一種思維定式、刻板印象。

就像在大家印象裡,男人一般都是穿褲子的,女人一般都是穿裙子的,當然,現在的社會,女人穿褲子也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了,但是,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個穿著雪紡裙的男人呢?是不是很辣眼睛?但是細細想來,如果這個雪紡裙設計很得體,穿著它的男人打扮很清爽帥氣,並不是你想象的妖豔賤貨的形象,你還會覺得辣眼睛嗎?同樣的,為什麼就一定覺得女人坐下不併攏腿就是不文明?

我認識的很多比較靦腆的男性朋友,坐的時候都會雙腿併攏(當然也有純粹覺得併攏腿坐著很好看或者很舒服的暫時按下不談),當然很多人又會說這種男的不就是娘炮嗎?這,也是刻板印象。為什麼男人併攏腿坐就一定是娘炮呢?也許人家背後是研究飛機大炮的呢。

分開腿坐還是併攏腿坐,都只是一種性格的反應,羞澀靦腆或是豪放不羈,性格不應該等同於性別,如果用這個來界定男女該怎麼坐,未免有些可笑。

評論裡很多朋友提到這樣的坐姿對男女的生理健康有好處,我對醫學沒什麼研究,也不知道男女分別怎麼坐對身體更有好處,但是如果僅僅是生理方面有好處的話,是不是不該上升到文明不文明的層次呢?一身迷彩的軍人小姐姐軍事演習之後,很累,靠在樹邊雙腿放鬆地分開坐,很不文明?朋友們,別再讓一些刻板印象禁錮你了,放寬自己的心,給他人多一些理解,也給自己多一分高度(尤其是底下那些隱射到性,而辣眼睛的評論)。


匡靖

先請看官看一張圖片——

由圖可見,古代西方女性騎馬,不是跨著馬騎,而是將兩腿並起來放在一邊,身子向外,腦袋向前,以一種怪異而危險的方式驅馳。

這個騎法,馬鐙一點都派不上用場,一不小心還可能倒栽蔥,從馬上倒翻下來。

再看下圖,女性騎馬的方式變了——

這張油畫表現的應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女性,那時,即將迎來女權意識的甦醒和女權運動的興起,女子也像男性一樣,開始穿褲子了,而不是一概穿裙。

裙子不適合騎馬,一是上下馬不便,二是馬一跑起來,裙子容易飛起。

同時“裙底”易讓人產生聯想。

大概是這兩個原因,十九世紀以前的歐洲女性,才以那樣一種彆扭的方式騎馬。

自女性地位提高,女性穿著也發生變化,女性也能像男子一樣“正經”地騎馬了。

僅據女性騎馬的姿態來看,女子並腿的習俗,歷史悠久。我想這種風俗是具有世界性的,今天仍體現在對女性坐姿的要求上,其原因大致有三:

  1. 女性特殊的身體結構,尤其是兩腿之間,是女性身體上最隱秘的地方,“打開”似很不雅;直到今天,女性“叉著腿”坐,仍被視作不文明、沒教養的表現。

  2. 女性的腿需併攏,與衣著有關。過去女子只能穿裙子,今天的女性,夏天也穿裙子,“穿裙”還被一些女性當作女性特徵的獨特標誌,堅持一生都穿裙子,而不穿被視作男性裝束的褲子。穿裙子時,特別是在坐著、蹲著時,腿如果分開,很容易走光,因而“腿併攏”成為穿裙的必然禮儀。

(這麼坐,其實是很累的。男性同胞不妨試一試/皇帝不稱朕)

3. 根深蒂固的對女性的歧視。

當代女性在社會上獲得了相對平等的權利,這是時代的偉大進步。但傳統對女性的束縛,仍以不同的方式保留著,對女性坐姿的特殊要求,就是其中之一。

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無論男女,都應如此,但習俗對女性的要求顯然更嚴,男子七仰八叉沒事,女子這樣就會被當作無教養,“不像淑女”;男子翹個二郎腿挺有派,雙腿分開外蹬也很隨性,但女人不能,“有教養的女人”,需將兩腿隨時併攏,身子挺得筆直,這才符合女性的“優雅”。

女子身體特殊,但這能成為女性必須將兩腿緊緊夾住的理由?男子“那裡”也很隱秘,為什麼男人就可以毫無顧忌?女子分開腿坐怎麼啦?往往誨淫誨盜的事,都發自齷蹉的想象,可是往邪裡想的,不都是男子?為什麼因為男子容易往邪裡想,就給女人上道鎖?

以上事實,從根上說,還是過去男性至上主義在人們觀念和女性身體(坐姿)上的遺留。(皇帝不稱朕答題)


皇帝不稱朕

男人可以分開腿坐,而女人坐下併攏腿,這是男女生理結構決定。

家裡防盜門大敞四開,易引起邪念,壞人容易進來。防盜門小氣窗即使開著,壞人也不能輕易進入。

古人不像現在男女都穿褲子。男人當眾分開腿坐,生理結構可以防止他人侵入自己身體。女人當眾分開腿坐著,相當於自己門戶大開,容易引起他人邪念,而且生理結構容易讓他人侵入自己身體


429方寸世界

為什麼表情、眼神、動作可以成為一種語言,其實就是生理信號也可以被接收解讀。據說男人每隔半個小時就會有一次性幻象,肌體之所以達成這種結構就是要讓你增加繁殖機會,讓物種繁衍下去。所以男性對類似女性屬性的圖案、形態會特別敏感,很多不相關的東西,只要形態有關聯感就會誘發想像,讓人往那方面去想。女性也一樣,如果看到類似男根的東西,你保證她不會聯想嗎?

女性尤其是性懵懂、剛剛成熟的少女,自然會有羞澀感。併攏也很可能是生理反應,然而就算不是生理反應,等接收了男性異樣的反應後也會自然併攏。如果世世代代都是這麼互動,基因也一定會記錄下來。少男如何?一樣,性懵懂期的少男也會更加隱蔽自己的生殖器官,而兒童和老年人就會相對無所謂。所以這不是一個單純觀念的問題。而是肌體特質決定了這個觀念產生。雖然觀念可以引導人去克服,但一般又怎麼會產生那種觀念呢?基因還有一種自私性,就是希望自己的基因傳下去,所以對性有獨佔意識,尤其男性不能保證配偶生育的一定是自己的孩子的情況下。所以男性很矛盾,一方面希望配偶性感豪放符合生育的最佳形態,一方面又希望配偶是一張白紙,單純有羞澀感。一個會隨時張開雙腿的女性,男性是沒有好感的。女性之間也會以此作為攻擊競爭對手的元素。

有的人把這歸結為觀念,還獲得一千多個贊,我實在不能理解讀者的智力。


國病

當然是歧視,性別歧視。


所謂性別歧視,《消除針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裡的解釋是:基於性別而進行區別對待,並且導致了不公平的結果。


男性分開腿被看成自然,而女人就被看成不文明,這就是基於性別的區別對待,並且導致了不公平的結果。


看起來不算什麼大事,但是生活中充滿了這樣的歧視,就會讓女人處處活得不自由不爽。


比如和要女人併攏腿,其實是把女人的私處看成需要遮掩的身體部位,也就是把女人的身體看成禁忌的地方,連她們自己都不可以決定是否敞開,是否開放,而要一律地封閉起來,這種明示暗示充滿了女性從小到大的教育和生活,看起來小,卻是從小到大,讓女性習慣了封閉身體,生活在禁忌中,結果就是女性在性上變得更加脆弱、被動,沒有自主性和自主權。


這種收走女性身體自主權的規訓,是女性作為“第二性”的特徵之一。那麼女性的身體如果不屬於她們,那是屬於誰呢?屬於性規範裡的婚姻制度,而且是屬於婚姻制度裡的男性。


曾經訪談過一個大學女生,她說,宿舍裡的女生們常在一起討論對婚姻和戀愛的嚮往,卻從來不會一起討論性,好像那是不應該討論的東西。但是性作為人權之一,為什麼不能討論呢?為什麼面對婚姻和戀愛不感到害羞,在性面前就害羞呢?這些都是社會文化建構的,讓女性羞於談性,只能討論允許討論的是婚姻和戀愛。


讓女性拘謹身體,失去自主性,這也讓她在受到和性相關的威脅時,更加不知道如何面對和逃脫。


所以看起來是隻是坐姿的小事,其實背後是身體自主權的大事。


換個環境來看,在性別平等的文化環境裡,對人身體的管束是否會減少很多,尤其不會單獨教育女性要如何如何閉攏腿。


婊醬FM

為什麼男人可以分腿坐,而女人不能

首先從生理上來說,因為男人的生殖器官是在外面的,如果你兩條腿夾的很緊的話,會讓你的DD不舒服,一旦它不舒服,就會抗議。分開腿坐是符合生物發展規律的。

從心理上來說,男人分開腿坐,會增加自己的體積,大家都知道自然界體型大的生物通常佔優勢,人也是如此,分開腿坐,會給人一種壓迫感,給人自信的感覺


為什麼女人只能合上腿坐,從生理上來說,女人合攏腿相對於男人來說更加容易,從道德上來說,女性的身體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禁忌,合攏腿能給人一種不容侵犯的感覺。而且,女性的衣服性質決定了女性的坐姿,不然容易走光。女性在國人的眼裡是柔的,合攏腿能增加女性的氣質。


霍冰闊落

看到上來就解釋生理原因的,你的眼裡是隻有生理是吧!在先秦秦漢時期,無論男女,凡是叉開腿坐的都是不禮貌

在古代尤其先秦時期大家都是這樣坐的!就是跪坐.

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這種坐姿你告訴我能夠打開雙腿,別笑了,像圖片右邊那個人,明明就是盤腿坐在地上,而不是腳踝。

在那時候,男子叉開腿坐也是不行的,那是對別人的輕視!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獨箕倨視之,解遣人問其名姓。客欲殺之。

箕倨什麼樣子呢?看下圖,兩條腿張開,坐在地上。這非常不禮貌,所以郭解的手下要殺了他!

為什麼這樣坐就不禮貌了呢?因為那個時候,大家是沒有內褲穿的,三皇五帝被稱為“垂衣裳治天下”,“衣”指的是上面穿的,“裳”指的是下面穿的,這個裳就是,

古人穿的遮蔽下體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種像上面箕倨的做法,是會露出襠部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那時候,人們沒有穿內褲!不但沒有內褲連內衣都沒有。後來才有“絝”,就是今稱套絝,左右各一,分裹兩脛,絝,脛衣也。就是套在腿上!

後來到了漢朝,才出現了,開襠褲,如上圖!

所以在這麼久的時間裡,叉開腿坐都是不禮貌的,不文明的!容易走光!

到現在有了褲子和內衣。按理說男女都是可以叉開雙腿坐的,畢竟有襠,擋住中央!

做為女生,你要是喜歡穿裙子的話,練成叉開雙腿坐的習慣,那當然也是極好的!

引蛇入洞,請君入甕!

總結。古代都穿裙子的時候,叉開腿坐,對男女來說都不禮貌,現在誰穿裙子誰叉開腿坐不禮貌,不是很自然嗎?

你覺得呢?


目西

我覺得男女不同的坐姿與習慣和修養生理等關係,第一是生理關係。女性和男性有不同的生殖器的特性,生理,男性分開腿做對自己生理有好處,女性,並讓我做對自己生殖器的好處與男性是不同的,而且女性並讓腿做比較文明文雅,更有修養。因為生理結構不同,男人上廁所小解的時候是站著的,女人,上廁所一定要蹲著,類似的男人分開腿做比較自然,如果併攏腿坐著估計不是很舒服,我親身體會夾著腿,坐很不自然,女人,更,男人的身體,構造不同,當然行為舉止也有差別。以前女子都有自己的閨房,通常是不允許外出的,有外人進來的時候,一般都會躲在門縫後面偷偷,用眼睛瞄一下,我們會覺得這很正常,如果換成一個七尺男兒躲在後面偷窺,你一定覺得心裡發毛,這個不是正常現象,很多事情是自然發生的,不需要原因,就好像雞為什麼會生蛋蛋,為什麼會孵出小蛋,但是人類喜歡給各種現象需要原因,這是人類的思維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