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全國首個市民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驗收

本報訊 (張 東)近日,作為國內首個區(縣)級市民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市民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高分通過國家標準委驗收,為全國市民服務樹立了新標杆。

近年來,新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市民服務標準化建設,並將其作為深入建設規範化、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內容,著力打造“效率最高、質量最佳、服務最好、市民最滿意”的一流市民服務品牌。2015年5月,新都市民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被國家標準委列入第二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是全國唯一一個區(縣)級市民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

在試點過程中,新都區建立了由通用基礎標準、服務提供標準、服務保障標準、服務監督評價標準和崗位工作標準5大體系、22個子體系、共計1300餘項標準組成的“新都市民服務標準體系”,內容涵蓋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中介服務、網上服務、雙創服務5大服務類型,範圍覆蓋區、鎮、村三級政務服務。

同時,該區將全區31個行政部門承辦的450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前置條件進行了清理規範,並對政務服務按標準再造辦事流程,建成了目前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項目並聯審批系統,精簡率達23%,審批提速達82%,進一步提升了政務服務效能,更好激發出市場主體活力。

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是衡量市民服務標準化成效和水平的最好標尺。為此,新都區全面推進各類便民利民工作模式創新,實現窗口向一線拓展、服務向基層延伸,全力打通服務市民的“最後一公里”。

據介紹,該區在區級政務服務中心,建立“一窗受理”與“多窗通辦”並行的服務模式,提高了整體服務效率;在鎮級便民服務中心,推廣“村村代辦、村村快辦”服務模式,方便群眾就近辦事。

隨著市民服務標準化建設不斷深入,區、鎮、村三級實現了硬件設施、辦理事項、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行為規範“五統一”,基層站所和郵政、銀行、自來水等公共服務功能向便民中心集中,全區173個基層站所中已有85個入駐鎮級便民中心,佔總量的49%。石板灘、斑竹園、大豐、泰興、新繁、木蘭形成了多功能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一條街”。

與此同時,該區通過強化窗口人員的標準化知識培訓和標準化能力提升,使窗口人員熟悉標準、掌握標準、運用標準,將標準服務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流程,真正做到“讓標準成為習慣,讓習慣符合標準”,實現了從“管理者”到“服務員”的角色轉變,從根本上轉變了服務理念,改進了工作作風,提高了窗口服務質量和效率。

據統計,試點項目實施以來,區、鎮、村三級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數量逐年攀升,從2015年308.5萬件增長到2017年的417萬件,年遞增11.9%,群眾滿意度達98.5%,實現了辦件量和滿意度雙提升。

據新都區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將進一步拓展三級市民服務標準化體系功能。結合社區特色、熱點事項、高頻事項等,擬建立標準化市民服務“微中心”,實現政務服務下沉、公共服務延伸,滿足市民個性化、多樣化服務需求;繪製市民服務“網絡圖”,讓市民少跑路、甚至不跑路,讓市民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中國質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