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空鐵管家去甘肅最失落的城市被譽“五朝古都”!

史有“四涼古都、河西都會”美稱的甘肅省武威市,是河西走廊最東端的第一重鎮,古稱涼州,後因漢武帝為彰顯大漢帝國軍隊的武功軍威而得名武威,這座曾經的中國第三大城市,還擔任過古西北首府,素有“銀武威”之稱。

和空鐵管家去甘肅最失落的城市被譽“五朝古都”!

那麼今天就來和空鐵管家一起了解一下這座有著2100年悠久歷史、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歷史文化名城吧。

自漢武帝置武威郡兩千多年以來,古城悠久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的人文底蘊和名勝古蹟。其中東晉雷臺漢墓出土的稀世珍寶“馬踏飛燕”,鑄造技巧精湛,藝術造型優美,堪稱青銅藝術的極品,並被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和空鐵管家去甘肅最失落的城市被譽“五朝古都”!

始鑿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作為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傑出代表,天梯山石窟被認為是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素有“石窟鼻祖”之稱。

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的武威文廟為全國三大孔廟之一。廟內古柏參天,碑石林立,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自古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是涼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的聖地,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始建於東晉南北朝(384年)的鳩摩羅什寺,是我國古代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初入內地,安身弘法演教之處。寺內建於公元386年的羅什寺塔是為紀念鳩摩羅什而建,塔內供奉著鳩摩羅什的舌舍利,現已成為武威的一大奇觀。

始建於元代的白塔寺為藏傳佛教“涼州四寺”之一,距今已有750多年的歷史。相傳寺內有大塔一座,周圍環繞小塔99座,其規模和造型均為涼州諸寺之冠,號稱“涼州佛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