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究竟做了什麼?能讓居民讚道:全婁底找不到第二個陽老師

她究竟做了什麼?能讓居民讚道:全婁底找不到第二個陽老師

陽春香(右)與小區居民閒聊

立秋時節,白天的空氣中熱浪滾滾,至傍晚時分,熱浪開始消退。個子瘦小,一頭花白頭髮,身著碎花連衣裙的陽春香微笑著走出家門,習慣性的在小區裡轉悠起來。

難以想象,這個精神矍鑠、樸實如自家嬸嬸的七旬老嫗,在過去的12年裡,用實際行動與人格魅力帶領居民改變了小區的髒亂差,讓大家過上了安穩、和諧的幸福生活。

“建設好小區是利人利己”

位於婁星區樂坪西街的婁底化工廠家屬區始建於2002年,小區面積不大,由5棟樓房122戶組成。2005年,由於屋面漏水、牆體開裂等原因,部分居民拒交剩餘房款、水電費和物業費。最終導致物業癱瘓,小區停電斷水,垃圾成堆,糞水橫行……

“最慘的時候,讀書靠點蠟燭,喝水去數里之外的井裡挑;上廁所要打雨傘,外面大雨家裡小雨;排汙管堵了,糞水倒灌回廁所、客廳,湧到小區坪裡,臭得讓人只想搬家;鄰里間為這些事慪氣吵架不斷。”說起過去10多年的日子。這個家屬區的居民紛紛搖頭嘆息。

困危之際,化工廠的領導和部分居民紛紛要求陽春香“出山”,來做小區物業管理的“領頭羊”,改變小區面貌。

這個不討好又得罪人的擔子,退休後過著悠閒生活的陽春香並沒有拒絕。“我本來就住在這個小區裡,兩個女兒也住在這裡。如果能建設好小區,也是利人利己。”談起當初的初心,她說的輕描淡寫。

2005年7月,經選舉,陽春香和另外4名居民組成新一屆業主委員會。她和蔣次仁擔任物業小組成員,執行具體事情。

“小區的事,我帶頭做,大家就會跟上來”

“小區的事,我帶頭做,就不信大家不跟著來。”陽春香這樣說。

由於建設不合理,小區排汙管經常堵塞,糞水隔三差五地通過排汙管的檢查口湧上地面,流得遍地都是。居民常常掩著鼻子,大聲喝罵承建商和單位,罵完不解氣,又插著腰罵物業。

陽春香上任後沒兩日,糞水又湧了出來。她二話沒說,和蔣次仁買來長竹竿,擼起袖子,來到檢查口處疏通起來,而堵塞排汙管的汙物卻怎麼也弄不出來。

檢查口僅有菜碗口大小,下不了鋤頭揮不了鏟。於是,陽春香半跪在糞水裡,把手伸進了惡臭的排汙管,用雙手把堵塞物:硬石塊、汙穢的衛生巾、結坨的頭髮一點點掏了出來。

小區排汙管有數百米長,每隔十米就有一個檢查口。由於沒有維修資金,只能哪裡堵了疏哪裡。有一年的大年三十下午,四棟附近的一個檢查口又湧上大量糞水。“明天就是大年初一,這年可怎麼過啊?”居民著急了。陽春香得知後,立即趕來疏通。忙到晚上近十點,年夜飯也顧不上吃了。

排汙管不堵了,小區不臭了,可丈夫肖彬不樂意了:“每次回來,人是臭的,家裡也臭了。”

“陽老師凡事親力親為,小區治理屋面漏水。下雨天,她爬樓去做記號。天晴了,買來材料和工具一遍遍粉刷。”居民廖建軍說起陽老師,心服口服。

“討賬是大家的利益,我不能退後”

小區需要維修,可錢從哪裡來?上任第一天開始,找開發商、向居民討欠款,就成了陽春香的頭等大事。

“最難得是討賬,可這是大家的利益。我是吃飯、睡覺、走路都在想這事。”陽春香說。

這年頭,欠賬是爺,討賬是孫。講道理的,說一籮筐好話,賠上笑臉,錢也就給了。碰上不講理的,就難免受委屈。有一次,對方一口咬定承建商當初答應減免一部分,不應欠這麼多。可陽春香手裡也有白紙黑字。對方脾氣上來了,一巴掌打了過來。承建商則要求居民先把房款補齊才肯維修。雙方形成了拉鋸戰,誰也不肯先讓步。

陽春香沒轍,只得另想辦法。2009年,陽春香開始向化工廠和上級監管單位打報告反映困難,申請資助。她從小區居民中選出四個口才較好年齡較大的人,一起每年去長沙兩次,當面反映問題。

對五個老人來說,跑一趟長沙不容易,“為了找到人,我們凌晨四點就從家裡出發了。”陽春香回憶道。

冷板凳坐了幾年後,開始有人向他們瞭解具體情況。

2013年,上級監管單位終於同意撥款。2014年,錢到賬後,小區的硬件改造開始了:新建下水道,新裝路燈,新增一個化糞池、排汙管改造、防護坡加固、煤氣改造……懸在居民心上的屋面漏水、牆體開裂和糞水橫流等房屋質量問題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

居民見她確實是個幹實事的人,陸續交清各項欠款。經過9年漫長討賬,陽春香終於把10多萬元欠款討了回來。

“我不看重錢,公家的錢一分不能佔”

“先保證大家正常的基本生活,居民欠的錢,可以慢慢討,畢竟房屋質量有問題是事實。”陽春香絲毫不計個人得失。一上任,陽春香就找自己妹妹借了3萬元,小區欠電費16000元,水費6800元,她自己先墊付了。

在陽春香眼裡,事關公家錢財的事,絲毫馬虎不得。小區水電改造到戶,安裝人員換了新的電纜,想把剪下的舊電纜帶走。陽春香趕緊攔下:“這是小區居民的,必須留下。否則,會誤以為我們私自賣了。”

有人說,陽春香這物業主任算不上官,可只要她心思稍微“活絡”點,大錢沒有,小錢不斷。可她自2005年上任來,12年裡,僅領取每月70元的補助。小區事情一多,這點錢交電話費都不夠。

無論是開會還是外出,她從未佔過公家一分錢便宜,也未想過要為自己爭取點回報。“我不看重錢。公家的每一分錢,我不能佔。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算給居民看。”陽春香笑著說。

如今小區物業的賬上盈餘有10萬元,按理,陽春香再沒有苛刻自己的理由了。可她依舊對自己“斤斤計較”,只要上了200元的支出,她都要電話與業委會其他同事溝通,並有三人簽字作證。

可對居民,她每戶只收4元/月的物業費,衛生費全年120元/戶。小區居民盛讚陽春香:“不僅讓業主沒有出一分錢,就做了太多的事,還讓大家享受最低的物業費,全婁底也找不出第二個陽老師。”

“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

“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這是陽春香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小區裝單元防盜門,平均到戶需出300元。5棟的黃勇死活不同意這事。安裝師傅來了,黃勇上前大吵大鬧。一戶不同意,整單元都沒法裝。陽春香明白黃勇是由於丈夫去世,靠吃低保過日子。於是她偷偷告訴黃勇,賣防盜門的老闆聽說她家困難,願意少收點錢給她家免費安裝。其實,這300元是陽春香私下墊付了。

“我們小區就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鄰里間吵架的都沒有;平時小區居民打擂茶,誰都可以來吃茶;小孩子在小區玩,有人帶,有人管吃。”小區居民高美麗說。

站在小區大門口回眸,昔日髒亂差的小區已毫無蹤跡,如今的小區樹木蔥蘢,花草茂盛,道路乾淨整潔,鄰里秩序井然,團結和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