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移民結構的形成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移民結構的形成

隨著安康人口結構的重大變化首先是人口數量的劇增,“以石泉縣為例,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全縣已擁有居民11657戶,74103人,比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增加了6352戶。4309人比康二十一年增加了11100戶、,72005人,其懸殊之大,十分驚人”(陳良學《陝南客民移墾史話》)。而就整個安康地區而言,當時的人口總數也相當可觀,據乾隆五十二年各縣報查戶口冊載:“興安一府至三十八萬一百二十五戶口之多,較國初(順)舊志所載多至數倍。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移民結構的形成

即史冊所載古本戶口稱極盛者,如隋開皇、唐開元時亦週不速也”,這麼大批量的移民在短短一段時間內擁入安康,在入口數量上明顯壓倒土著居民,勢必導致語言結構發生生重大變化,即使不能以移民原語言取代土著方言,亦必然會在二者融合中烙上更多的南方方言語彙的痕跡,這是今安康方言中多有吳楚方言詞彙的原因之一。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移民結構的形成

人口結構的另一個變化是人口分佈結構的確立立。各地客民流入安康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從康初年到嘉慶中期的一百多年年間連續不斷,尤以乾隆年年間為盛。這些因各種原因遷健來安的客民成分複雜,且且初期無定居處,以後又間有流動,加之當時又缺詳盡記載,今天已很難一一查清當時的客民分佈情況。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移民結構的形成

據嘉慶年間漢中府志記載:“國初若新民,則數十年內僑寓成家……平壩之中,老民尚多。南北兩l山l……則老民十之二三,餘均新民矣。新民兩湖最多,川民亦多,次湖籍則安徽兩廣,次則河南,貴州間亦有之”。這裡指明瞭清代移民來陝南的原籍結構。興安府(今安康地區)所屬各廳縣的客民來源也是如此,以湖南、湖北、四川籍居多,其次是江西、安徽、廣東、福建、河南。據歷史文獻記載,移民來安居平川者少,因平川老民尚多之故。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移民結構的形成

據此我們可以推測,在今安康市月河川道老民人數當時應多於於新民,同時又因為今安康市素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較多地保留了原方言特性性而演變為今天的西北方言,其餘各縣市則因移民數量在人口結構中佔據絕對優勢,而以自已的原籍語音取代了土著語了。但由於移民們是五方雜居在這南北交匯之地,如果都頑強地保留自已的語言特點,在建立新的社會生產關係時勢必要受到語言交際手段的限制面不能有效地溝通。於是,求大同面存小異,以相互適應對方的功利目的使我們操起了西南官話,形成了今天安康地區兩大方音系統並存的基本格局。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移民結構的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